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青衣水 桓水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1)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水经注最新章节!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
县故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公孙述之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延光元年,置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帝阳嘉二年,改曰汉嘉。嘉得此良臣也。
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迳其县,沫水会于越巂郡之灵关道。青衣水又东,邛水注之,水出汉嘉严道邛来山,东至蜀郡临邛县,东入青衣水。
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青衣水迳平乡,谓之平乡江。《益州记》曰:平乡江东迳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青衣水又东流注于大江。
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
《尚书·禹贡》,岷、蟠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郑玄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地理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西治倾山,惟因桓水是来,言无他道也。余按《经》据《书》岷山、西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倾山,更无别流,所导者惟斯水耳。浮于潜、汉而达江、沔。故《晋地道记》曰:梁州南至桓水,西抵黑水,东限扞关。今汉中、巴郡、汶山、蜀郡、汉嘉、江阳、朱提、涪陵、阴平、广汉、新都、梓潼、犍为、武都、上庸、魏兴、新城,皆古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为夷,《书》所谓和夷底绩也。然所可当者,惟斯水与江耳。
桓水盖二水之别名,为两川之通称矣。郑玄注《尚书》:言织皮谓西戎之国也。
西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桓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盘也。斯乃玄之别致,恐乖《尚书》因桓之义,非浮潜入渭之文。余考校诸书,以具闻见。今略缉综川流沿注之绪,虽今古异容,本其流俗,粗陈所由。然自西倾至葭萌,入于西汉,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自西汉逆流而届于晋寿界。沮漾枝津南,历冈穴,迤逦而接汉,沿此入漾,《书》所谓浮潜而逾沔矣。历汉川至南郑县,属于褒水。
溯褎暨于衙岭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达于渭水。此乃水陆之相关,川流之所经,复不乖《禹贡》入渭之宗,实符《尚书》乱河之义也。
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
《山海经》曰;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又云:灰野之山有树焉,青叶赤华,厥名若木。生昆仑山,西附西极也。《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木有十华,其光照下地。故屈原《离骚?天问》曰:羲和未阳,若华何光?是也,然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称焉。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圣德,二十登帝位,承少皞金官之政,以水德膺历矣。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一名州江。大度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南流入于若水。又迳越巂大莋县入绳。绳水出徼外。《山海经》曰:巴遂之山,绳水出焉,东南流分为二水,其一水,枝流东出,迳广柔县,东流注于江,其一水,南迳旄牛道,至大莋,与若水合,自下亦通谓之为绳水矣。莋,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弥,蜀曰邛,汉嘉越巂曰莋,皆夷种也。
又南过越巂邛都县西,直南至会无县,淹水东南流注之。
邛都县,汉武帝开邛莋置之。县陷为池,今因名为邛池,南人谓之邛河。河中有蜯巂山,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巂水伐之,以为越巂郡,治邛都县。王莽遣任贵为领戎大尹,守之,更名为集巂也。
县故邛都国也。越巂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更名矣。又有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燅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昔李骧败李钊于温水是也。若水又迳会无县,县有骏马河,水出县东高山。山有天马径,厥迹存焉。马日行千里,民家马牧之山下,或产骏驹,言是天马子。河中有贝子,以羊祠之,则可取也。又有孙水焉。水出台高县,即台登县也。孙水一名白沙江。南流迳邛都县,司马相如定西夷,桥孙水,即是水也。又南至会无,入若水。若水又南迳云南郡之遂久县,蜻蛉水入焉。水出蜻蛉县西,东迳其县下,县以氏焉。有石猪圻,长谷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长老传言,夷昔牧此,一朝化为石,迄今夷人不敢往牧。贪水出焉。
蜻蛉水又东,注于绳水。绳水又迳三绛县西,又迳姑复县北,对三绛县,淹水注之。三绛一曰小会无,故《经》曰:淹至会无注若水。若水又与母血水合。水出益州郡弄栋县东农山母血谷。北流迳三绛县南,北入绳。绳水又东,涂水注之。
