第一百七十一章 风云变幻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汉明最新章节!
无独有偶,北方太子案刚落下帷幕。
南方也出现了一个太子朱慈烺。
内监李继周认出是真太子,先后报于马士英、弘光帝。
朱由崧派张、王两个从北京来的内监辨认。
不想,这两厮一见朱慈烺就跪下来,抱着朱慈烺的脚痛哭,还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奉上。
朱由崧闻报,顿时大怒道,真假还没有定论,你们倒开始献媚了,就算是真,让不让位还得我说了算,这二阉也太放肆了。
于是下旨处死张、王二人,并以毒酒赐死李继周。
之后,朱由崧再召勋臣朱国弼、阁臣马士英、词臣刘正宗等,还有府部九卿科道诸臣在武英殿辨验太子真伪。
可辩论之后,群臣一致认为这不是太子,而是前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
朱由崧遂下旨收监,之后,以王之明冒认皇室之罪名将其处死。
也因此事,江北四镇的刘良佐和宁南伯左良玉都上书抗争,左良玉甚至还以“清君侧,迎太子”为名对南京发动内战。
左良玉声称,连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
弘光朝的内讧,也是导致坐拥百万大军的弘光朝,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瓦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北太子一案迷雾重重,北方清廷或许是以真作假,来断了明朝旧臣的念想。
而南方朝廷或许以假作真,因为南明朝廷对拥立朱由崧本身就有分岐,反对者正好利用此事,对朱由崧的权威发起挑战。
可这些,对于一个落魄逃难在外的长平公主朱媺娖,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太子不管真假,下场尚且如此,何况她一个公主?
所以,这时郑叔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揭开了公主的伤心处,才跪下请罪。
好在朱媺娖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她挥挥手道:“无妨,这便是我的命。本宫哪都不去,待清军到来,便白缎一束,追随先皇去吧。”
郑叔闻言恻然,可不敢再劝,轻轻移至边上,垂手而立。
可朱媺娖此时却突然开口道:“郑叔随我出府走走吧。”
郑叔一惊,劝道:“府外复杂,况且如今惊闻贼军来犯,更是混乱,望公主三思。”
朱媺娖却坚持道:“本宫就想去安抚一下绍兴府的百姓。”
郑叔见朱媺娖意已决,只能去招呼那些留下的王府侍卫伴驾。
朱媺娖只是一时兴致使然,王府的生活就象被圈禁的小鸟。
说实话,对朱媺娖而言还不如南下逃难的日子,虽然担忧,但……自在。
就更不能与吴庄的那些日子相比了,虽说在吴庄有些拘紧,但……快活。
可当朱媺娖跨出王府大门的那一刻,她惊呆了。
门外,至少有十多名官员静静地站在那。
还有一、二百眼神坚定的士兵。
朱媺娖颤声问道:“诸位……这是……?”
一名官员上前行礼道:“公主殿下不必惊慌,臣等奉张尚书、钱大人之命在此,只为守护殿下。”
朱媺娖的眼睛一红,“你们……你们为何不随鲁王而去?”
“公主殿下都能以身殉国,臣等岂能弃公主殿下不顾?臣等愿意与殿下共存亡!”
“我等愿与殿下共存亡。”数百人的齐声呼喝,让朱媺娖两行清泪划落。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
从富阳到绍兴,区区一百多里路。
哪怕是步兵行军,一天时间也就足够了。
可方国安走不动了。
不是路变难走了,而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军心散了。
这也难怪,从军之人,就算目不识丁,不知道家国天下,可总会有了荣誉感、羞耻感吧?
这些天听说杭州、嘉兴光复,将士一样与有荣焉。
都纷纷议论着打过江去,光复失地。
可一转眼,方国安投了清。
自己反过头来,要与昨日的君上作战,那可是谋反啊!
这个骤然的反差,让无数将士难以接受。
于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如同瘟疫一般,瞬间在军中扩散。
从开始几人,慢慢地就是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整建制地离开行军队伍。
方国安没有带整支大军,也做不到。
沿江部署的三万多江防军,不是说调就调的。
加上绍兴府的兵力不过一千多人,方国安自认没必要调动整支部队去。
他率领的是他的亲卫军和中军一部,共计八千多人。
这个数字,对于绍兴府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方国安看来,那就是三只手指掉田螺,手到擒来的事。
可当听到逃兵潮汹涌之事,方国安心惊了。
他悍然下令,凡逃兵者,一律斩杀。
杀了十几人之后,逃兵潮被遏制了,大军继续前进。
可没走多远,逃兵现象依旧重现,反而益发多了。
杀人,已经起不到作用。
至绍兴府约五、六十里地的千丈金岗附近时,方国安麾下仅剩不足五千人,逃兵人数已过四成之数。
这样的部队还怎么打仗?
