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准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我来做明帝最新章节!
(ps:应读者要求,后文中主角名以“崇祯”来称呼。)
初秋的气息弥漫在辽阔的辽东平原上。长白山山脉的颜色正慢慢的变成苍黄。
曾经大明的军事重镇、辽东的核心沈阳城中,景物、习俗已经换了模样、颜色。
一个个梳着金钱鼠尾的女真人行走在这座雄伟的城市中。满城尽作胡儿语,梳头已是鞑虏样!
这里,已经是后金统治辽东大地的核心。
天启元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后金兵入寇,十日之内连下沈阳、辽阳。纸上谈兵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兵败。大明兵将自总兵以下战死无数。
沈阳城、辽阳城俱是被内应打开城门。
奴善用间。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老奴迁都沈阳,兴建皇宫。天启六年,被袁督师炮轰后的旧伤发作丧命。黄台极继位为汗,继续营建沈阳城。
崇祯二年初秋的时节中,便是在沈阳城中,已经将国名改为“满洲”的黄台极在皇宫里召见诸多贝勒、台吉议事。秋冬无农事,秋高马肥,正是用兵时。
这些贝勒、台吉全部都是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计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多尔衮、济尔哈朗、阿济格、德格类、岳拖、硕拖、杜度、阿巴泰、多铎等人。
一个个的满洲贵人打马从沈阳城内外的各处赶来皇宫中议事。
正蓝旗的贝勒豪格身为黄台极的长子极其得宠,昨日就在城外打猎,住在自己的庄园中。得了信使传令,带着随行的亲卫骑马往城内而去。
踏踏。
沈阳城外是平原。秋后之时,开垦出来的农田一片金黄,不少农户、被掠夺来的奴隶正在田地里耕作。
午后时分,一名脸色枯黄、身体瘦弱的妇人提着两个装了水的瓦罐横穿大路,或许是想要送给在地里辛苦的丈夫。
这时,高速奔跑的马队急速而来。马蹄声很急。
她着急往路边走去,但是又努力的想瓦罐里的水不洒出来。就这样些许的迟疑,葬送了她的性命。
豪格带着亲卫直接冲过去。只留下一具妇人尸体。血水浸染着黄土地。瓦罐破碎。
豪格的亲卫里有人道:“主子,这一带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贝勒的庄子。”
豪格二十出头的年纪,扎着两条小辫子,在风中摇摆着,狞笑道:“一个下贱的尼堪!走,加快速度!免得我阿玛等着。”
老奴后期,后金的制度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黄台极)执政,轮流处理政事。
而黄台极在老奴死后,逼死多尔衮、多铎的母亲,老奴的大妃阿巴亥,和代善结盟,以第四子的身份凭借着实力继承汗位。年号天聪。
在崇祯二年(1629年)的七月,继位不到三年的黄台极依旧保留着和诸贝勒、旗主共议政事的政治传统。只是,相继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朝鲜后,他的实力和威望正大增!
出兵明国,绕到蒙古的大事,非一日能决。毕竟有一千多里的行程!这还需要反复的商议。
但,大战的气氛逐渐的浓郁起来。
沈阳城中磨刀霍霍,以向猪羊。
…
…
王双,也就是如今的崇祯皇帝,送别袁督师后,返回京城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群臣纷纷上书劝谏。
“圣上万金之躯,国本尚幼,固重大将,岂可轻掷?置国家、万民而不顾?臣文渊阁大学士李标谏。”
“国家自有法度在。人主不宜因喜而谬加恩!臣翰林院左中允文震孟言。”
“人君当神器之重,岂可轻离城外。武宗之事,不可不戒。臣刑科给事中沈惟炳冒死以闻。”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大哥,你不要到处乱跑啊!
其实,明朝的皇帝,不像汉朝的皇帝经常搞什么微服私行。最喜欢瞎来、到处乱跑的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庙号武宗。
“统统留中不发。”
西苑,南台的一处殿阁中,崇祯听司礼太监高时明念了几本有代表性的奏章,极其不爽的挥挥手。在敞开的殿宇里,来回踱步。秋风从湖面吹来。
其实他知道这帮大臣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因为只要在京城内外转一转,就知道朝堂上的这帮大臣们都是尸位素餐,袖手空谈!就知道,有些人写在奏章里的话都是在放屁!就知道,明朝的行政体系已经失效,即将亡国。
一个超大型国家的兴亡,首先最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内政的治理。大明现在已经有亡国的征兆。
往小了去说,叫做基层治理体系失效。县级以下的基层体系已经完蛋,被缙绅、大族牢牢的把持。
所以在小冰河时期的大灾害面前,大明已经失去了抵御能力。要知道,整个明王朝的历史,有比崇祯末年更大的自然灾害!