水出建宁郡之牧靡县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乌句山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鸟喙,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喙牧靡以解毒也。涂水导源腊谷,西北流至越巂入绳,绳水又迳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马湖江也。
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沪江水。
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犍为属国也。在郡南千八百许里。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县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
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牵援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有沪津,东去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元年,李骧等侵越巂,攻台登县,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岳击之,战于堂琅,骧军大败,岳追之,至沪水,赴水死者千馀人。逊以岳等不穷追,怒甚,发上冲冠,帢裂而卒。按永昌郡有兰仓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博南,山名也。县以氏之。其水东北流迳博南山,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仓津,渡兰仓,为作人!山高四十里。兰仓水出金沙,越人收以为黄金。又有光珠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黄、白、青珠也。兰仓水又东北迳不韦县与类水合,水出巂唐县,汉武帝置。类水西南流,曲折又北流,东至不韦县,注兰仓水。又东与禁水合。水自永昌县而北迳其郡西,水左右甚饶犀象,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岸上人牛食之。此水傍瘴气特恶。气中有物,不见其形,其作月声,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名曰鬼弹。惟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正月至十月,迳之无不害人。
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过十日皆死也。禁水又北注沪津水,又东迳不韦县北而东北流,两岸皆高山,数百丈,沪峰最为杰秀,孤高三千馀丈。是山于晋太康中崩,震动郡邑。水之左右,马步之径裁通,而特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故诸葛亮表言:五月渡沪,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故也。《益州记》曰:沪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曰沪水。两峰有杀气,署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沪水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沪江之名矣。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险难。三津之阻,行者苦之,故俗为之语曰:楢溪赤水,盘蛇七曲,盘羊乌栊,气与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庲降贾子,左担七里。又有牛叩头、马搏颊坂,其艰险如此也。
又东北至僰道县入于江。
若水至僰道县,又谓之马湖江,绳水、沪水、孙水、淹水、大渡水随决入而纳通称,是以诸书录记群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绳,亦或言至僰道入江,正是异水沿注,通为一津,更无别川可以当之。水有孝子石,昔县人有隗叔通者,性至孝,为母汲江膂水,天为出平石,至江膂中,今犹谓之孝子石,可谓至诚发中而休应自天矣。
沫水出广柔徼外,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祐之也。
东南过旄牛县北,又东至越巂灵道到,蒙山南。
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汉制:夷狄曰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晋朝,改护龙县也。沫水出岷山西,东流过汉嘉郡,南流冲一高山,山上合下开,水迳其间,山即蒙山也。
东北与青衣水合,《华阳国记》曰:二水于汉嘉青衣县东,合为一川,自下亦谓之为青衣水。
沫水又东,迳开刊县,故平乡也,晋初置。沫水又东迳临邛南,而东出于江原县也。
东入于江。
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为患。蜀郡太守李冰发卒,凿平溷崖。河神赑怒,冰乃操刀入水与神斗,遂平溷崖,通正水路,开处即冰所穿也。
延江水出犍为南广县,东至牂柯鄨县,又东屈北流,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
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水。延水又与汉水合,水出犍为,汉阳道山闟谷,王莽之新通也。东至鄨邑入延江水也。
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
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县东,故巴郡之南鄙,王莽更名巴亭,魏武分巴立为涪陵郡,张堪为县,会公孙述击堪,同心义士选习水者,筏渡堪于小别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县入江,更始水东入巴东之南浦县,其水注引渎口石门,空岫阴深,邃涧闇密,倾崖上合,恒有落势,行旅避瘴,时有迳之,无不危心于其下。又谓之西乡水,亦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馀里,东南入迁陵县也。
又东南至武陵酉阳县,入于酉水。
