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巩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南宋一统最新章节!
第246章巩固
对西夏北方六个州以及黑城来说,这次韩忠卫的大手笔让他们受惠无比,可除此之外的西夏其他地方却深受其害。老百姓倒是得了实惠,可是那些商人就惨了,他们一开始觉得韩忠卫的货又齐,价格也低廉,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随之价格的降低,自己原来的货物也必须跟着亏本处理,否则的话就没有人购买了。在韩忠卫的货物上赚到的钱,几乎都赔在了自己的货物上。本想着能大赚一笔,可没想到,却是白忙活了一场。
更可恶的是,韩忠卫的货物并不是定时从他们那里经过,有时一二个月,有时甚至要三四个月才会有商队经过,这就严格的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特别是那些没有从韩忠卫的商队进货的商家,损失就更加惨重。
相比韩忠卫一次就进货一万多车,他们在价格上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何况韩忠卫的货物就算是一折出售也不会亏本,他的货物来个大甩卖,搞得其他商家也只能跟着降价,否则的话更加没有客人来光顾。
而现在韩忠卫的车队几个月没有再来,包括中兴府的货物价格又开始上扬,这让许多百姓大是不满,他们尝过一次甜头后,就希望多尝几次,最好是永远都能尝下去。
因此当韩忠卫用五万头牛换回六千车物美价廉的宋国货物时,刚入西夏,所到之处,便会形成一阵抢购风。虽然柳青一开始制定的政策是只批发不零售,但是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十几二十人,甚至是三五十人、一百来人统一采购,一次就买个三五车的货物,等回到之后再分配。对于这样的情况,柳青也只能听之任之,只要一次能买一车以上的货物,他就不会干涉。作为一名商人,哪有看着钱而不赚的道理?
此事柳青曾当作一个笑话说给韩忠卫听,韩忠卫听了之后说了一个柳青一时无法理会的词:团购。
因为老百姓这次是有备而来,这六千的货物最终到了黑城之后,只剩下一千车不到。北方六州的商人早早就到了黑城,见到只有一千车不到的货物,在柳青都没来得卸车的情况下,就被他们订购一空。
五万头牛是按照每头十五贯的价格收上来的,一共花了七十五万贯,加上运费和人工,送到宋国后一共花了不到八十万贯。而宋国朝廷在收到韩忠卫的牛后,很快组织了商人进行购买,以每头八十至一百二十贯的不等价格卖出。当然,这些钱都不是现金,被全部换成了货物,整整六千车。而这六千车货物运回西夏之后,刚到黑城就销售一空,最终换回七百万贯。
当韩忠卫听到这个数字之后都觉得非常惊讶,没想到五万头牛到宋国走了一回,以货易货,最终到手的现钱竟然翻了差不多十倍。
这样的暴利也让其他人眼红不已,因为韩忠卫的这种销售模式并非不可复制,相反,只要有通关之权,非常简单易行。宋国对于牲畜非常缺乏,不管是马、牛、羊,只要送到宋国,就能卖出一个好价格,而拿到钱后,再在宋国当地采购西夏所需的货物,这样一进一出,实际上是做了两笔生意,利润当然也就是赚了两倍,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吗?
西夏原本就是一个部落组成的国家,很多贵族本身就是部落的首领,当然,他们的部落可不是什么黑山、黑水、野利部落所能比拟的,他们那些部落动辄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口。而部落所放养的牲畜也是以十万甚至是以百万计的。现在只要拿出他们部落中的三五成,甚至是二三成出来,就能换回大批的货物,既而就是数不胜数的钱财,要说他们不动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心动不如行动,要与宋国交易必须得到皇帝的首肯,否则的话货物是没法通关的,连关卡都不能过,用牲畜换货物又从何说起?韩忠卫的货物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那是因为他有从龙之功,而且现在的中兴府,与其说是李安全说了算,还不如说是韩忠卫当家。韩忠卫既然能将李安全扶上位,当然也能将他拉下马,如果说一开始李安全还对韩忠卫有感恩之心的话,那现在只有深深的防备和准备积蓄力量,随时反戈一击。
看到最近不少大臣都在倡议与宋国进行贸易,李安全是又怒又恨。可是韩忠卫的通关文书是他亲自颁发的,现在其他人要求一视同仁,他还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因此对于那些奏折,只能来个留中不发,不予理睬。
可是看到韩忠卫日进斗金,他们却只能干坐着,在一旁看热闹,这让他们如何能答应?被利欲熏心的朝中大臣和贵族们,开始直接进宫找李安全理论,他们只问一句,可侯能与宋国贸易往来,他们这些公爵、郡王、王爷为何就不能?何况可侯还是宋国人,难道皇上就愿意看到宋人来赚我大夏百姓的钱?
