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相府密议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北伐,虽然被南朝上下认为是政治大义所在,却也没几个人真正放在心上。
淝水大捷后,外部压力顿减,南朝上下更是彻底没了雄心壮志。
即便中原已被收复数年,朝廷也始终未曾将其真正纳入统治,只是羁縻而已。
在很多南朝人眼中,中原乃至河北、关中已不再是华夏故土。
他们最大愿望是保住江东一亩三分地,至于驱除胡虏、收复失地,只是说说罢了。
纵观东晋一朝历次北伐,恐怕只有祖逖、刘裕二人是真正要收复失地。
其他诸如桓温、谢安、谢玄、庾亮等,无一例外皆掺杂了太多个人私利。
司马元显也不例外,同样将北伐视作通往权力顶峰的捷径。
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说服其父重用刘裕、联合河西。
为了让河西协助朝廷北伐,司马元显打着其父名号,派人将刘穆之请到相府商议。
而原本刘穆之正打算离开建康,南下三吴,殊料突然接到相府邀请。
虽说不怎么瞧得上司马道子,但人家毕竟是当朝宰辅。
眼下河西正有求于江左,自然不能得罪会稽王府。
于是,刘穆之让司马休之准备了一份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然而出乎预料,与他会面者,并非会稽王本人,而是世子司马元显。
……
“孤仰慕先生久矣,今日终得一见,请受元显一拜。”
自前年卫朔入朝,在京口掀起波澜后,刘穆之大名已传遍江左,人称作京口卧龙。
虽然当时司马元显年幼,却也听到不少传闻,对刘穆之大名如雷贯耳。
且从今年始,他逐渐接触朝政,愈发真切地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
在整座王府中,尽是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只有司马尚之兄弟、张法顺等寥寥数人可堪一用。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的刘穆之,司马元显恨不能抢回府中做自己谋士。
司马元显上前一步,搀起刘穆之,死活不受对方大礼。
他上上下下,深深地打量看了刘穆之几眼,感叹不已。
“谁能想到,当年落魄京口街头的读书人,竟然身怀经天纬地之才。”
“每每想起往事,元显深恨未能早些结识先生。”
“世子过誉了,穆之愧不敢当。”
从进入相府那一刻,刘穆之便接二连三受到‘惊吓’。
当下他只能按下其他心思,一边与司马元显虚与委蛇,一边暗暗寻思:会稽王派出个孩子出来,到底在搞什么?
不提刘穆之在那儿胡思乱想,单说司马元显拉着刘穆之兴致勃勃地问起河西来。
“敢问道和先生,不知河西境况究竟如何?”
由于不知对方真实用意,刘穆之只好按先前打算,尽量往‘惨’了讲。
“世子有所不知,原本年初已有十几万流民涌入并州,给河西带来很大负担。”
他面露愁容继续道:“另外,种种迹象表明,今夏河西将会爆发大规模旱灾、蝗灾。”
“而河西物产又一向不丰,根本无法提供足够多粮食,来安置流民、抗旱救灾。”
“惟其如此,大都护这才不得不遣穆之南下购粮。”
闻言,司马元显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皱眉道:“流民、天灾,河西真是多灾多难。”
“谁说不是呢?!唉,为了筹集粮食,大都护都快急出病来。”
“如此说来,今年河西岂不是无力对外用兵?”
用兵?!刘穆之心头一惊,强忍着面上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道:“然也。”
“唉,可惜呀。”司马元显长叹一声道。
“元显听闻河北将乱,彭城刘内史又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出师经略河北。”
“父王本想联合大都护出兵北伐,收复河北,不成想河西竟遭遇百年难遇之天灾。”
“什么?!相王有意北伐?”
一听司马道子要北伐,吓得刘穆之差点儿叫出声来。
别看他刚来建康,却已对朝中局势看得分明。
不管是天子还是司马道子,都忙着巩固手中权力,哪有功夫推动北伐?
怎么司马元显却大言不惭地告诉他,司马道子有意北伐呢?