《武陵先贤传》曰:潘京世长为郡主簿,太守赵伟甚器之,问京:贵郡何以名武陵?京答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破。光武时移治东山之上,遂尔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云:高平曰陵,于是名焉。
酉水北岸有黚阳县。许慎曰: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通称也。故县受名焉。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东际其故城北,又东迳酉阳故县南而东出也。两县相去,水道可四百许里,不得于酉阳合也。酉水东南至沅陵县,入于沅。
存水出犍为存阝马阝县,王莽之孱马阝也。益州大姓雍闿反,结垒于山,系马枊柱,柱生成林,今夷人名曰雍无梁林,口梁,夷言马也。存水自县东南流,迳牧靡县北,又东迳且兰县北而东南出也。
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
存水又东。迳牂柯郡之毋敛县北,而东南与毋欢水合,水首受牂柯水,东迳毋敛县为毋欢水,又东注于存水。
存水又东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县故夜郎侯国也,唐蒙开以为县,王莽名曰同亭矣。温水自县西北流,迳谈藁县,与迷水合。水西出益州郡之铜濑县谈虏山,东迳谈藁县,右注温水。温水又西迳昆泽县南,又迳味县,县故滇国都也。诸葛亮讨平南中,刘禅建兴三年,分益州郡,置建宁郡于此。水侧皆是高山,山水之间,悉是木耳夷居,语言不同,嗜欲亦异,虽曰山居,土差平和而无瘴毒。温水又西南迳滇池城,池在县西北,周三百许里,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似如倒流,故曰滇池也。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家马交之,则生骏驹,日行五百里。晋太元十四年,宁州刺史费统言:晋宁郡滇池县两神马,一白一黑,盘戏河水之上。有滇州,元封二年立益州郡,治滇池,刘禅建宁郡也。温水又西会大泽,与叶榆仆水合。温水又东南,迳牂柯之毋单县。──建兴中,刘禅割属建宁郡。──桥水注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县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与邪龙分浦,后立河阳郡,治河阳县,县在河源洲上,又有云平县,并在洲中。桥水东流至毋单县,注于温。温水又东南。
迳兴古郡之毋棳县东。王莽更名有棳也──与南桥水合。水出县之桥山东流,梁水注之。梁水上承河水于俞元县而东南迳兴古之胜休县,王莽更名胜僰县。梁水又东迳毋棳县,左注桥水。桥水又东,注于温。温水又东南,迳律高县南,刘禅建兴三年,分牂柯置兴古郡,治宛温县。《晋书地道记》治此。温水又东南,迳梁水郡南,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通得梁水之称,是以刘禅分兴古之盘南,置郡于梁水县也。温水又东南,迳镡封县北,又迳来唯县东,而仆水右出焉。
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
秦桂林郡也。汉武帝元鼎六年,更名郁林郡。王莽以为郁平郡矣。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周礼》郁人掌裸器,凡祭醊宾客之裸事,和郁鬯以实樽彝。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
县故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公孙述之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延光元年,置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帝阳嘉二年,改曰汉嘉。嘉得此良臣也。
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迳其县,沫水会于越巂郡之灵关道。青衣水又东,邛水注之,水出汉嘉严道邛来山,东至蜀郡临邛县,东入青衣水。
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青衣水迳平乡,谓之平乡江。《益州记》曰:平乡江东迳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青衣水又东流注于大江。
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
《尚书·禹贡》,岷、蟠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郑玄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地理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西治倾山,惟因桓水是来,言无他道也。余按《经》据《书》岷山、西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倾山,更无别流,所导者惟斯水耳。浮于潜、汉而达江、沔。故《晋地道记》曰:梁州南至桓水,西抵黑水,东限扞关。今汉中、巴郡、汶山、蜀郡、汉嘉、江阳、朱提、涪陵、阴平、广汉、新都、梓潼、犍为、武都、上庸、魏兴、新城,皆古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为夷,《书》所谓和夷底绩也。然所可当者,惟斯水与江耳。
桓水盖二水之别名,为两川之通称矣。郑玄注《尚书》:言织皮谓西戎之国也。
西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桓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盘也。斯乃玄之别致,恐乖《尚书》因桓之义,非浮潜入渭之文。余考校诸书,以具闻见。今略缉综川流沿注之绪,虽今古异容,本其流俗,粗陈所由。然自西倾至葭萌,入于西汉,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自西汉逆流而届于晋寿界。沮漾枝津南,历冈穴,迤逦而接汉,沿此入漾,《书》所谓浮潜而逾沔矣。历汉川至南郑县,属于褒水。
溯褎暨于衙岭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达于渭水。此乃水陆之相关,川流之所经,复不乖《禹贡》入渭之宗,实符《尚书》乱河之义也。