往大了说,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正在贪婪的吸食这个国家的血。他们牢牢的固守着自己的利益。阶级固化。让整个国家如同一滩死水!
所以,朝堂上的皇帝也好,大臣也好,在治理国家上面,腾挪的余地非常小!
“奴婢遵旨。”高时明躬身行礼。
他为什么挑选李标、文震孟、三个人的沈惟炳奏章?
李标是阁臣自不必说。他代表了一批人的意见。
文震孟是天启二年的状元,天启七年时起复回京。他当年挨魏忠贤廷杖时,当时还是次辅韩爌为他求过情。
文震孟治春秋,善书法。前段时间天子召见翰林院的翰林们,他非常出彩,简在帝心。
刑科给事中沈惟炳是东林党干将。
最近朝堂的大事是天子对首辅韩爌,次辅李标不满。因而朝堂里暗潮涌动。不少人都在猜韩爌何时罢相。
不过,天子忙着整顿兵事,整日召见孙承宗、李邦华、袁崇焕、毛文龙。不是在西园里,就是在京营、御马监中。暂时忘记处理首辅韩爌。
沈惟炳这时冒头,或许代表着一些人的意见。要知道,正德皇帝的名声不怎么样!
崇祯在大殿里转悠了片刻,说道:“大伴,去把韩爌叫来!”
袁崇焕已经离京,也是时候把韩爌给解决掉了。这个首辅的存在,让他施政很不顺畅。而且,今年十一月的“京师大战”将至,他需要尽快搞到大笔的银子。
战略制定靠孙先生。拿刀子玩命靠袁督师。他这个皇帝最重要的事情是提供后勤保障,然后赏赐士卒、大将!
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钱!
这是他作为皇帝的职责。
…
…
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名者,数人而已,若(李)标等是也。(成)基命能推毂旧辅以定危难,(文)震孟以风节显。
所谓侃然体国,执正不惧,斟酌时宜,时献微益者乎。至于扶危定倾,殆非易言也。
——明史
(ps:应读者要求,后文中主角名以“崇祯”来称呼。)
初秋的气息弥漫在辽阔的辽东平原上。长白山山脉的颜色正慢慢的变成苍黄。
曾经大明的军事重镇、辽东的核心沈阳城中,景物、习俗已经换了模样、颜色。
一个个梳着金钱鼠尾的女真人行走在这座雄伟的城市中。满城尽作胡儿语,梳头已是鞑虏样!
这里,已经是后金统治辽东大地的核心。
天启元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后金兵入寇,十日之内连下沈阳、辽阳。纸上谈兵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兵败。大明兵将自总兵以下战死无数。
沈阳城、辽阳城俱是被内应打开城门。
奴善用间。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老奴迁都沈阳,兴建皇宫。天启六年,被袁督师炮轰后的旧伤发作丧命。黄台极继位为汗,继续营建沈阳城。
崇祯二年初秋的时节中,便是在沈阳城中,已经将国名改为“满洲”的黄台极在皇宫里召见诸多贝勒、台吉议事。秋冬无农事,秋高马肥,正是用兵时。
这些贝勒、台吉全部都是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计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多尔衮、济尔哈朗、阿济格、德格类、岳拖、硕拖、杜度、阿巴泰、多铎等人。
一个个的满洲贵人打马从沈阳城内外的各处赶来皇宫中议事。
正蓝旗的贝勒豪格身为黄台极的长子极其得宠,昨日就在城外打猎,住在自己的庄园中。得了信使传令,带着随行的亲卫骑马往城内而去。
踏踏。
沈阳城外是平原。秋后之时,开垦出来的农田一片金黄,不少农户、被掠夺来的奴隶正在田地里耕作。
午后时分,一名脸色枯黄、身体瘦弱的妇人提着两个装了水的瓦罐横穿大路,或许是想要送给在地里辛苦的丈夫。
这时,高速奔跑的马队急速而来。马蹄声很急。
她着急往路边走去,但是又努力的想瓦罐里的水不洒出来。就这样些许的迟疑,葬送了她的性命。
豪格带着亲卫直接冲过去。只留下一具妇人尸体。血水浸染着黄土地。瓦罐破碎。
豪格的亲卫里有人道:“主子,这一带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贝勒的庄子。”
豪格二十出头的年纪,扎着两条小辫子,在风中摇摆着,狞笑道:“一个下贱的尼堪!走,加快速度!免得我阿玛等着。”
老奴后期,后金的制度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黄台极)执政,轮流处理政事。
而黄台极在老奴死后,逼死多尔衮、多铎的母亲,老奴的大妃阿巴亥,和代善结盟,以第四子的身份凭借着实力继承汗位。年号天聪。
在崇祯二年(1629年)的七月,继位不到三年的黄台极依旧保留着和诸贝勒、旗主共议政事的政治传统。只是,相继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朝鲜后,他的实力和威望正大增!