难不成司马元显在撒谎?不能啊,这么大的事,没有司马道子允许,他敢胡诌?
看到刘穆之脸色阴晴不定,司马元显哪还不清楚对方在想什么?忙出言解释起来。
“原本父王的确不想北伐,可在相府幕僚劝谏下,父王已改变主意,决定趁着魏燕开战之际,出兵收复河北。”
听了司马元显解释,刘穆之大脑迅速转动起来。
假若朝廷真要北伐,那对河西而言将是利弊若何?
还有司马元显大张旗鼓将自己召来,肯定不单单是为告诉他一声。
难不成还有其他要求?他又该作何回应?
一时之间,刘穆之头如斗大,完全理不清丝毫头绪。
原以为只是简单地购买粮食、建个加工作坊,没想到刚入京城就遇到了棘手事。
“今日将先生请来,一来是想了解一下河西情况;二来也是想请大都护出兵,协助朝廷收复河北。”
刘穆之简单整理一下思路,斟酌片刻道:“世子殿下,此次穆之奉大都护之命进京,专为购买粮食。”
“眼下河西正有十几年流民嗷嗷待哺,河西恐无力助朝廷北伐。”
见刘穆之拒绝出兵相助,让司马元显十分不满。
河西是推动朝廷北伐的关键,他如何愿意让对方置身事外?
他将心中不满压了压,面色阴沉道:“道和先生,目前是朝廷收复河北之唯一机会。”
“眼下慕容垂垂垂老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另外,魏燕蠢蠢欲动,用不了多久后燕大军将会北上伐魏。”
“届时河北空虚,朝廷联合河西,携手突袭河北,定能一举收复失地,将胡虏逐出中原腹地。”
“相反,若是错失眼前机会,恐将再无机会收复河北。”
“哎呀,世子此言差矣!”
“只要朝廷下定决心北伐,何时都能收复河北,也不必急于一时。”
“哼,本世子何尝不知这些?然而朝廷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推动北伐。”
“而且孤还听说,北魏拓跋雄才大略,其人素有大志。”
“万一河北落入其手上,再给予他时日,河北必定被他经营妥当。”
“朝廷日后再想收复失地,恐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
司马元显这一番话,让刘穆之陷入沉思,觉得不无道理。
河西想坐山观虎斗,却不知结局有可能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养虎为患。
假若顺势推动朝廷北伐,给北魏再找一个对手,是不是更保险一些?
想了许久,刘穆之才理清了思绪,对河北局势又有了新想法。
同时,也让他不禁对眼前这个年轻世子,产生几丝钦佩之情。
假若天子也有这般见识,恐怕司马家江山也不会走到今日这地步。
不管会稽王府背后到底有什么谋算,起码有一点司马元显说对了北魏据有河北将对河西产生巨大威胁。
只是司马元显北伐可信吗?历数朝廷北伐,可是连大名鼎鼎的桓温、祖逖都失败了。
正是看透了朝廷上下多是碌碌之辈,刘穆之不敢冒然掺和到朝廷北伐中。
“敢问世子,相王打算派谁统兵北伐?”
“父王有意让谯王担任主将,再以鹰扬将军刘裕为前锋,先生以为如何?”
刘穆之满脸讶异,对司马道子不因私废公,重用刘裕感到吃惊。
他哪里晓得,眼前一切都是司马元显与其心腹谋划的。
司马元显深知,想让北伐成功,必须派精兵强将才行。
另外,刘裕不仅是无敌猛将,又是北伐坚定派,还是天子心腹。
重用刘裕不仅有助于北伐,还能分化、拉拢、打击天子一派。
当下刘穆之暗暗沉思,眼下外部形势大好,再有刘裕、司马尚之压阵,朝廷北伐还真有可能成功。
如此一来,朝廷介入河北,将有力牵制北魏,无疑将大大减轻河西身上压力。
“世子,河西可以出兵,但只能作为牵制力量。”
“另外,粮草也得由朝廷提供。”
“好,没问题!”
