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连消带打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大秦王座最新章节!
始皇帝元年五月末,事涉国家根本的一场治式大论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除了王翦蒙恬与据守陇西的李信,顿弱姚贾等所有的在外大臣与已经有稳定官署的大郡郡守、大县县令,都被召回了咸阳。更有不同者,大殿内皇帝阶下嬴政专门设立了皇子区域,上至扶苏下至胡亥的十八名皇子全部上朝。咸阳所有官署的所有官员,除了要维持官署运行的吏员,举凡官员一律与会。素常宽阔敞亮的正殿,黑沉沉一片六百余人,向来恢弘大气的咸阳殿第一次显得有些狭小起来。
待卯时钟鼓大起,嬴政的帝辇在迭次长呼中徐徐推出。高冠带剑的嬴政稳步登上帝座,大朝会随着嬴政的落座正式宣告开始了。
"诸位,朕即皇帝位,今日首议大政。"
咸阳殿所有的殿门与所有的窗户在嬴政的示意下全部大开,沉沉大殿在盛夏的清晨颇为凉爽。皇帝一身冠带,平静威严地继续宣告着朝会的主旨:"天下一统,我朝新开。无论是推行分封,还是推行郡县,都事关我大秦帝国的千秋大计。日前,首议三奏已经发下,各署公议如今也大体清晰。归总论之,主张依然两分。今日大朝,最终议决,朕将亲为决断。朝会议政,不避歧见,诸位但言无妨。"
"臣,博士鲍白令之敢问,陛下对新治大计定见如何?"
"大朝议政,不当揣摩上意。"嬴政冷冰冰一句回绝了他的试探。
"臣,博士仆射有奏。"继鲍白令之无果后,掌持博士学宫的博士仆射周青臣起身慷慨激昂道:"皇帝陛下扫灭六国,威加海内,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为千古第一大皇帝也!然则,平海内易,安海内难。天下九州,情势风俗各异,难为一统之治。大秦欲安,须得以《吕氏春秋》为大道,众封建。分封诸多皇子各为诸侯,辅以良臣,因时因地而推治,如此天下可定也!"
"臣,博士淳于越附议!今皇帝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当继三代之绝世,兴湮灭之封国,使诸位皇子、开国功臣,皆有封国之土,皆有勤王之力!如此封藩建卫,土皆有主,民皆有君,皇帝陛下亦可省却治民之劳,郁郁乎文哉!泱泱乎大哉!"这位素有稷下名士声望的淳于越紧随其后道。
鲍白令之和淳于越只不过是开胃菜,继二人之后,博士叔孙通扔出了准备已久的核弹。
"臣,博士叔孙通转呈山东游士奏章!"
一言落点,举殿惊讶。朝会者,君臣之议,是为朝议。游学士子为庶民,故为野议民议。野议民议并不包括在君主"下议"的议事制度之内。不过,华夏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野议之风,也有许多相应的上达形式,明如谤木制、谏鼓制、请命制等,暗如童谣、民歌、公议、请见、上书等形式。
战国之世,野议之风犹在。当年齐威王整肃吏治的举措之一,便是以谤木制搜集民众建言和对官吏的举发。当时天下对齐人风**评判,其中有一句"多智,好议论"。这个"好议论",说得便是野议之风的普及强大。庶民野议但以上书方式呈入朝堂,往往是最为重大的民议,甚或可被视为某种天意。
当此重大朝会,陡然出现野议奏章,此间意蕴难以逆料,大殿群臣立即静如幽谷。
"既然有野议奏章,那就当殿宣读吧。"嬴政骑虎难下道。
"臣遵诏。"叔孙通展开手中竹卷,高声念诵起来:"臣等山东游士二百一十三人,联具启奏皇帝陛下:大乱初定,天下思治,流民思归。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为此,上书恳望皇帝陛下分封诸侯,我等愿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黔首有归。如此,则天下大幸也!"念诵完毕,叔孙通高声补充道:"民心即天心。士为天下根本,得士之心者得天下!臣赞同天下士子之议!"
"臣等赞同游士奏章!"在孙书通的起头下,他身后那些坐在博士席上的众博士齐声呼应。
就在嬴政左右为难的时候,文臣区突兀传出一句冷笑揶揄:"一群宵小私心罢了,谈何天心天意天下士子?"
