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滨县化肥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化工精英最新章节!
梁广原办公室几乎全是烟鬼,人手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几个人轮换着吞云吐雾,弄得办公室里一片烟雾缭绕。
梁广原是个资深烟民,常年抽烟使他牙齿焦黄、皮肤粗糙,加上穿着随意,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实际上三十四岁的他仅仅比夏苏大上一岁。
此时的梁广原正在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玩着挖雷的小游戏,耿志远走到他跟前竟然丝毫没有察觉,依然在忙活着挖雷。两万多块钱的奔腾计算机在他手里变成了游戏机,这个游戏玩的成本可是有些大。
“梁工,杨主任安排我去海滨县硝酸项目施工服务,他让我找您。”耿志远见他玩的正酣,又等了一会儿见他依然鏖战不已,不得不出言打断。
“哦……哦……不好意思。”梁广原嬉笑着关掉游戏,深吸了口烟吐了几个烟圈,悠然道:“你去厂里找陈健陈厂长,他负责和咱们设计院打交道,你买好票后跟我说一声,我让他派车接你。”
“行,我去了住哪儿?”耿志远被房间里浓重的烟味熏得头晕脑胀,只想着赶紧交代完出去透透气。
“住他们招待所,就在他们镇上,能洗澡有电视,条件还算不错。”梁广原从桌上拿过一张纸道:“这是硝酸项目各专业负责人的电话,哪个专业遇到问题你就找哪个专业解决。现场都有图纸,你就不用带了,带点盖好章的设计变更单就行。”
“嗯。我现在就去买票。”耿志远接过纸来一瞅,工艺专业负责人赫然就是王平。
“你去了那儿多去现场看看,有空认真学习熟悉一下工艺。咱们后面还有好几个中压法硝酸项目,到时候一快干。”梁广原没有自己带的学生,最近听王平说起过耿志远,说这个小孩踏实安稳,是个干设计的好苗子。所以有心笼络他,将来好作为自己的帮手。
耿志远对他邋遢不堪的形象着实不感冒,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客客气气答道:“好的,谢谢梁工。”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半多,耿志远背着一个人造革旅行包孤身走出了梁城站。距离上次离家还不到十天,他再一次回到了家乡。
临来之时,他原本想跟陆怡打个招呼,告诉人家一声,后来想到自己跟人家姑娘仅仅一面之缘,关系还远没到那个地步,最终耿志远打消了这个略有些突兀的念头。
出站口一个身材魁梧的高个年轻人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设计院耿工”,看来十之八九是化肥厂接站的人。耿志远迎面走上前去点头示意道:“你好,我是省化工设计院耿志远。”
厂里安排来接站的是硝酸车间副主任孙大旗,他见耿志远如此年轻,有些愕然道:“耿工这么年轻,真是没想到。”
“我刚毕业,请多指教。”耿志远深知一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同行面前是装不出来的,还不如一见面便坦诚相告,省的以后识破被人笑话。
孙大旗见耿志远为人实在,爽快道:“我是硝酸车间孙大旗,指教不敢,咱们互相学习。”
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孙大旗领着他来到停车场,坐上了一辆方头方脑的北京大切诺基。
“咱们先去招待所吃午饭,吃过饭后开个房间休息休息。下午我再来接你去厂里。”孙大旗把行程安排简单说了一下。
“行,没问题。”客随主便,耿志远又不是一个挑剔的人,能有个干净的地方吃住就很满意。
从火车站到化肥厂所在的故里镇大约有二十多公里,开车需要四五十分钟。耿志远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熟悉的街景,心中暗道:“这次回来是公事,先别跟家里说,省的爸妈挂念。”
化肥厂招待所位于镇上化肥厂生活区,两座四层小楼南北相望,伫立在狭小简陋的镇子里非常显眼,也是镇上唯一像样点的高档宾馆。
孙大旗和司机陪着耿志远在餐厅简单吃了顿午饭,又帮着办手续开了间标准间。眼看时间已经接近两点钟,耿志远便主动放弃休息跟着孙大旗一起进了化肥厂。
化肥厂办公楼正对着大门,是一座七十年代老式布局的四层砖混建筑。孙大旗领着他来到二楼办公室,找到了负责硝酸项目的副厂长陈健。陈健三十余岁,个头不高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温文尔雅,一看便是大学生出身。
两人握手寒暄几句后,陈健抓起电话道:“我把张总喊来,以后耿工就跟着他。”
“张总是我们厂负责工艺的副总工。”孙大旗悄声跟耿志远解释道。
陈健放下电话没多久,一个面色黝黑、满头花白头发的老同志推开门风风火火闯进了办公室。这个老同志看上去足有五六十岁,穿着一身干净的旧工作服,腰板挺直身材干瘦,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老张,这是设计院耿工,他来咱们厂里当硝酸项目施工服务代表,以后他就跟着你,你安排好他。”陈健介绍道。
“哦,耿工?欢迎欢迎!”老张倒没有嫌弃耿志远年轻,而是笑容满面地抓住他的手用力握了握。
老张手劲很大,耿志远只觉得自己的手被攥的生痛,禁不住微微有些咧嘴,暗自道:“好家伙,这是要给我个下马威吗?”