从会稽王府归来,刘穆之迅速给大都护写信,将朝廷意欲北伐一事详细告之。
北伐,虽然被南朝上下认为是政治大义所在,却也没几个人真正放在心上。
淝水大捷后,外部压力顿减,南朝上下更是彻底没了雄心壮志。
即便中原已被收复数年,朝廷也始终未曾将其真正纳入统治,只是羁縻而已。
在很多南朝人眼中,中原乃至河北、关中已不再是华夏故土。
他们最大愿望是保住江东一亩三分地,至于驱除胡虏、收复失地,只是说说罢了。
纵观东晋一朝历次北伐,恐怕只有祖逖、刘裕二人是真正要收复失地。
其他诸如桓温、谢安、谢玄、庾亮等,无一例外皆掺杂了太多个人私利。
司马元显也不例外,同样将北伐视作通往权力顶峰的捷径。
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说服其父重用刘裕、联合河西。
为了让河西协助朝廷北伐,司马元显打着其父名号,派人将刘穆之请到相府商议。
而原本刘穆之正打算离开建康,南下三吴,殊料突然接到相府邀请。
虽说不怎么瞧得上司马道子,但人家毕竟是当朝宰辅。
眼下河西正有求于江左,自然不能得罪会稽王府。
于是,刘穆之让司马休之准备了一份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然而出乎预料,与他会面者,并非会稽王本人,而是世子司马元显。
……
“孤仰慕先生久矣,今日终得一见,请受元显一拜。”
自前年卫朔入朝,在京口掀起波澜后,刘穆之大名已传遍江左,人称作京口卧龙。
虽然当时司马元显年幼,却也听到不少传闻,对刘穆之大名如雷贯耳。
且从今年始,他逐渐接触朝政,愈发真切地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
在整座王府中,尽是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只有司马尚之兄弟、张法顺等寥寥数人可堪一用。
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的刘穆之,司马元显恨不能抢回府中做自己谋士。
司马元显上前一步,搀起刘穆之,死活不受对方大礼。
他上上下下,深深地打量看了刘穆之几眼,感叹不已。
“谁能想到,当年落魄京口街头的读书人,竟然身怀经天纬地之才。”
“每每想起往事,元显深恨未能早些结识先生。”
“世子过誉了,穆之愧不敢当。”
从进入相府那一刻,刘穆之便接二连三受到‘惊吓’。
当下他只能按下其他心思,一边与司马元显虚与委蛇,一边暗暗寻思:会稽王派出个孩子出来,到底在搞什么?
不提刘穆之在那儿胡思乱想,单说司马元显拉着刘穆之兴致勃勃地问起河西来。
“敢问道和先生,不知河西境况究竟如何?”
由于不知对方真实用意,刘穆之只好按先前打算,尽量往‘惨’了讲。
“世子有所不知,原本年初已有十几万流民涌入并州,给河西带来很大负担。”
他面露愁容继续道:“另外,种种迹象表明,今夏河西将会爆发大规模旱灾、蝗灾。”
“而河西物产又一向不丰,根本无法提供足够多粮食,来安置流民、抗旱救灾。”
“惟其如此,大都护这才不得不遣穆之南下购粮。”
闻言,司马元显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皱眉道:“流民、天灾,河西真是多灾多难。”
“谁说不是呢?!唉,为了筹集粮食,大都护都快急出病来。”
“如此说来,今年河西岂不是无力对外用兵?”
用兵?!刘穆之心头一惊,强忍着面上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道:“然也。”
“唉,可惜呀。”司马元显长叹一声道。
“元显听闻河北将乱,彭城刘内史又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出师经略河北。”
“父王本想联合大都护出兵北伐,收复河北,不成想河西竟遭遇百年难遇之天灾。”
“什么?!相王有意北伐?”
一听司马道子要北伐,吓得刘穆之差点儿叫出声来。
别看他刚来建康,却已对朝中局势看得分明。
不管是天子还是司马道子,都忙着巩固手中权力,哪有功夫推动北伐?
怎么司马元显却大言不惭地告诉他,司马道子有意北伐呢?