对于这样的问题,李安全是没办法回答的,当然,要让李安全同意他们与宋国正常贸易,那是万万不能的。虽然李安全的帝位是篡夺而来的,可他也是大夏子民,当然得站在大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现在这些人被利益蒙蔽了两眼,根本就没有看到长久的将来。
大夏要是真的与宋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那可以想像的是,以宋国的制造能力和生产技术,大夏本国的货物还有竞争力吗?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夏的所有作坊都会倒闭,而整个大夏都将充斥着宋国的商品。而到时大夏将沦为宋国的养殖场,虽然现在大夏的牲畜运到宋国,转手就是五倍十部的利润,可一旦全大夏的货物都被宋国控制,恐怕牲畜的价格马上就会降下来,而大夏的百姓也将沦为宋国的仆人,为他们养牛、养马、养羊的仆人
李安全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大夏要想在金、宋之间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自己的**性。再说了,宋国的水军原本就是天下无敌,要再让宋国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那大夏恐怕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说什么赚宋国的钱?
万般无奈之下,李安全只好找来韩忠卫,他要收加韩忠卫的通关文书。
原本李安全准备了大量的理由来说服韩忠卫,可令他没想到的,韩忠卫听得他要收回去宋国的通关文书,他连眼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令人将所有的通关文书双手奉上。
一时之间,李安全真的觉得自己错怪了韩忠卫,他对自己还是很忠心,也很听话的嘛。既能为自己着想,又能放弃自己的利益,要不是皇帝卫队的统领还是李卫,京师卫戍部队的统领依然是毕再遇的话,李安全恐怕都会感动了。
韩忠卫虽然交上了与宋国的通关文书,但是他却又提了一个要求,他可以不与宋国再有贸易往来,但与宗主国金国做生意,李安全不应该阻止吧?当然,与金国的通关文书,韩忠卫是不需李安全给的,黑城就与金国交界,那个关卡也是由韩忠卫控制的。
如果韩忠卫不提要求,李安全还真会怀疑他是不是别有用心,他只是稍微沉吟了一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正如韩忠卫所想,黑城现在已经是韩忠卫的封地,那里已经与金国交界,就算是韩忠卫不来通知自己,难道现在自己还能阻止他与金国发生贸易往来吗?
当然,李安全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金国也盛产各种牲畜,韩忠卫要想再拿与宋国贸易的那一套,是万万行不通的。
可是李安全却好像忘记了,韩忠卫的水泥可是在金国非常走俏,而且他的火器更是令金国垂涎三尺,有了这两样东西,韩忠卫什么货物换不来?
当李安全将韩忠卫的通关文书摆在朝中大臣和那些贵族眼前时,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了。看来皇上是要让他们彻底死心,可他们又如何能放弃几乎是能看得到的利益呢?
虽然李安全没有给他们通关文书,但这些人都是手眼通天之辈,区区几个关卡想要将他们困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明着来,那咱就暗中搞,从此以后,西夏与宋国之间的走私通道忽然一夜之间冒出来不少,而那些守关的将领和军卒也是乐得如此,每个参与走私的商队的背后都有一尊他们无法撼动的大神,能有厚厚的红包可拿,他们才不管会对大夏的经济造成什么伤害。
对于西夏与宋国之间的走私,韩忠卫心知肚明,但他却没有再参与进去。自己原本的用意就是想让宋国不再受没有战马之苦,现在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就无需再参与进去了。毕竟韩忠卫现在也是堂堂侯爷,何况以他的身家,还会在乎那点钱么?韩侯爷要干就要大干,小打小闹已经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
韩忠卫现在只关心已经实际上属于自己的北方六州和黑城,在这七个州,韩忠卫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而经过这几次贩运牲畜,几乎所有北方七州的人都受益于他,现在黑城可侯在名声可谓是如日中天。
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韩忠卫知道,要控制一个地区,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人们的思想。这样的办法可以在后世中得到非常好的验证的,因此对于如此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韩忠卫一开始就抓得很紧。什么唱词的、说书的、吹拉弹唱的,都得加入歌颂可侯的内容,否则的话,三天二日还没什么关系,时间一长,准保就在北方这七个州待不下去。暴力机关都控制在韩忠卫手中,谁敢逆他的意思?