“我叫张树林,你叫我老张就行,不用喊什么总不总的。”张树林爽快道。
刚见面还摸不着情况,耿志远可不敢造次,谦虚道:“那怎么行?我是晚辈,还是叫您张总吧。”
“行呀。小耿这么客气,那我老张可不能欺负年轻人。”张树林哈哈一笑,一挥手道:“走,去我办公室见见大伙。”
张树林所在的总工办位于二楼东头,一间大办公室足有五十多平方,里面放着六七张办公桌。房间里五六个人有的在伏案看图纸,有的在喝茶,还有的凑在一起正在聊天。
看到张树林领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众人停下谈话和手里的工作,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
“这是省化工设计院耿工,来咱这里做硝酸项目的现场施工代表。”张树林指着耿志远介绍道。
耿志远赶紧朝众人点头致意:“你好!我是耿志远,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给你介绍一下。”张树林拉着他指着总工办诸人一一介绍道:“这是设备专业的刘总,这是电气专业的赵总,这个是土建专业的王总,这个是仪表专业的周总,那个女同志是管我们的李总。”
话音未落,被称为李总的中年女性佯装生气道:“别听老张胡说八道,我叫李影,是总工办办事员,小耿如果需要茶叶、笔和纸什么的就找我要。”
“李姐,麻烦您了。”耿志远有点脸盲症,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人脑袋有些懵,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有这个李影是唯一一个女同志,怎么也认不错。
“小耿就坐这里吧,这个位子空着没人。”张树林指着靠门口一张桌子道。
门口有风,寒冷不说还没有任何私密,所以没有人愿意坐在那里。耿志远只是暂时来这里工作,因此并不在意这个位置,看着桌椅干净便一屁股坐了下来。
“这里有各专业图纸,你需要看的话就来拿。”张树林打开靠墙的一个柜子说道。
“小耿,我这儿有茶叶和开水,来杯茶吧?”李影热情道。
张树林和李影对他和蔼可亲的态度让耿志远暗自感叹运气不错,第一次当施工服务代表,难得遇上了一个好打交道的厂家。
厂家好打交道,出了事好商量,还能少挨骂,这对施工服务代表来说绝对是幸事一件。
下午张树林领着耿志远巡查了一遍现场。
硝酸项目各个厂房土建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土建工程仅有管架基础和防腐地面没做。
三合一机组、硝酸吸收塔、浓缩塔等大型设备也已经安装就位,管道安装则刚刚开始,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堆在地上的各种管道管件、阀门和法兰。
“你先熟悉熟悉,来现场一定要注意安全。”张树林叮嘱道。
“嗯,好的。”耿志远老老实实跟在老张后面,依次进到氨氧化厂房和浓硝酸厂房逐一查看。
“咱这是全中压法硝酸,氧化和吸收压力都是三公斤半(注)。两个吸收塔吸收完后酸浓度约为45%,再经过脱水蒸馏浓缩到98%以上。”张树林了解到耿志远没干过硝酸设计,又是刚毕业的学生,肯定是两眼一抹黑,所以领着他耐心教导。
“嗯,张总,有没有和硝酸有关的资料让我学习一下?”耿志远工程经验基本为零,大学里教的那些课程偏重于理科,和实际工程相差很远,几乎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参加工作后不得不拿起书重新学习。
“哦,资料吗……”张树林想了一想道:“我那有本硝酸设计手册,你可以拿去看看。”
“硝酸设计手册?太好了,谢谢张总。”耿志远由衷感激道。
张树林干了三十多年技术工作,从心底里喜欢钻研技术的年轻人,当即鼓励道:“在现场能把图纸和实物相结合,绝对比呆在设计院印象深、学得快,你要是安心在这里学上几个月,吃透中压法硝酸技术,设计水平一定能提高一大截。”
“嗯!您说的对,谢谢张总!”耿志远感激地不住点头道。
注:公斤是工程压力单位,三公斤半相当于表压0.35MP。
梁广原办公室几乎全是烟鬼,人手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几个人轮换着吞云吐雾,弄得办公室里一片烟雾缭绕。
梁广原是个资深烟民,常年抽烟使他牙齿焦黄、皮肤粗糙,加上穿着随意,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实际上三十四岁的他仅仅比夏苏大上一岁。
