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长社之战(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重生东汉末年最新章节!
郭斌便是再不学无术,也应该知道皇甫嵩大破长社黄巾军,用的是火攻。可是书上只说是黄巾军依草结营,然后是夜会大风,皇甫嵩使人内外放火,会朱儁、曹操军至,大败。至于为何恰逢大风,刮的是什么风,又是怎样内外放火,则是一概不知。
郭斌大半个月前初至长社时,正是农历四月份,天气刚要转暖,风还是以西北风为主。若要在黄巾军营地内放火,长社城正是处在大火的下风向,虽不至于蔓延进入城中,引发城内大火,可是烟炎张天是少不了的。
到时候,不要说官军追击黄巾军,便是守住城池亦属难能。
而且,当时还是初夏,草木正是转向繁盛的时候,旷野里一片郁郁葱葱,树叶刚刚披满新绿。若是此时点火,能不能引燃了草木还是个问题,便是在黄巾大营的上风向勉强点燃的大火,恐怕也是烟多焰少,火势亦难以蔓延开来,因此能对黄巾军造成的伤害亦极为有限。
直到后来,结合前世所学的地理学知识,经过多方考察推论,郭斌方恍然大悟。
因为中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便特别明显。在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而自农历五月份开始,便会有东南季风吹来了。直到此时,长社城周边的风向,才真正的是适合官军放火进攻的风向。
而只有到了仲夏时节,天气逐渐变得炎热,黄巾大军在炽烈的阳光下再也呆不住了,方会迁移到更北面的灌木丛中避暑。黄巾军将长草和树枝搭在灌木丛的顶上,用来遮阴,在如此的天气下,经过几日的暴晒,被砍伐下来的草木便会失去水分,并逐渐干枯。也是直到此时,黄巾大营中方遍布可以引燃的干草枯柴等引火物。否则以仲夏郁郁葱葱的灌木林,如何能够引得着火呢?
因此,郭斌这种从结果倒推原因的方式,便被众人看作是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虽然以郭斌前世高中地理的水平,在此时也算配得上这个称呼)。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将领,通宵天文是必须要具备的才能。《孙子兵法》便说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故《司马法》曰: 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于是,郭斌的通晓天文,便作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帅之才的有力佐证。而他在长社之战前的一番谋划,在若干年后被官方所披露,众人均将此一战作为郭斌一生所经历的极为重要的几场战争之一,成为在郭斌的名字后面缀上“军事家”三个字的极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日夜里,不甚强烈的东南风将长社城内外的暑热吹得散开了不少,直到午夜过了,郭斌大军还没有前来骚扰,波才方长舒了一口气。连续六七日了,郭斌始终未曾派人前来袭营,想来是因为天气渐渐暑热,又难以攻克营寨,郭斌也就放弃袭扰了。
这近一个月以来饱经摧残的黄巾军,终于难得有机会趁着夏日的微风睡一个好觉。
直到黎明将至,黄巾大营外亦是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就连被郭斌屡次袭营后而设立的哨兵,亦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大营北面的山中,出来了六七百个骑兵。
这些骑兵一个个人衔枚,马摘铃,走得极为谨慎。再看众人的装束,一个个内裹皮甲,外披毛毡所制的短襟和裤子,脚蹬猪皮靴子,腰挎环首刀,马屁~股上左右各挂了一壶羽箭,马脖子两侧还各挂着个瓦罐,里面盛的都是满满的火油。