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
《山海经》曰;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又云:灰野之山有树焉,青叶赤华,厥名若木。生昆仑山,西附西极也。《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木有十华,其光照下地。故屈原《离骚?天问》曰:羲和未阳,若华何光?是也,然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称焉。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圣德,二十登帝位,承少皞金官之政,以水德膺历矣。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一名州江。大度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南流入于若水。又迳越巂大莋县入绳。绳水出徼外。《山海经》曰:巴遂之山,绳水出焉,东南流分为二水,其一水,枝流东出,迳广柔县,东流注于江,其一水,南迳旄牛道,至大莋,与若水合,自下亦通谓之为绳水矣。莋,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弥,蜀曰邛,汉嘉越巂曰莋,皆夷种也。
又南过越巂邛都县西,直南至会无县,淹水东南流注之。
邛都县,汉武帝开邛莋置之。县陷为池,今因名为邛池,南人谓之邛河。河中有蜯巂山,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巂水伐之,以为越巂郡,治邛都县。王莽遣任贵为领戎大尹,守之,更名为集巂也。
县故邛都国也。越巂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更名矣。又有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燅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昔李骧败李钊于温水是也。若水又迳会无县,县有骏马河,水出县东高山。山有天马径,厥迹存焉。马日行千里,民家马牧之山下,或产骏驹,言是天马子。河中有贝子,以羊祠之,则可取也。又有孙水焉。水出台高县,即台登县也。孙水一名白沙江。南流迳邛都县,司马相如定西夷,桥孙水,即是水也。又南至会无,入若水。若水又南迳云南郡之遂久县,蜻蛉水入焉。水出蜻蛉县西,东迳其县下,县以氏焉。有石猪圻,长谷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长老传言,夷昔牧此,一朝化为石,迄今夷人不敢往牧。贪水出焉。
蜻蛉水又东,注于绳水。绳水又迳三绛县西,又迳姑复县北,对三绛县,淹水注之。三绛一曰小会无,故《经》曰:淹至会无注若水。若水又与母血水合。水出益州郡弄栋县东农山母血谷。北流迳三绛县南,北入绳。绳水又东,涂水注之。
水出建宁郡之牧靡县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乌句山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鸟喙,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喙牧靡以解毒也。涂水导源腊谷,西北流至越巂入绳,绳水又迳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马湖江也。
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沪江水。
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犍为属国也。在郡南千八百许里。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县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
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牵援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有沪津,东去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元年,李骧等侵越巂,攻台登县,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岳击之,战于堂琅,骧军大败,岳追之,至沪水,赴水死者千馀人。逊以岳等不穷追,怒甚,发上冲冠,帢裂而卒。按永昌郡有兰仓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博南,山名也。县以氏之。其水东北流迳博南山,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仓津,渡兰仓,为作人!山高四十里。兰仓水出金沙,越人收以为黄金。又有光珠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黄、白、青珠也。兰仓水又东北迳不韦县与类水合,水出巂唐县,汉武帝置。类水西南流,曲折又北流,东至不韦县,注兰仓水。又东与禁水合。水自永昌县而北迳其郡西,水左右甚饶犀象,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岸上人牛食之。此水傍瘴气特恶。气中有物,不见其形,其作月声,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名曰鬼弹。惟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正月至十月,迳之无不害人。
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过十日皆死也。禁水又北注沪津水,又东迳不韦县北而东北流,两岸皆高山,数百丈,沪峰最为杰秀,孤高三千馀丈。是山于晋太康中崩,震动郡邑。水之左右,马步之径裁通,而特有瘴气,三月、四月,迳之必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故诸葛亮表言:五月渡沪,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故也。《益州记》曰:沪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曰沪水。两峰有杀气,署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沪水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沪江之名矣。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险难。三津之阻,行者苦之,故俗为之语曰:楢溪赤水,盘蛇七曲,盘羊乌栊,气与天通。看都濩泚,住柱呼尹,庲降贾子,左担七里。又有牛叩头、马搏颊坂,其艰险如此也。
