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 第40章 做少说多听的家长
第40章 做少说多听的家长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最新章节!
第三十九章 做少说多听的家长
经常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不听话,一件事讲好几遍也听不进去,讲多了,孩子又嫌自己烦。其实家长应从自身找原因,唠叨的家长往往是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人,对自己讲过的话、做过的事不放心,才会一遍遍地重复。孩子生长在这样唠叨的环境中,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有位老师,问过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结果比较集中的回答是:
“平时不多唠叨,而当我心里有事时,他们——”
“说得上话!”
“救得了急!”
“解得了闷!”
……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唠唠叨叨只会给孩子带来厌烦的情绪。
孩子犯错误后,你还念念不忘地时常唠唠叨叨?
当孩子想要与你交流时,你是否依旧自顾自地说,而不在意孩子的沟通意念?
唠叨并不只是一再地重复要求,即使你加了“请”这个字,还是充满了命令的意味。一个不停地嗡嗡作响的警报器是每个人都想关闭的。
孩子不会主动穿衣服、洗澡、做功课、做家务、使用电话、吃饭、打扫、练习诸如此类的事情,家长要有耐心去教导他们,但是有的家长常会唠唠叨叨的。假如你认为有必要重复地说,那就要改变唠叨的语气,换成提醒的口吻。唠叨让人很厌烦,易招致怒气,提醒的语气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同一边。
避免唠叨还要切实地提供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记住在晚餐前将你的房间清理干净。”这样的说法能给予你的孩子喘息的空间,尽可能不要经常要求孩子立即做某件事,没有人会对俯冲的轰炸机有正面回应的。
没有人喜欢被控制,也没有人喜欢人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如果这个“吩咐”并不有趣。家长越逼迫,孩子就越抗拒,不管他年纪多大,但这并不仅是因为他不想做。持续不断的叨念只会升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温度,制造挑战。谁要让步?谁会赢?“假如我洗头,假如我没写数学作业,假如我不挂电话的话,她会怎么样呢?”
假如孩子处在被惩罚的阶段,很自然地家长和孩子会变成敌对状态,更别提去指出谁是老大。当然,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才是老大并没有错,但是最好表现出父母是能够控制自己的人,而不是摆出我就是上帝的架势。
还有件事相当重要,家长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孩子想要亲近你又不要太依赖你的持续内心交战。“唠叨”刚好就给了他推开你的机会,但是这是不好的开场。尽可能在降低冲突的气氛下帮助你的孩子学会独立,给孩子一些喘息的空间,有选择权的感觉会相当有帮助的。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别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是心理和行为的不成熟个体,家长必须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但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在孩子耳边不停地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些家长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翻来覆去地只讲缺点,不提进步。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已能分辨是非善恶,只是缺少改正缺点的自觉和毅力。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我讲话你就是不听”、“怎么说你才能改呢”,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唠叨的家长往往是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人,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的事不放心,才会一次次地重复。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每天面对软弱、紧张型性格的父母,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家长应该了解怎么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
2批评的话不宜多
首先,要耐心地加以指导。指导不同于唠叨:唠叨往往含有责怪、批评的味道,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而指导是亲切的、言简意赅的,它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处理问题,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聪明的父母从不去规定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没有做好,也会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不要灰心,尽力而为。学会尊重孩子也很关键。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自尊受到伤害,他们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保护并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注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宽容,要给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即使是批评,话也不宜多。有些父母“苦口婆心”,类似“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之类的话一天要唠叨好几遍。绝大多数子女对这种说教式的谈话都采取“缄默不语,心不在焉”的对策,而且觉得自信和自尊受到了打击。
3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唠叨,归根结底,是不懂交流的表现。和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时间最好选在吃饭时和睡觉前,因为这是孩子情绪最为平稳的时候。一个母亲,她从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每天在孩子上床时都要问问他:“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长大后,就形成了在睡前和父母沟通的习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愿意告诉父母。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孩子就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忠告,也用不着父母再费力地唠叨了。
最后要提醒父母,对孩子讲话也要经过大脑过滤,要讲在点子上,不要信口开河。说出去的话、下达的命令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
[育子心得]
1注意倾听孩子说话,尽量避免唠叨。
2孩子说话时注意孩子的动作,并重复孩子的话。
[名人语录]
对于稍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嘱咐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接受这种“温和式”的教育方法。
——吕斌
第三十九章 做少说多听的家长
经常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不听话,一件事讲好几遍也听不进去,讲多了,孩子又嫌自己烦。其实家长应从自身找原因,唠叨的家长往往是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人,对自己讲过的话、做过的事不放心,才会一遍遍地重复。孩子生长在这样唠叨的环境中,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有位老师,问过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结果比较集中的回答是:
“平时不多唠叨,而当我心里有事时,他们——”
“说得上话!”