一行人来到黄巾大营近处,只见营北的守卫果然是少得很。待一百特种士兵两人一组,上前悄无声息地将哨兵解决,便在大营北面打开了一个长达一里的缺口。完成这一切后,早有特种士兵晃动火折子,点燃了火把,往空中晃了几晃。
郭斌收到消息,心中大定,以特种士兵独特的鸟鸣声下达按照计划行~事的命令后,派了五十人过去接替被斩首的黄巾军哨兵的位子,以免被巡夜的黄巾军过早地发现。
这些特种士兵只在背后背了一壶羽箭,马屁~股上,马脖子上,前前后后挂了至少八个装满火油的瓦罐子,他们的任务,便是在黄巾大营的各处撒上火油。
这六七日来,郭斌命令大军在山中营地里潜伏起来,并未大张旗鼓地前来骚扰,可是一百特种战士却是一点儿也没有闲着。他们趁着入夜的功夫,以混迹江湖多年练成的轻身功夫,无声无息地潜入黄巾大营之中。换上破旧的衣衫,两人一组,在黄巾大营中溜达,探查地形。
黄巾大营中人数达到二十几万,非但有颍川本地的黄巾军,还有从荆州、扬州赶来的太平道信徒,因此见到几个面生之人,也不是稀奇事。再加上黄巾军中的管理松散得很,连夜中不得乱窜营帐的规矩都没有。也是黄巾军一切草创,又都是常年混迹江湖的豪客,哪里懂得军营里的规矩?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罢了。而不知军,也是首倡起义的农民军,往往会以惨败收场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待黄巾大营中传来几声奇特的雀鸣声,郭斌知道特种士兵已然得手,长枪一摆,下令击鼓。
“通!通!通!通!”
鼓声在黎明前的黑夜里传得极远,非但黄巾大营中的波才听得惊心动魄,便是正在长社城头焦急等待的皇甫嵩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听到黄巾大营北面约定好的鼓声响起,长社城头上的战鼓也“通!通!通!”地响了起来。
一时间黄巾大营之中的波才只听得四面全是“通!通!”地战鼓声,惊惶坐起。不由得暗道:“四面都是官军?难道朝廷支援的大军竟已经到了长社?难道卢植已然将大贤良师战败了?”
越想越是惊慌失措,来不及披挂战甲,波才提了铁扁担便往帐外奔去。
郭斌待鼓声响起,便一挥玄龙枪,率领关张二人并六百铁骑,往黄巾大营中冲去。一通鼓罢,潜伏在各处的特种士兵一齐点火。霎时间,黄巾大营内近百处火头同时起火,烟炎张天,将黎明前的黄巾军大营照得亮如白昼。
黄巾军士兵一个个甲不及身,多数人之匆忙间拿了枕边的兵刃便冲了出来。却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呼啸而来,连日来的噩梦再一次笼上心头。
郭斌在沿途的特种士兵指示下,率领二百骑兵直奔黄巾军大帐而来,正碰到赤~裸~着上身,提着铁扁担奔出大帐的黄巾军统领波才。波才见了郭斌,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也顾不得指挥众军救火,提了铁扁担,便往郭斌冲去。
郭斌并不打话,策马加速,往波才冲奔而来。
波才知道,自己力量本来便不及郭斌,再加上此时郭斌借了马势,这一枪的力道何止千钧?当下不敢硬接,只得退后两步,用铁扁担格挡住郭斌挥舞而来的玄龙枪。他也是多年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了,自己又是使杖的高手,自然也知道枪、棍、杖这些长兵器使将开来,其实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对于武学高手来说,用弹~性上佳的长枪使出棍法的招数,并不为难,而对于郭斌这种使枪的高手来说,更是信手拈来。
波才怕自己一格挡的话,正好中了郭斌的诡计,届时郭斌长枪借上格挡的力道,枪头乱跳,猛钻而来,便是神仙也救不了自己。因此,波才格挡的位置也很是刁钻,他用扁担的中心格往玄龙枪的枪头处,这样郭斌便借不上力,无法借着枪头乱转的机会中宫直入了。然后借着自己在陆地上移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再回手将郭斌打下马来。
算盘打得好,可是波才毕竟只是久居江湖,与江湖中人交手不少,却从未上过战阵,也没有机会与朝中的战将交手训练。因此,他错误地计算了郭斌这一击的力道,便导致了原本做好的战术计划完全失效。