难不成司马元显在撒谎?不能啊,这么大的事,没有司马道子允许,他敢胡诌?
看到刘穆之脸色阴晴不定,司马元显哪还不清楚对方在想什么?忙出言解释起来。
“原本父王的确不想北伐,可在相府幕僚劝谏下,父王已改变主意,决定趁着魏燕开战之际,出兵收复河北。”
听了司马元显解释,刘穆之大脑迅速转动起来。
假若朝廷真要北伐,那对河西而言将是利弊若何?
还有司马元显大张旗鼓将自己召来,肯定不单单是为告诉他一声。
难不成还有其他要求?他又该作何回应?
一时之间,刘穆之头如斗大,完全理不清丝毫头绪。
原以为只是简单地购买粮食、建个加工作坊,没想到刚入京城就遇到了棘手事。
“今日将先生请来,一来是想了解一下河西情况;二来也是想请大都护出兵,协助朝廷收复河北。”
刘穆之简单整理一下思路,斟酌片刻道:“世子殿下,此次穆之奉大都护之命进京,专为购买粮食。”
“眼下河西正有十几年流民嗷嗷待哺,河西恐无力助朝廷北伐。”
见刘穆之拒绝出兵相助,让司马元显十分不满。
河西是推动朝廷北伐的关键,他如何愿意让对方置身事外?
他将心中不满压了压,面色阴沉道:“道和先生,目前是朝廷收复河北之唯一机会。”
“眼下慕容垂垂垂老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另外,魏燕蠢蠢欲动,用不了多久后燕大军将会北上伐魏。”
“届时河北空虚,朝廷联合河西,携手突袭河北,定能一举收复失地,将胡虏逐出中原腹地。”
“相反,若是错失眼前机会,恐将再无机会收复河北。”
“哎呀,世子此言差矣!”
“只要朝廷下定决心北伐,何时都能收复河北,也不必急于一时。”
“哼,本世子何尝不知这些?然而朝廷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推动北伐。”
“而且孤还听说,北魏拓跋雄才大略,其人素有大志。”
“万一河北落入其手上,再给予他时日,河北必定被他经营妥当。”
“朝廷日后再想收复失地,恐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
司马元显这一番话,让刘穆之陷入沉思,觉得不无道理。
河西想坐山观虎斗,却不知结局有可能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养虎为患。
假若顺势推动朝廷北伐,给北魏再找一个对手,是不是更保险一些?
想了许久,刘穆之才理清了思绪,对河北局势又有了新想法。
同时,也让他不禁对眼前这个年轻世子,产生几丝钦佩之情。
假若天子也有这般见识,恐怕司马家江山也不会走到今日这地步。
不管会稽王府背后到底有什么谋算,起码有一点司马元显说对了北魏据有河北将对河西产生巨大威胁。
只是司马元显北伐可信吗?历数朝廷北伐,可是连大名鼎鼎的桓温、祖逖都失败了。
正是看透了朝廷上下多是碌碌之辈,刘穆之不敢冒然掺和到朝廷北伐中。
“敢问世子,相王打算派谁统兵北伐?”
“父王有意让谯王担任主将,再以鹰扬将军刘裕为前锋,先生以为如何?”
刘穆之满脸讶异,对司马道子不因私废公,重用刘裕感到吃惊。
他哪里晓得,眼前一切都是司马元显与其心腹谋划的。
司马元显深知,想让北伐成功,必须派精兵强将才行。
另外,刘裕不仅是无敌猛将,又是北伐坚定派,还是天子心腹。
重用刘裕不仅有助于北伐,还能分化、拉拢、打击天子一派。
当下刘穆之暗暗沉思,眼下外部形势大好,再有刘裕、司马尚之压阵,朝廷北伐还真有可能成功。
如此一来,朝廷介入河北,将有力牵制北魏,无疑将大大减轻河西身上压力。
“世子,河西可以出兵,但只能作为牵制力量。”
“另外,粮草也得由朝廷提供。”
“好,没问题!”
从会稽王府归来,刘穆之迅速给大都护写信,将朝廷意欲北伐一事详细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