此时的梁广原正在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玩着挖雷的小游戏,耿志远走到他跟前竟然丝毫没有察觉,依然在忙活着挖雷。两万多块钱的奔腾计算机在他手里变成了游戏机,这个游戏玩的成本可是有些大。
“梁工,杨主任安排我去海滨县硝酸项目施工服务,他让我找您。”耿志远见他玩的正酣,又等了一会儿见他依然鏖战不已,不得不出言打断。
“哦……哦……不好意思。”梁广原嬉笑着关掉游戏,深吸了口烟吐了几个烟圈,悠然道:“你去厂里找陈健陈厂长,他负责和咱们设计院打交道,你买好票后跟我说一声,我让他派车接你。”
“行,我去了住哪儿?”耿志远被房间里浓重的烟味熏得头晕脑胀,只想着赶紧交代完出去透透气。
“住他们招待所,就在他们镇上,能洗澡有电视,条件还算不错。”梁广原从桌上拿过一张纸道:“这是硝酸项目各专业负责人的电话,哪个专业遇到问题你就找哪个专业解决。现场都有图纸,你就不用带了,带点盖好章的设计变更单就行。”
“嗯。我现在就去买票。”耿志远接过纸来一瞅,工艺专业负责人赫然就是王平。
“你去了那儿多去现场看看,有空认真学习熟悉一下工艺。咱们后面还有好几个中压法硝酸项目,到时候一快干。”梁广原没有自己带的学生,最近听王平说起过耿志远,说这个小孩踏实安稳,是个干设计的好苗子。所以有心笼络他,将来好作为自己的帮手。
耿志远对他邋遢不堪的形象着实不感冒,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客客气气答道:“好的,谢谢梁工。”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半多,耿志远背着一个人造革旅行包孤身走出了梁城站。距离上次离家还不到十天,他再一次回到了家乡。
临来之时,他原本想跟陆怡打个招呼,告诉人家一声,后来想到自己跟人家姑娘仅仅一面之缘,关系还远没到那个地步,最终耿志远打消了这个略有些突兀的念头。
出站口一个身材魁梧的高个年轻人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设计院耿工”,看来十之八九是化肥厂接站的人。耿志远迎面走上前去点头示意道:“你好,我是省化工设计院耿志远。”
厂里安排来接站的是硝酸车间副主任孙大旗,他见耿志远如此年轻,有些愕然道:“耿工这么年轻,真是没想到。”
“我刚毕业,请多指教。”耿志远深知一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同行面前是装不出来的,还不如一见面便坦诚相告,省的以后识破被人笑话。
孙大旗见耿志远为人实在,爽快道:“我是硝酸车间孙大旗,指教不敢,咱们互相学习。”
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孙大旗领着他来到停车场,坐上了一辆方头方脑的北京大切诺基。
“咱们先去招待所吃午饭,吃过饭后开个房间休息休息。下午我再来接你去厂里。”孙大旗把行程安排简单说了一下。
“行,没问题。”客随主便,耿志远又不是一个挑剔的人,能有个干净的地方吃住就很满意。
从火车站到化肥厂所在的故里镇大约有二十多公里,开车需要四五十分钟。耿志远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熟悉的街景,心中暗道:“这次回来是公事,先别跟家里说,省的爸妈挂念。”
化肥厂招待所位于镇上化肥厂生活区,两座四层小楼南北相望,伫立在狭小简陋的镇子里非常显眼,也是镇上唯一像样点的高档宾馆。
孙大旗和司机陪着耿志远在餐厅简单吃了顿午饭,又帮着办手续开了间标准间。眼看时间已经接近两点钟,耿志远便主动放弃休息跟着孙大旗一起进了化肥厂。
化肥厂办公楼正对着大门,是一座七十年代老式布局的四层砖混建筑。孙大旗领着他来到二楼办公室,找到了负责硝酸项目的副厂长陈健。陈健三十余岁,个头不高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温文尔雅,一看便是大学生出身。
两人握手寒暄几句后,陈健抓起电话道:“我把张总喊来,以后耿工就跟着他。”
“张总是我们厂负责工艺的副总工。”孙大旗悄声跟耿志远解释道。
陈健放下电话没多久,一个面色黝黑、满头花白头发的老同志推开门风风火火闯进了办公室。这个老同志看上去足有五六十岁,穿着一身干净的旧工作服,腰板挺直身材干瘦,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老张,这是设计院耿工,他来咱们厂里当硝酸项目施工服务代表,以后他就跟着你,你安排好他。”陈健介绍道。
“哦,耿工?欢迎欢迎!”老张倒没有嫌弃耿志远年轻,而是笑容满面地抓住他的手用力握了握。
老张手劲很大,耿志远只觉得自己的手被攥的生痛,禁不住微微有些咧嘴,暗自道:“好家伙,这是要给我个下马威吗?”