郭斌久与关、张、赵云于马上切磋,长时期刻意地训练自己的骑术,可以说,他如今的马上功夫,比之关、张、赵云这种自幼习武,努力练习骑术的猛人虽略逊一筹,可较之一般的武将却是超出甚多,只因他这一身天生的蛮力。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马具尚未完备,马具上缺少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便是马镫。
要说此时也不是完全没有马镫,任何一件物件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如今汉朝的贵族和高官所骑乘的马匹便都是有马镫的。然而这种~马镫与后世实际意义上的马镫非但形制不同,其在骑乘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去甚远。
此时所谓的马镫,其实是单镫。所谓单镫,是只在马鞍的一侧悬挂,只是用来辅助上马的道具。在人骑上战马后,脚则会从单镫中抽~出来,而用双~腿夹紧马腹骑乘。这种骑乘的方式,要求具有极强的腿部力量和耐力,故此时的骑兵并不适合长距离奔驰,且极易在作战时从马上摔下来。
而郭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以他一身的蛮力,夹紧马腹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他天生便比别人更有马上作战的优势。
郭斌策动战马加速往波才冲去,初一交击,只听金铁交击生响彻夜空,郭斌的玄龙枪竟真的被波才荡了开来。只见郭斌胸前空门大开,若是陆地上对战,怕是早给人一枪从空门直入,性命不保了。
可是郭斌借着波才这一格挡的力道,绕着自己的腰部将玄龙枪划了一个大圆,在战马交错而过之际,枪尖竟正正点在波才的脖子上。玄龙枪是何等锋锐?再加上郭斌双臂的神力,又借了马力和波才格挡之力,相当于三方合力的一击。
顿时,波才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便看到了自己那缺了头颅的身体颤颤悠悠地瘫倒在地上。
就这样,曾经大败朱儁,将朝廷南路四万大军围堵在长社城的黄巾军大将,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波才,与郭斌交战只一合,便被悄无声息地斩首在当场。
郭斌便是再不学无术,也应该知道皇甫嵩大破长社黄巾军,用的是火攻。可是书上只说是黄巾军依草结营,然后是夜会大风,皇甫嵩使人内外放火,会朱儁、曹操军至,大败。至于为何恰逢大风,刮的是什么风,又是怎样内外放火,则是一概不知。
郭斌大半个月前初至长社时,正是农历四月份,天气刚要转暖,风还是以西北风为主。若要在黄巾军营地内放火,长社城正是处在大火的下风向,虽不至于蔓延进入城中,引发城内大火,可是烟炎张天是少不了的。
到时候,不要说官军追击黄巾军,便是守住城池亦属难能。
而且,当时还是初夏,草木正是转向繁盛的时候,旷野里一片郁郁葱葱,树叶刚刚披满新绿。若是此时点火,能不能引燃了草木还是个问题,便是在黄巾大营的上风向勉强点燃的大火,恐怕也是烟多焰少,火势亦难以蔓延开来,因此能对黄巾军造成的伤害亦极为有限。
直到后来,结合前世所学的地理学知识,经过多方考察推论,郭斌方恍然大悟。
因为中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便特别明显。在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而自农历五月份开始,便会有东南季风吹来了。直到此时,长社城周边的风向,才真正的是适合官军放火进攻的风向。
而只有到了仲夏时节,天气逐渐变得炎热,黄巾大军在炽烈的阳光下再也呆不住了,方会迁移到更北面的灌木丛中避暑。黄巾军将长草和树枝搭在灌木丛的顶上,用来遮阴,在如此的天气下,经过几日的暴晒,被砍伐下来的草木便会失去水分,并逐渐干枯。也是直到此时,黄巾大营中方遍布可以引燃的干草枯柴等引火物。否则以仲夏郁郁葱葱的灌木林,如何能够引得着火呢?