韩忠卫原本就对北方这七个州的百姓不错,再经过这刻意的宣传,他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紧接着,韩忠卫在北方新建的三个水泥厂正式投产,加上那六家红砖厂和十几家纺织厂,至少有十分之一无业的百姓找到了事做。
特别是纺织厂,虽然来自宋国的技术和纺车都是当今天下最为先进的,但是纺织厂也需要非常多的人。像后世用现代化机器的纺织厂动辄都是数万甚至是上十万的工人,宋代的技术再先进,那也只是也历朝历代相比,因此这几家纺织厂安排的工人更多,特别是妇女,她们心灵手巧,更是成为纺织厂的主力。
对于所有的工人,韩忠卫采取的薪水结算标准都是日结,干完一天活,就能从工头那里领到当天的酬劳,这让许多原本都快断炊的百姓都能不再挨饿。一人当工人,至少可以保证全家不饿死。
而对于军队,韩忠卫在与杜杲沟通过后,决定采用大宋的招募制。当然,韩忠卫绝对不希望像大宋那样,最后培养出一群老爷兵,不到六十不许退伍。而为了保证没有逃兵,更是在军卒的脸上刺字。
在韩忠卫的军队中,低于十八岁,那是绝对不能要的,而一旦年过四十五,除非你是将领,否则就请自动回家。当然,回家之后也有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如果愿意劳动,官府也会安排做工。那样的话,虽然军队发的薪水没了,可是在工厂中做事赚的钱绝对会超过军队的退休金数倍。当然,要是在军中立过功,那就另当别论,不但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士绅的待遇,退休金更是可以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而且这样最大的好处是能割断军卒与部落的关系,西夏军队的士兵基本上来自各个部落,而他们虽在军中,但也部落还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他们有两个上司也不过为。有时部落首领发出的号令比军中的号令更能让他们服从,韩忠卫可是外来户,他对这样的情况非常担忧。
可如此改为招募制,军中士兵的家属一律可以迁到城中,而且还能优先安排工作,这就会使士兵们割断与部落的联系,从此以后只听从军令。哪怕以后就算是退伍,也无需再回部落生活,官府会给他们发退休金,也可以安排工作。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军,韩忠卫还决定提高军人的地位,无论是西夏还是大宋,军卒的地位一向低微,尤其是大宋更甚。
而韩忠卫采用的军属优先安排工作,立功军士可以享受士绅的礼遇,而且在服役的军士,只要立了功,胸前挂有韩忠卫特制的军功章的话,就能各级官员见到也须客客气气,否则倒霉的绝不会是那些只有匹夫之勇的军士,而是那些官员。
这几条制度一出,无论是现役军士还是各个部落的勇士都是跃跃欲试,一人参军,全家受益。而且军属可以优先安排工作,立了功之后更是享受员外般的待遇,这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何况当兵吃粮,奉禄着实不低,一名普通军卒的奉禄比外面待遇最好的工厂开的薪水还要高一些。可以说,一个五口之家,只要有一人参了军,无论之前多么贫困潦倒,马上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其他四人不工作,有军卒的那份奉禄也会过上温饱的生活。
何况对于受伤、至残、死亡的奖励也非常丰厚,韩忠卫规定,只要是正常受伤,不但军中会出钱治疗,而且在受伤期间按三倍发放奉禄。要是至残,除了一笔足够令人流口水的补偿之外,今后的待遇也会按照军功人员的待遇发放。也就是说,就算是为侯爷缺了胳膊断了腿,侯爷也会养你一辈子,保证让你衣食无忧。要是一旦战死,丰厚的抚恤金就不用说了,军属一家的生活从此就由当地官府妥善安置,绝对不会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这几条政策一出,各地的部落首领很快发现有管不住手下人的趋势,毕竟只要是当了兵,一家老小就能迁入城中居住,从此以后不再受你首领的掣肘,有胆识有魄力的人都愿意去博一博。
对于这种情况,这些部落首领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可韩忠卫对此早有应对之策,百姓都有当兵的自由,任何人不能阻拦,否则就是和官府作对,跟他侯爷过不去。一旦发现,韩忠卫绝对不会客气,他正想杀鸡给猴看呢。