出兵明国,绕到蒙古的大事,非一日能决。毕竟有一千多里的行程!这还需要反复的商议。
但,大战的气氛逐渐的浓郁起来。
沈阳城中磨刀霍霍,以向猪羊。
…
…
王双,也就是如今的崇祯皇帝,送别袁督师后,返回京城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群臣纷纷上书劝谏。
“圣上万金之躯,国本尚幼,固重大将,岂可轻掷?置国家、万民而不顾?臣文渊阁大学士李标谏。”
“国家自有法度在。人主不宜因喜而谬加恩!臣翰林院左中允文震孟言。”
“人君当神器之重,岂可轻离城外。武宗之事,不可不戒。臣刑科给事中沈惟炳冒死以闻。”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大哥,你不要到处乱跑啊!
其实,明朝的皇帝,不像汉朝的皇帝经常搞什么微服私行。最喜欢瞎来、到处乱跑的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庙号武宗。
“统统留中不发。”
西苑,南台的一处殿阁中,崇祯听司礼太监高时明念了几本有代表性的奏章,极其不爽的挥挥手。在敞开的殿宇里,来回踱步。秋风从湖面吹来。
其实他知道这帮大臣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因为只要在京城内外转一转,就知道朝堂上的这帮大臣们都是尸位素餐,袖手空谈!就知道,有些人写在奏章里的话都是在放屁!就知道,明朝的行政体系已经失效,即将亡国。
一个超大型国家的兴亡,首先最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内政的治理。大明现在已经有亡国的征兆。
往小了去说,叫做基层治理体系失效。县级以下的基层体系已经完蛋,被缙绅、大族牢牢的把持。
所以在小冰河时期的大灾害面前,大明已经失去了抵御能力。要知道,整个明王朝的历史,有比崇祯末年更大的自然灾害!
往大了说,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正在贪婪的吸食这个国家的血。他们牢牢的固守着自己的利益。阶级固化。让整个国家如同一滩死水!
所以,朝堂上的皇帝也好,大臣也好,在治理国家上面,腾挪的余地非常小!
“奴婢遵旨。”高时明躬身行礼。
他为什么挑选李标、文震孟、三个人的沈惟炳奏章?
李标是阁臣自不必说。他代表了一批人的意见。
文震孟是天启二年的状元,天启七年时起复回京。他当年挨魏忠贤廷杖时,当时还是次辅韩爌为他求过情。
文震孟治春秋,善书法。前段时间天子召见翰林院的翰林们,他非常出彩,简在帝心。
刑科给事中沈惟炳是东林党干将。
最近朝堂的大事是天子对首辅韩爌,次辅李标不满。因而朝堂里暗潮涌动。不少人都在猜韩爌何时罢相。
不过,天子忙着整顿兵事,整日召见孙承宗、李邦华、袁崇焕、毛文龙。不是在西园里,就是在京营、御马监中。暂时忘记处理首辅韩爌。
沈惟炳这时冒头,或许代表着一些人的意见。要知道,正德皇帝的名声不怎么样!
崇祯在大殿里转悠了片刻,说道:“大伴,去把韩爌叫来!”
袁崇焕已经离京,也是时候把韩爌给解决掉了。这个首辅的存在,让他施政很不顺畅。而且,今年十一月的“京师大战”将至,他需要尽快搞到大笔的银子。
战略制定靠孙先生。拿刀子玩命靠袁督师。他这个皇帝最重要的事情是提供后勤保障,然后赏赐士卒、大将!
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钱!
这是他作为皇帝的职责。
…
…
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名者,数人而已,若(李)标等是也。(成)基命能推毂旧辅以定危难,(文)震孟以风节显。
所谓侃然体国,执正不惧,斟酌时宜,时献微益者乎。至于扶危定倾,殆非易言也。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