又东北至僰道县入于江。
若水至僰道县,又谓之马湖江,绳水、沪水、孙水、淹水、大渡水随决入而纳通称,是以诸书录记群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绳,亦或言至僰道入江,正是异水沿注,通为一津,更无别川可以当之。水有孝子石,昔县人有隗叔通者,性至孝,为母汲江膂水,天为出平石,至江膂中,今犹谓之孝子石,可谓至诚发中而休应自天矣。
沫水出广柔徼外,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祐之也。
东南过旄牛县北,又东至越巂灵道到,蒙山南。
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汉制:夷狄曰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晋朝,改护龙县也。沫水出岷山西,东流过汉嘉郡,南流冲一高山,山上合下开,水迳其间,山即蒙山也。
东北与青衣水合,《华阳国记》曰:二水于汉嘉青衣县东,合为一川,自下亦谓之为青衣水。
沫水又东,迳开刊县,故平乡也,晋初置。沫水又东迳临邛南,而东出于江原县也。
东入于江。
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为患。蜀郡太守李冰发卒,凿平溷崖。河神赑怒,冰乃操刀入水与神斗,遂平溷崖,通正水路,开处即冰所穿也。
延江水出犍为南广县,东至牂柯鄨县,又东屈北流,鄨县故犍为郡治也,县有犍山,晋建兴元年,置平夷郡。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
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水。延水又与汉水合,水出犍为,汉阳道山闟谷,王莽之新通也。东至鄨邑入延江水也。
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
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县东,故巴郡之南鄙,王莽更名巴亭,魏武分巴立为涪陵郡,张堪为县,会公孙述击堪,同心义士选习水者,筏渡堪于小别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县入江,更始水东入巴东之南浦县,其水注引渎口石门,空岫阴深,邃涧闇密,倾崖上合,恒有落势,行旅避瘴,时有迳之,无不危心于其下。又谓之西乡水,亦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馀里,东南入迁陵县也。
又东南至武陵酉阳县,入于酉水。
《武陵先贤传》曰:潘京世长为郡主簿,太守赵伟甚器之,问京:贵郡何以名武陵?京答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破。光武时移治东山之上,遂尔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云:高平曰陵,于是名焉。
酉水北岸有黚阳县。许慎曰: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通称也。故县受名焉。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东际其故城北,又东迳酉阳故县南而东出也。两县相去,水道可四百许里,不得于酉阳合也。酉水东南至沅陵县,入于沅。
存水出犍为存阝马阝县,王莽之孱马阝也。益州大姓雍闿反,结垒于山,系马枊柱,柱生成林,今夷人名曰雍无梁林,口梁,夷言马也。存水自县东南流,迳牧靡县北,又东迳且兰县北而东南出也。
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
存水又东。迳牂柯郡之毋敛县北,而东南与毋欢水合,水首受牂柯水,东迳毋敛县为毋欢水,又东注于存水。
存水又东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县故夜郎侯国也,唐蒙开以为县,王莽名曰同亭矣。温水自县西北流,迳谈藁县,与迷水合。水西出益州郡之铜濑县谈虏山,东迳谈藁县,右注温水。温水又西迳昆泽县南,又迳味县,县故滇国都也。诸葛亮讨平南中,刘禅建兴三年,分益州郡,置建宁郡于此。水侧皆是高山,山水之间,悉是木耳夷居,语言不同,嗜欲亦异,虽曰山居,土差平和而无瘴毒。温水又西南迳滇池城,池在县西北,周三百许里,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似如倒流,故曰滇池也。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家马交之,则生骏驹,日行五百里。晋太元十四年,宁州刺史费统言:晋宁郡滇池县两神马,一白一黑,盘戏河水之上。有滇州,元封二年立益州郡,治滇池,刘禅建宁郡也。温水又西会大泽,与叶榆仆水合。温水又东南,迳牂柯之毋单县。──建兴中,刘禅割属建宁郡。──桥水注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县治龙池洲,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与邪龙分浦,后立河阳郡,治河阳县,县在河源洲上,又有云平县,并在洲中。桥水东流至毋单县,注于温。温水又东南。
迳兴古郡之毋棳县东。王莽更名有棳也──与南桥水合。水出县之桥山东流,梁水注之。梁水上承河水于俞元县而东南迳兴古之胜休县,王莽更名胜僰县。梁水又东迳毋棳县,左注桥水。桥水又东,注于温。温水又东南,迳律高县南,刘禅建兴三年,分牂柯置兴古郡,治宛温县。《晋书地道记》治此。温水又东南,迳梁水郡南,温水上合梁水,故自下通得梁水之称,是以刘禅分兴古之盘南,置郡于梁水县也。温水又东南,迳镡封县北,又迳来唯县东,而仆水右出焉。
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
秦桂林郡也。汉武帝元鼎六年,更名郁林郡。王莽以为郁平郡矣。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周礼》郁人掌裸器,凡祭醊宾客之裸事,和郁鬯以实樽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