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的收获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重振北疆最新章节!
回到河东以后,童远初步做好规划,就让徐荣暂领无畏军休整,其余各军纷纷论功行赏。
只有骑兵第三旅士气不高,具装骑兵的折损,恐怕短期之内不好立刻补充。胡琅儿、徐俭找到童远,询问是否从无畏军内抽调,或者从军屯或者匈奴那边发展一些。
童远想了一下,表示可以补充,不过这支骑兵还是从汉人中挑选,而且要按照之前,甚至更高要求,反复训练。避免因为有现成的次优骑兵可以补充,而忽视培养最顶级的骑兵。
徐俭听了十分感动,他与这支具装骑兵共同成长,当然希望他继续发扬下去。
历史上,不乏优秀的骑兵,但很多都干脆用胡人骑兵填补,久而久之,就成为胡骑。换言之,这些优秀骑兵,慢慢就从自己培养汉人,变成拿来胡人,再变成胡骑了。
幸好,主公十分看重这支骑兵,而且注重质量和培养,而不是拿来别的骑兵掺水。
安排好这些事之后,童远赶紧联络裴徵、裴缉和黄河另一边的张既。因为五月份,屯田耕种的冬小麦应该已经收割完毕。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呢?
他派人联系的时候,又回忆各县的情况。
黄河西边,一共是夏阳、郃阳和衙县三地。前者保持士族豪强小农经济,初夏收获可以忽略不计。
后两县由于之前被严重破坏,所以安排了军屯、民屯近五万人,实行屯田。并且从长安、天水等地购买了足够的宿麦种,都在去年九月完成了耕种。
“报,张既县令来了。”
“快请进来。”童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张既,看看两人合作搞起来的屯田种麦,效果怎么样。
样貌微微殷实的张既,面带着灿烂笑容更显得憨厚友善。他进来也没顾得礼数,直接握住童远的手臂道:“丰收!丰收啊。”
童远心中如释重负,笑道:“太好啦,太好啦!德容果然厉害,不知两县产量一共多少啊?”
张既回道:“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收割和统计,两县一共收获麦子,六十三万石。平均计算下来,产量可是破了大汉关中的记录啊。”
童远仔细询问,又经过换算。亩产略微超过四百汉斤。按照后世的标准,达到了亩产麦子两百斤的水平。
亩产麦子两百斤,要是童远初来乍到,肯定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一年来他了解到,大汉能够亩产一百八十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了,此时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六十三万石,按照他那个屯田军每月一石半屯,壮劳力每月超过一石,老幼一百至二百汉斤的分发。这些麦子,也才刚够这两县屯田农户一年多吃食。
张既和童远心有灵犀,直接补充道:“丰收后,大伙都很高兴。但各县乡,以及下面的屯、队都为了日子过得更好,立刻组织起来种粟。相信十月份又能有不少收成。”
童远问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年两熟了?”
张既说道:“这批宿麦是去年九月种下的,不过今年种完粟,估计来不及种宿麦,所以能搞得起来两年三熟。”
原来这童远是后世南方人,他对一年两熟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北方很难做到。这个时代,有屯田和张既等循吏,能搞好两年三熟,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两人又做了些讨论,如果今年十月底,粟的种植也一切顺利。估计能够亩产一百七八十斤,也就是大约五十多万石的粟。
这两个县,就不仅可以让屯户继续现在的好日子,还可以再吸纳一万人口,扩大屯田。
当然,这些产量都是脱壳以前,军屯、民屯在各队有石磨,支持无畏军的军屯后勤部,也是有足够的工具使用。
但这种情况要不要搞水力或者风力石磨呢?夏阳这片土地刚好河流众多,风也比较大。可惜他不会搞,张既也并不精于这方面。两人只好记下此事,看看后面有无机会。
童远突然想起一事,那就是粮食供给的这般充足,会不会有些人偷懒,或者一些屯、队除了客观原因,在主观上并不尽力。
张既做事情细致入微,这一个月来他不仅抓紧丰收和统计的事情,还对半数以上的乡、屯完成了巡查。
张既说道:“此事也颇为有趣。我巡查了三十多个屯,原以为青壮较多的产量就高,老弱多的就比较低。可是没想到,亩产最多的十个屯,有一半是老弱更多的。反倒是青壮较多的,有那么三屯,在两县都是垫底的存在。”
童远问道:“德容有没有探查,老弱产量高的屯,与同样老弱多,但产量低的屯有没有区别?同样,青壮多的,产量高低悬殊的屯,有何区别?”
张既一开始还真没这么对比过,他仔细想了想,把其中各位代表的几个屯拿出来讨论了一下。
突然,他拍了一下大腿,兴奋道:“确实有点迹象可循。老弱为主的屯,有近十屯非常珍惜将军所提供的安全和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年龄尚小的孩童们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他们耕种非常努力,而且因为人少地多,平均一人要耕种四十亩以上。他们进行互帮互助,以工换工。”
“有的并没有把地分到每户,至少是一队二十户一起合作,也有两队合作的。这样先把能种的地一起种起来,避免劳力太少,过于粗糙地料理太广的地。”
童远提问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把地集中在一起,工具和牛也一起使用,这样互相合作,可是会不会出现不是自家的,就不努力?”
张既说道:“当然有出现,一些屯因此产量不高。不过,产量能到前一半的,基本上是做得比较好的。感觉什么情况下,都会有做得好的,和搞得差的。”
童远继续话题,问道:“说完了老弱搞得好的,那青壮那边呢?”