“救得了急!”
“解得了闷!”
……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唠唠叨叨只会给孩子带来厌烦的情绪。
孩子犯错误后,你还念念不忘地时常唠唠叨叨?
当孩子想要与你交流时,你是否依旧自顾自地说,而不在意孩子的沟通意念?
唠叨并不只是一再地重复要求,即使你加了“请”这个字,还是充满了命令的意味。一个不停地嗡嗡作响的警报器是每个人都想关闭的。
孩子不会主动穿衣服、洗澡、做功课、做家务、使用电话、吃饭、打扫、练习诸如此类的事情,家长要有耐心去教导他们,但是有的家长常会唠唠叨叨的。假如你认为有必要重复地说,那就要改变唠叨的语气,换成提醒的口吻。唠叨让人很厌烦,易招致怒气,提醒的语气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同一边。
避免唠叨还要切实地提供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记住在晚餐前将你的房间清理干净。”这样的说法能给予你的孩子喘息的空间,尽可能不要经常要求孩子立即做某件事,没有人会对俯冲的轰炸机有正面回应的。
没有人喜欢被控制,也没有人喜欢人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如果这个“吩咐”并不有趣。家长越逼迫,孩子就越抗拒,不管他年纪多大,但这并不仅是因为他不想做。持续不断的叨念只会升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温度,制造挑战。谁要让步?谁会赢?“假如我洗头,假如我没写数学作业,假如我不挂电话的话,她会怎么样呢?”
假如孩子处在被惩罚的阶段,很自然地家长和孩子会变成敌对状态,更别提去指出谁是老大。当然,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才是老大并没有错,但是最好表现出父母是能够控制自己的人,而不是摆出我就是上帝的架势。
还有件事相当重要,家长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孩子想要亲近你又不要太依赖你的持续内心交战。“唠叨”刚好就给了他推开你的机会,但是这是不好的开场。尽可能在降低冲突的气氛下帮助你的孩子学会独立,给孩子一些喘息的空间,有选择权的感觉会相当有帮助的。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别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是心理和行为的不成熟个体,家长必须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但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在孩子耳边不停地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些家长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翻来覆去地只讲缺点,不提进步。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已能分辨是非善恶,只是缺少改正缺点的自觉和毅力。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我讲话你就是不听”、“怎么说你才能改呢”,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唠叨的家长往往是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人,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的事不放心,才会一次次地重复。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每天面对软弱、紧张型性格的父母,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家长应该了解怎么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
2批评的话不宜多
首先,要耐心地加以指导。指导不同于唠叨:唠叨往往含有责怪、批评的味道,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而指导是亲切的、言简意赅的,它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处理问题,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聪明的父母从不去规定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没有做好,也会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不要灰心,尽力而为。学会尊重孩子也很关键。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自尊受到伤害,他们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保护并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注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宽容,要给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即使是批评,话也不宜多。有些父母“苦口婆心”,类似“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之类的话一天要唠叨好几遍。绝大多数子女对这种说教式的谈话都采取“缄默不语,心不在焉”的对策,而且觉得自信和自尊受到了打击。
3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唠叨,归根结底,是不懂交流的表现。和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时间最好选在吃饭时和睡觉前,因为这是孩子情绪最为平稳的时候。一个母亲,她从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每天在孩子上床时都要问问他:“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长大后,就形成了在睡前和父母沟通的习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愿意告诉父母。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孩子就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忠告,也用不着父母再费力地唠叨了。
最后要提醒父母,对孩子讲话也要经过大脑过滤,要讲在点子上,不要信口开河。说出去的话、下达的命令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
[育子心得]
1注意倾听孩子说话,尽量避免唠叨。
2孩子说话时注意孩子的动作,并重复孩子的话。
[名人语录]
对于稍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嘱咐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接受这种“温和式”的教育方法。
——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