无奈之下,方国安只能下令停止前进,向富阳重调军队前来,并派人向多铎请援。
……。
吴争率领从降军中遴选出来的三千多骑兵直扑富阳。
余部交给池二憨、宋安统率,随后赶来。
仅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吴争和他的骑兵已经抵达富阳,就是那个多铎与方国安商谈、交易的区域。
这时,江边已经见不到一个鞑子士兵。
多铎所部已经不在,凭空消失了。
吴争原本是想咬住鞑子的尾巴,牵制他们向绍兴府进军的。
可现在,就如同一只用力打出的拳头,击中了空气。
吴争心中的郁闷需要渲泻,于是下令对江岸方国安叛军发起突击。
可世事就是这么荒谬。
没等吴争所部越过江边,对岸的叛军闻风而降了。
无数的士兵,一个个单膝跪地,将兵器掷于脚边,低头请降。
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这种感觉太过诡异。
一万多人啊,向三千多骑兵请降,这种场面,让吴争真是无言以对。
无独有偶,北方太子案刚落下帷幕。
南方也出现了一个太子朱慈烺。
内监李继周认出是真太子,先后报于马士英、弘光帝。
朱由崧派张、王两个从北京来的内监辨认。
不想,这两厮一见朱慈烺就跪下来,抱着朱慈烺的脚痛哭,还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奉上。
朱由崧闻报,顿时大怒道,真假还没有定论,你们倒开始献媚了,就算是真,让不让位还得我说了算,这二阉也太放肆了。
于是下旨处死张、王二人,并以毒酒赐死李继周。
之后,朱由崧再召勋臣朱国弼、阁臣马士英、词臣刘正宗等,还有府部九卿科道诸臣在武英殿辨验太子真伪。
可辩论之后,群臣一致认为这不是太子,而是前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
朱由崧遂下旨收监,之后,以王之明冒认皇室之罪名将其处死。
也因此事,江北四镇的刘良佐和宁南伯左良玉都上书抗争,左良玉甚至还以“清君侧,迎太子”为名对南京发动内战。
左良玉声称,连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
弘光朝的内讧,也是导致坐拥百万大军的弘光朝,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瓦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北太子一案迷雾重重,北方清廷或许是以真作假,来断了明朝旧臣的念想。
而南方朝廷或许以假作真,因为南明朝廷对拥立朱由崧本身就有分岐,反对者正好利用此事,对朱由崧的权威发起挑战。
可这些,对于一个落魄逃难在外的长平公主朱媺娖,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太子不管真假,下场尚且如此,何况她一个公主?
所以,这时郑叔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揭开了公主的伤心处,才跪下请罪。
好在朱媺娖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她挥挥手道:“无妨,这便是我的命。本宫哪都不去,待清军到来,便白缎一束,追随先皇去吧。”
郑叔闻言恻然,可不敢再劝,轻轻移至边上,垂手而立。
可朱媺娖此时却突然开口道:“郑叔随我出府走走吧。”
郑叔一惊,劝道:“府外复杂,况且如今惊闻贼军来犯,更是混乱,望公主三思。”
朱媺娖却坚持道:“本宫就想去安抚一下绍兴府的百姓。”
郑叔见朱媺娖意已决,只能去招呼那些留下的王府侍卫伴驾。
朱媺娖只是一时兴致使然,王府的生活就象被圈禁的小鸟。
说实话,对朱媺娖而言还不如南下逃难的日子,虽然担忧,但……自在。
就更不能与吴庄的那些日子相比了,虽说在吴庄有些拘紧,但……快活。
可当朱媺娖跨出王府大门的那一刻,她惊呆了。
门外,至少有十多名官员静静地站在那。
还有一、二百眼神坚定的士兵。
朱媺娖颤声问道:“诸位……这是……?”
一名官员上前行礼道:“公主殿下不必惊慌,臣等奉张尚书、钱大人之命在此,只为守护殿下。”
朱媺娖的眼睛一红,“你们……你们为何不随鲁王而去?”
“公主殿下都能以身殉国,臣等岂能弃公主殿下不顾?臣等愿意与殿下共存亡!”
“我等愿与殿下共存亡。”数百人的齐声呼喝,让朱媺娖两行清泪划落。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
从富阳到绍兴,区区一百多里路。
哪怕是步兵行军,一天时间也就足够了。
可方国安走不动了。
不是路变难走了,而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军心散了。
这也难怪,从军之人,就算目不识丁,不知道家国天下,可总会有了荣誉感、羞耻感吧?
这些天听说杭州、嘉兴光复,将士一样与有荣焉。
都纷纷议论着打过江去,光复失地。
可一转眼,方国安投了清。
自己反过头来,要与昨日的君上作战,那可是谋反啊!
这个骤然的反差,让无数将士难以接受。
于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如同瘟疫一般,瞬间在军中扩散。
从开始几人,慢慢地就是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整建制地离开行军队伍。
方国安没有带整支大军,也做不到。
沿江部署的三万多江防军,不是说调就调的。
加上绍兴府的兵力不过一千多人,方国安自认没必要调动整支部队去。
他率领的是他的亲卫军和中军一部,共计八千多人。
这个数字,对于绍兴府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方国安看来,那就是三只手指掉田螺,手到擒来的事。
可当听到逃兵潮汹涌之事,方国安心惊了。
他悍然下令,凡逃兵者,一律斩杀。
杀了十几人之后,逃兵潮被遏制了,大军继续前进。
可没走多远,逃兵现象依旧重现,反而益发多了。
杀人,已经起不到作用。
至绍兴府约五、六十里地的千丈金岗附近时,方国安麾下仅剩不足五千人,逃兵人数已过四成之数。
这样的部队还怎么打仗?
无奈之下,方国安只能下令停止前进,向富阳重调军队前来,并派人向多铎请援。
……。
吴争率领从降军中遴选出来的三千多骑兵直扑富阳。
余部交给池二憨、宋安统率,随后赶来。
仅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吴争和他的骑兵已经抵达富阳,就是那个多铎与方国安商谈、交易的区域。
这时,江边已经见不到一个鞑子士兵。
多铎所部已经不在,凭空消失了。
吴争原本是想咬住鞑子的尾巴,牵制他们向绍兴府进军的。
可现在,就如同一只用力打出的拳头,击中了空气。
吴争心中的郁闷需要渲泻,于是下令对江岸方国安叛军发起突击。
可世事就是这么荒谬。
没等吴争所部越过江边,对岸的叛军闻风而降了。
无数的士兵,一个个单膝跪地,将兵器掷于脚边,低头请降。
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这种感觉太过诡异。
一万多人啊,向三千多骑兵请降,这种场面,让吴争真是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