回到河东以后,童远初步做好规划,就让徐荣暂领无畏军休整,其余各军纷纷论功行赏。
只有骑兵第三旅士气不高,具装骑兵的折损,恐怕短期之内不好立刻补充。胡琅儿、徐俭找到童远,询问是否从无畏军内抽调,或者从军屯或者匈奴那边发展一些。
童远想了一下,表示可以补充,不过这支骑兵还是从汉人中挑选,而且要按照之前,甚至更高要求,反复训练。避免因为有现成的次优骑兵可以补充,而忽视培养最顶级的骑兵。
徐俭听了十分感动,他与这支具装骑兵共同成长,当然希望他继续发扬下去。
历史上,不乏优秀的骑兵,但很多都干脆用胡人骑兵填补,久而久之,就成为胡骑。换言之,这些优秀骑兵,慢慢就从自己培养汉人,变成拿来胡人,再变成胡骑了。
幸好,主公十分看重这支骑兵,而且注重质量和培养,而不是拿来别的骑兵掺水。
安排好这些事之后,童远赶紧联络裴徵、裴缉和黄河另一边的张既。因为五月份,屯田耕种的冬小麦应该已经收割完毕。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呢?
他派人联系的时候,又回忆各县的情况。
黄河西边,一共是夏阳、郃阳和衙县三地。前者保持士族豪强小农经济,初夏收获可以忽略不计。
后两县由于之前被严重破坏,所以安排了军屯、民屯近五万人,实行屯田。并且从长安、天水等地购买了足够的宿麦种,都在去年九月完成了耕种。
“报,张既县令来了。”
“快请进来。”童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张既,看看两人合作搞起来的屯田种麦,效果怎么样。
样貌微微殷实的张既,面带着灿烂笑容更显得憨厚友善。他进来也没顾得礼数,直接握住童远的手臂道:“丰收!丰收啊。”
童远心中如释重负,笑道:“太好啦,太好啦!德容果然厉害,不知两县产量一共多少啊?”
张既回道:“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收割和统计,两县一共收获麦子,六十三万石。平均计算下来,产量可是破了大汉关中的记录啊。”
童远仔细询问,又经过换算。亩产略微超过四百汉斤。按照后世的标准,达到了亩产麦子两百斤的水平。
亩产麦子两百斤,要是童远初来乍到,肯定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一年来他了解到,大汉能够亩产一百八十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了,此时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六十三万石,按照他那个屯田军每月一石半屯,壮劳力每月超过一石,老幼一百至二百汉斤的分发。这些麦子,也才刚够这两县屯田农户一年多吃食。
张既和童远心有灵犀,直接补充道:“丰收后,大伙都很高兴。但各县乡,以及下面的屯、队都为了日子过得更好,立刻组织起来种粟。相信十月份又能有不少收成。”
童远问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年两熟了?”
张既说道:“这批宿麦是去年九月种下的,不过今年种完粟,估计来不及种宿麦,所以能搞得起来两年三熟。”
原来这童远是后世南方人,他对一年两熟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北方很难做到。这个时代,有屯田和张既等循吏,能搞好两年三熟,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两人又做了些讨论,如果今年十月底,粟的种植也一切顺利。估计能够亩产一百七八十斤,也就是大约五十多万石的粟。
这两个县,就不仅可以让屯户继续现在的好日子,还可以再吸纳一万人口,扩大屯田。
当然,这些产量都是脱壳以前,军屯、民屯在各队有石磨,支持无畏军的军屯后勤部,也是有足够的工具使用。
但这种情况要不要搞水力或者风力石磨呢?夏阳这片土地刚好河流众多,风也比较大。可惜他不会搞,张既也并不精于这方面。两人只好记下此事,看看后面有无机会。
童远突然想起一事,那就是粮食供给的这般充足,会不会有些人偷懒,或者一些屯、队除了客观原因,在主观上并不尽力。
张既做事情细致入微,这一个月来他不仅抓紧丰收和统计的事情,还对半数以上的乡、屯完成了巡查。
张既说道:“此事也颇为有趣。我巡查了三十多个屯,原以为青壮较多的产量就高,老弱多的就比较低。可是没想到,亩产最多的十个屯,有一半是老弱更多的。反倒是青壮较多的,有那么三屯,在两县都是垫底的存在。”
童远问道:“德容有没有探查,老弱产量高的屯,与同样老弱多,但产量低的屯有没有区别?同样,青壮多的,产量高低悬殊的屯,有何区别?”
张既一开始还真没这么对比过,他仔细想了想,把其中各位代表的几个屯拿出来讨论了一下。
突然,他拍了一下大腿,兴奋道:“确实有点迹象可循。老弱为主的屯,有近十屯非常珍惜将军所提供的安全和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年龄尚小的孩童们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他们耕种非常努力,而且因为人少地多,平均一人要耕种四十亩以上。他们进行互帮互助,以工换工。”
“有的并没有把地分到每户,至少是一队二十户一起合作,也有两队合作的。这样先把能种的地一起种起来,避免劳力太少,过于粗糙地料理太广的地。”
童远提问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把地集中在一起,工具和牛也一起使用,这样互相合作,可是会不会出现不是自家的,就不努力?”
张既说道:“当然有出现,一些屯因此产量不高。不过,产量能到前一半的,基本上是做得比较好的。感觉什么情况下,都会有做得好的,和搞得差的。”
童远继续话题,问道:“说完了老弱搞得好的,那青壮那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