因此,郭斌这种从结果倒推原因的方式,便被众人看作是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虽然以郭斌前世高中地理的水平,在此时也算配得上这个称呼)。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将领,通宵天文是必须要具备的才能。《孙子兵法》便说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故《司马法》曰: 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于是,郭斌的通晓天文,便作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帅之才的有力佐证。而他在长社之战前的一番谋划,在若干年后被官方所披露,众人均将此一战作为郭斌一生所经历的极为重要的几场战争之一,成为在郭斌的名字后面缀上“军事家”三个字的极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日夜里,不甚强烈的东南风将长社城内外的暑热吹得散开了不少,直到午夜过了,郭斌大军还没有前来骚扰,波才方长舒了一口气。连续六七日了,郭斌始终未曾派人前来袭营,想来是因为天气渐渐暑热,又难以攻克营寨,郭斌也就放弃袭扰了。
这近一个月以来饱经摧残的黄巾军,终于难得有机会趁着夏日的微风睡一个好觉。
直到黎明将至,黄巾大营外亦是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就连被郭斌屡次袭营后而设立的哨兵,亦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大营北面的山中,出来了六七百个骑兵。
这些骑兵一个个人衔枚,马摘铃,走得极为谨慎。再看众人的装束,一个个内裹皮甲,外披毛毡所制的短襟和裤子,脚蹬猪皮靴子,腰挎环首刀,马屁~股上左右各挂了一壶羽箭,马脖子两侧还各挂着个瓦罐,里面盛的都是满满的火油。
一行人来到黄巾大营近处,只见营北的守卫果然是少得很。待一百特种士兵两人一组,上前悄无声息地将哨兵解决,便在大营北面打开了一个长达一里的缺口。完成这一切后,早有特种士兵晃动火折子,点燃了火把,往空中晃了几晃。
郭斌收到消息,心中大定,以特种士兵独特的鸟鸣声下达按照计划行~事的命令后,派了五十人过去接替被斩首的黄巾军哨兵的位子,以免被巡夜的黄巾军过早地发现。
这些特种士兵只在背后背了一壶羽箭,马屁~股上,马脖子上,前前后后挂了至少八个装满火油的瓦罐子,他们的任务,便是在黄巾大营的各处撒上火油。
这六七日来,郭斌命令大军在山中营地里潜伏起来,并未大张旗鼓地前来骚扰,可是一百特种战士却是一点儿也没有闲着。他们趁着入夜的功夫,以混迹江湖多年练成的轻身功夫,无声无息地潜入黄巾大营之中。换上破旧的衣衫,两人一组,在黄巾大营中溜达,探查地形。
黄巾大营中人数达到二十几万,非但有颍川本地的黄巾军,还有从荆州、扬州赶来的太平道信徒,因此见到几个面生之人,也不是稀奇事。再加上黄巾军中的管理松散得很,连夜中不得乱窜营帐的规矩都没有。也是黄巾军一切草创,又都是常年混迹江湖的豪客,哪里懂得军营里的规矩?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罢了。而不知军,也是首倡起义的农民军,往往会以惨败收场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待黄巾大营中传来几声奇特的雀鸣声,郭斌知道特种士兵已然得手,长枪一摆,下令击鼓。
“通!通!通!通!”
鼓声在黎明前的黑夜里传得极远,非但黄巾大营中的波才听得惊心动魄,便是正在长社城头焦急等待的皇甫嵩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听到黄巾大营北面约定好的鼓声响起,长社城头上的战鼓也“通!通!通!”地响了起来。
一时间黄巾大营之中的波才只听得四面全是“通!通!”地战鼓声,惊惶坐起。不由得暗道:“四面都是官军?难道朝廷支援的大军竟已经到了长社?难道卢植已然将大贤良师战败了?”