"何人之言,诛心乎!论政乎!"叔孙通闻言不能忍高声顶了回去。
"老夫顿弱!便答之足下。"
自从齐国被秦国拿下后,顿弱这个间谍头子一时间无事可做闲了下来。无事可做再加上年事已高,顿弱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关于新朝治式的讨论一时间整的沸沸扬扬。顿弱一直本着打酱油的想法参与其中,但是今日听到孙书通所谓的野议奏章后顿弱忍不住站了出来。
顿弱虽见苍老,但其精神依旧矍铄。顿弱起身离开侯爵座案站到了空阔处,顿弱破例地没有面对皇帝奏对,反而转身面对着沉沉座案区高声道:"诸位连同老夫在内,在做的十有**都曾是布衣之士游学列国。此战国之风,入仕之道也,原本也是好事!但是,战国士风雄强坦荡,无论政见如何,所论皆发自本心!是故合则留,不合则去。今日,二百一十三名士子论政上书,竟能异口同声的赞同分封诸侯,而无一人有异议,岂非咄咄怪事乎?其间因由,不言自明。今六国皆灭,一班蝇营狗苟之士失却奔走依托,又自觉其才具不堪为皇帝陛下大用,于是乎,唯求天下诸侯多多,好谋一立身之地。人求立身生计,我原本也无可指责。不过此等人物,偏以玩弄天下大计为快,以民议天心为名,实谋一己之出路,诚非私哉!诸位且说,老夫之论,诛心耶?论政耶?"
顿弱本就是名家名士,桀骜不驯,当年以见秦王不拜而名闻天下。此时一片言论不做奏对,却做了论战之辞,大显其老来风采,举殿上下都听得入神沉寂。
"不,不是诛心,却也不是论政!"叔孙通红脸嚷嚷着,但他的举止却只引来一片笑声。
"此等野议,臣等以为不说也罢!"顿弱身后的文臣席中有几人高声说道。
"是也是也,自请为诸侯辅臣,有私无公!"
一片嚷嚷中,周青臣淳于越叔孙通三人都愣怔了,他们身后的博士席也一时默然了。
坐在王座之上的嬴政若不是顾忌众博士的颜面,只怕他就要起身为顿弱的这一套连消带打拍手鼓掌了!
始皇帝元年五月末,事涉国家根本的一场治式大论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除了王翦蒙恬与据守陇西的李信,顿弱姚贾等所有的在外大臣与已经有稳定官署的大郡郡守、大县县令,都被召回了咸阳。更有不同者,大殿内皇帝阶下嬴政专门设立了皇子区域,上至扶苏下至胡亥的十八名皇子全部上朝。咸阳所有官署的所有官员,除了要维持官署运行的吏员,举凡官员一律与会。素常宽阔敞亮的正殿,黑沉沉一片六百余人,向来恢弘大气的咸阳殿第一次显得有些狭小起来。
待卯时钟鼓大起,嬴政的帝辇在迭次长呼中徐徐推出。高冠带剑的嬴政稳步登上帝座,大朝会随着嬴政的落座正式宣告开始了。
"诸位,朕即皇帝位,今日首议大政。"
咸阳殿所有的殿门与所有的窗户在嬴政的示意下全部大开,沉沉大殿在盛夏的清晨颇为凉爽。皇帝一身冠带,平静威严地继续宣告着朝会的主旨:"天下一统,我朝新开。无论是推行分封,还是推行郡县,都事关我大秦帝国的千秋大计。日前,首议三奏已经发下,各署公议如今也大体清晰。归总论之,主张依然两分。今日大朝,最终议决,朕将亲为决断。朝会议政,不避歧见,诸位但言无妨。"
"臣,博士鲍白令之敢问,陛下对新治大计定见如何?"
"大朝议政,不当揣摩上意。"嬴政冷冰冰一句回绝了他的试探。
"臣,博士仆射有奏。"继鲍白令之无果后,掌持博士学宫的博士仆射周青臣起身慷慨激昂道:"皇帝陛下扫灭六国,威加海内,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为千古第一大皇帝也!然则,平海内易,安海内难。天下九州,情势风俗各异,难为一统之治。大秦欲安,须得以《吕氏春秋》为大道,众封建。分封诸多皇子各为诸侯,辅以良臣,因时因地而推治,如此天下可定也!"