“我叫张树林,你叫我老张就行,不用喊什么总不总的。”张树林爽快道。
刚见面还摸不着情况,耿志远可不敢造次,谦虚道:“那怎么行?我是晚辈,还是叫您张总吧。”
“行呀。小耿这么客气,那我老张可不能欺负年轻人。”张树林哈哈一笑,一挥手道:“走,去我办公室见见大伙。”
张树林所在的总工办位于二楼东头,一间大办公室足有五十多平方,里面放着六七张办公桌。房间里五六个人有的在伏案看图纸,有的在喝茶,还有的凑在一起正在聊天。
看到张树林领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众人停下谈话和手里的工作,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
“这是省化工设计院耿工,来咱这里做硝酸项目的现场施工代表。”张树林指着耿志远介绍道。
耿志远赶紧朝众人点头致意:“你好!我是耿志远,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给你介绍一下。”张树林拉着他指着总工办诸人一一介绍道:“这是设备专业的刘总,这是电气专业的赵总,这个是土建专业的王总,这个是仪表专业的周总,那个女同志是管我们的李总。”
话音未落,被称为李总的中年女性佯装生气道:“别听老张胡说八道,我叫李影,是总工办办事员,小耿如果需要茶叶、笔和纸什么的就找我要。”
“李姐,麻烦您了。”耿志远有点脸盲症,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人脑袋有些懵,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有这个李影是唯一一个女同志,怎么也认不错。
“小耿就坐这里吧,这个位子空着没人。”张树林指着靠门口一张桌子道。
门口有风,寒冷不说还没有任何私密,所以没有人愿意坐在那里。耿志远只是暂时来这里工作,因此并不在意这个位置,看着桌椅干净便一屁股坐了下来。
“这里有各专业图纸,你需要看的话就来拿。”张树林打开靠墙的一个柜子说道。
“小耿,我这儿有茶叶和开水,来杯茶吧?”李影热情道。
张树林和李影对他和蔼可亲的态度让耿志远暗自感叹运气不错,第一次当施工服务代表,难得遇上了一个好打交道的厂家。
厂家好打交道,出了事好商量,还能少挨骂,这对施工服务代表来说绝对是幸事一件。
下午张树林领着耿志远巡查了一遍现场。
硝酸项目各个厂房土建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土建工程仅有管架基础和防腐地面没做。
三合一机组、硝酸吸收塔、浓缩塔等大型设备也已经安装就位,管道安装则刚刚开始,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堆在地上的各种管道管件、阀门和法兰。
“你先熟悉熟悉,来现场一定要注意安全。”张树林叮嘱道。
“嗯,好的。”耿志远老老实实跟在老张后面,依次进到氨氧化厂房和浓硝酸厂房逐一查看。
“咱这是全中压法硝酸,氧化和吸收压力都是三公斤半(注)。两个吸收塔吸收完后酸浓度约为45%,再经过脱水蒸馏浓缩到98%以上。”张树林了解到耿志远没干过硝酸设计,又是刚毕业的学生,肯定是两眼一抹黑,所以领着他耐心教导。
“嗯,张总,有没有和硝酸有关的资料让我学习一下?”耿志远工程经验基本为零,大学里教的那些课程偏重于理科,和实际工程相差很远,几乎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参加工作后不得不拿起书重新学习。
“哦,资料吗……”张树林想了一想道:“我那有本硝酸设计手册,你可以拿去看看。”
“硝酸设计手册?太好了,谢谢张总。”耿志远由衷感激道。
张树林干了三十多年技术工作,从心底里喜欢钻研技术的年轻人,当即鼓励道:“在现场能把图纸和实物相结合,绝对比呆在设计院印象深、学得快,你要是安心在这里学上几个月,吃透中压法硝酸技术,设计水平一定能提高一大截。”
“嗯!您说的对,谢谢张总!”耿志远感激地不住点头道。
注:公斤是工程压力单位,三公斤半相当于表压0.35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