越想越是惊慌失措,来不及披挂战甲,波才提了铁扁担便往帐外奔去。
郭斌待鼓声响起,便一挥玄龙枪,率领关张二人并六百铁骑,往黄巾大营中冲去。一通鼓罢,潜伏在各处的特种士兵一齐点火。霎时间,黄巾大营内近百处火头同时起火,烟炎张天,将黎明前的黄巾军大营照得亮如白昼。
黄巾军士兵一个个甲不及身,多数人之匆忙间拿了枕边的兵刃便冲了出来。却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呼啸而来,连日来的噩梦再一次笼上心头。
郭斌在沿途的特种士兵指示下,率领二百骑兵直奔黄巾军大帐而来,正碰到赤~裸~着上身,提着铁扁担奔出大帐的黄巾军统领波才。波才见了郭斌,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也顾不得指挥众军救火,提了铁扁担,便往郭斌冲去。
郭斌并不打话,策马加速,往波才冲奔而来。
波才知道,自己力量本来便不及郭斌,再加上此时郭斌借了马势,这一枪的力道何止千钧?当下不敢硬接,只得退后两步,用铁扁担格挡住郭斌挥舞而来的玄龙枪。他也是多年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了,自己又是使杖的高手,自然也知道枪、棍、杖这些长兵器使将开来,其实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对于武学高手来说,用弹~性上佳的长枪使出棍法的招数,并不为难,而对于郭斌这种使枪的高手来说,更是信手拈来。
波才怕自己一格挡的话,正好中了郭斌的诡计,届时郭斌长枪借上格挡的力道,枪头乱跳,猛钻而来,便是神仙也救不了自己。因此,波才格挡的位置也很是刁钻,他用扁担的中心格往玄龙枪的枪头处,这样郭斌便借不上力,无法借着枪头乱转的机会中宫直入了。然后借着自己在陆地上移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再回手将郭斌打下马来。
算盘打得好,可是波才毕竟只是久居江湖,与江湖中人交手不少,却从未上过战阵,也没有机会与朝中的战将交手训练。因此,他错误地计算了郭斌这一击的力道,便导致了原本做好的战术计划完全失效。
郭斌久与关、张、赵云于马上切磋,长时期刻意地训练自己的骑术,可以说,他如今的马上功夫,比之关、张、赵云这种自幼习武,努力练习骑术的猛人虽略逊一筹,可较之一般的武将却是超出甚多,只因他这一身天生的蛮力。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马具尚未完备,马具上缺少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便是马镫。
要说此时也不是完全没有马镫,任何一件物件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如今汉朝的贵族和高官所骑乘的马匹便都是有马镫的。然而这种~马镫与后世实际意义上的马镫非但形制不同,其在骑乘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去甚远。
此时所谓的马镫,其实是单镫。所谓单镫,是只在马鞍的一侧悬挂,只是用来辅助上马的道具。在人骑上战马后,脚则会从单镫中抽~出来,而用双~腿夹紧马腹骑乘。这种骑乘的方式,要求具有极强的腿部力量和耐力,故此时的骑兵并不适合长距离奔驰,且极易在作战时从马上摔下来。
而郭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以他一身的蛮力,夹紧马腹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他天生便比别人更有马上作战的优势。
郭斌策动战马加速往波才冲去,初一交击,只听金铁交击生响彻夜空,郭斌的玄龙枪竟真的被波才荡了开来。只见郭斌胸前空门大开,若是陆地上对战,怕是早给人一枪从空门直入,性命不保了。
可是郭斌借着波才这一格挡的力道,绕着自己的腰部将玄龙枪划了一个大圆,在战马交错而过之际,枪尖竟正正点在波才的脖子上。玄龙枪是何等锋锐?再加上郭斌双臂的神力,又借了马力和波才格挡之力,相当于三方合力的一击。
顿时,波才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便看到了自己那缺了头颅的身体颤颤悠悠地瘫倒在地上。
就这样,曾经大败朱儁,将朝廷南路四万大军围堵在长社城的黄巾军大将,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波才,与郭斌交战只一合,便被悄无声息地斩首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