"臣,博士淳于越附议!今皇帝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当继三代之绝世,兴湮灭之封国,使诸位皇子、开国功臣,皆有封国之土,皆有勤王之力!如此封藩建卫,土皆有主,民皆有君,皇帝陛下亦可省却治民之劳,郁郁乎文哉!泱泱乎大哉!"这位素有稷下名士声望的淳于越紧随其后道。
鲍白令之和淳于越只不过是开胃菜,继二人之后,博士叔孙通扔出了准备已久的核弹。
"臣,博士叔孙通转呈山东游士奏章!"
一言落点,举殿惊讶。朝会者,君臣之议,是为朝议。游学士子为庶民,故为野议民议。野议民议并不包括在君主"下议"的议事制度之内。不过,华夏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野议之风,也有许多相应的上达形式,明如谤木制、谏鼓制、请命制等,暗如童谣、民歌、公议、请见、上书等形式。
战国之世,野议之风犹在。当年齐威王整肃吏治的举措之一,便是以谤木制搜集民众建言和对官吏的举发。当时天下对齐人风**评判,其中有一句"多智,好议论"。这个"好议论",说得便是野议之风的普及强大。庶民野议但以上书方式呈入朝堂,往往是最为重大的民议,甚或可被视为某种天意。
当此重大朝会,陡然出现野议奏章,此间意蕴难以逆料,大殿群臣立即静如幽谷。
"既然有野议奏章,那就当殿宣读吧。"嬴政骑虎难下道。
"臣遵诏。"叔孙通展开手中竹卷,高声念诵起来:"臣等山东游士二百一十三人,联具启奏皇帝陛下:大乱初定,天下思治,流民思归。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为此,上书恳望皇帝陛下分封诸侯,我等愿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黔首有归。如此,则天下大幸也!"念诵完毕,叔孙通高声补充道:"民心即天心。士为天下根本,得士之心者得天下!臣赞同天下士子之议!"
"臣等赞同游士奏章!"在孙书通的起头下,他身后那些坐在博士席上的众博士齐声呼应。
就在嬴政左右为难的时候,文臣区突兀传出一句冷笑揶揄:"一群宵小私心罢了,谈何天心天意天下士子?"
"何人之言,诛心乎!论政乎!"叔孙通闻言不能忍高声顶了回去。
"老夫顿弱!便答之足下。"
自从齐国被秦国拿下后,顿弱这个间谍头子一时间无事可做闲了下来。无事可做再加上年事已高,顿弱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关于新朝治式的讨论一时间整的沸沸扬扬。顿弱一直本着打酱油的想法参与其中,但是今日听到孙书通所谓的野议奏章后顿弱忍不住站了出来。
顿弱虽见苍老,但其精神依旧矍铄。顿弱起身离开侯爵座案站到了空阔处,顿弱破例地没有面对皇帝奏对,反而转身面对着沉沉座案区高声道:"诸位连同老夫在内,在做的十有**都曾是布衣之士游学列国。此战国之风,入仕之道也,原本也是好事!但是,战国士风雄强坦荡,无论政见如何,所论皆发自本心!是故合则留,不合则去。今日,二百一十三名士子论政上书,竟能异口同声的赞同分封诸侯,而无一人有异议,岂非咄咄怪事乎?其间因由,不言自明。今六国皆灭,一班蝇营狗苟之士失却奔走依托,又自觉其才具不堪为皇帝陛下大用,于是乎,唯求天下诸侯多多,好谋一立身之地。人求立身生计,我原本也无可指责。不过此等人物,偏以玩弄天下大计为快,以民议天心为名,实谋一己之出路,诚非私哉!诸位且说,老夫之论,诛心耶?论政耶?"
顿弱本就是名家名士,桀骜不驯,当年以见秦王不拜而名闻天下。此时一片言论不做奏对,却做了论战之辞,大显其老来风采,举殿上下都听得入神沉寂。
"不,不是诛心,却也不是论政!"叔孙通红脸嚷嚷着,但他的举止却只引来一片笑声。
"此等野议,臣等以为不说也罢!"顿弱身后的文臣席中有几人高声说道。
"是也是也,自请为诸侯辅臣,有私无公!"
一片嚷嚷中,周青臣淳于越叔孙通三人都愣怔了,他们身后的博士席也一时默然了。
坐在王座之上的嬴政若不是顾忌众博士的颜面,只怕他就要起身为顿弱的这一套连消带打拍手鼓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