别说,还真有不怕死的,无礼官府的号令,经请示,韩忠卫交给杜杲去办。不怕死的只是一个几千人的小部落,杜杲带着五百护卫和一千西夏军队,直接杀进部落,把首领的头一刀给砍了下来,从此以后,就再没有哪个首领敢阻拦手下的人去投军。
而原来的黑水监军司和西平监军司经过杜杲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将老弱病残通通淘汰。而新招募的军士个个都是各个部落的勇士,这样一进一出,如今韩忠卫手下的军队与原先的战斗力有天壤之别。
现在,这些军队才能称得上是韩忠卫的军队,虽然人数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十五万人,可是这十五人都是吃韩忠卫的粮领韩忠卫的钱,甚至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的将来,都得依靠韩忠卫,因此忠诚度比原来就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韩忠卫这才决定整编军队,十五万被编成十五个师,每个师设五个团,每团四个营,每营五个连,每连十个班,每班十人。
更多新章节请到( )
第246章巩固
对西夏北方六个州以及黑城来说,这次韩忠卫的大手笔让他们受惠无比,可除此之外的西夏其他地方却深受其害。老百姓倒是得了实惠,可是那些商人就惨了,他们一开始觉得韩忠卫的货又齐,价格也低廉,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随之价格的降低,自己原来的货物也必须跟着亏本处理,否则的话就没有人购买了。在韩忠卫的货物上赚到的钱,几乎都赔在了自己的货物上。本想着能大赚一笔,可没想到,却是白忙活了一场。
更可恶的是,韩忠卫的货物并不是定时从他们那里经过,有时一二个月,有时甚至要三四个月才会有商队经过,这就严格的扰乱了他们的市场。特别是那些没有从韩忠卫的商队进货的商家,损失就更加惨重。
相比韩忠卫一次就进货一万多车,他们在价格上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何况韩忠卫的货物就算是一折出售也不会亏本,他的货物来个大甩卖,搞得其他商家也只能跟着降价,否则的话更加没有客人来光顾。
而现在韩忠卫的车队几个月没有再来,包括中兴府的货物价格又开始上扬,这让许多百姓大是不满,他们尝过一次甜头后,就希望多尝几次,最好是永远都能尝下去。
因此当韩忠卫用五万头牛换回六千车物美价廉的宋国货物时,刚入西夏,所到之处,便会形成一阵抢购风。虽然柳青一开始制定的政策是只批发不零售,但是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十几二十人,甚至是三五十人、一百来人统一采购,一次就买个三五车的货物,等回到之后再分配。对于这样的情况,柳青也只能听之任之,只要一次能买一车以上的货物,他就不会干涉。作为一名商人,哪有看着钱而不赚的道理?
此事柳青曾当作一个笑话说给韩忠卫听,韩忠卫听了之后说了一个柳青一时无法理会的词:团购。
因为老百姓这次是有备而来,这六千的货物最终到了黑城之后,只剩下一千车不到。北方六州的商人早早就到了黑城,见到只有一千车不到的货物,在柳青都没来得卸车的情况下,就被他们订购一空。
五万头牛是按照每头十五贯的价格收上来的,一共花了七十五万贯,加上运费和人工,送到宋国后一共花了不到八十万贯。而宋国朝廷在收到韩忠卫的牛后,很快组织了商人进行购买,以每头八十至一百二十贯的不等价格卖出。当然,这些钱都不是现金,被全部换成了货物,整整六千车。而这六千车货物运回西夏之后,刚到黑城就销售一空,最终换回七百万贯。
当韩忠卫听到这个数字之后都觉得非常惊讶,没想到五万头牛到宋国走了一回,以货易货,最终到手的现钱竟然翻了差不多十倍。
这样的暴利也让其他人眼红不已,因为韩忠卫的这种销售模式并非不可复制,相反,只要有通关之权,非常简单易行。宋国对于牲畜非常缺乏,不管是马、牛、羊,只要送到宋国,就能卖出一个好价格,而拿到钱后,再在宋国当地采购西夏所需的货物,这样一进一出,实际上是做了两笔生意,利润当然也就是赚了两倍,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吗?
西夏原本就是一个部落组成的国家,很多贵族本身就是部落的首领,当然,他们的部落可不是什么黑山、黑水、野利部落所能比拟的,他们那些部落动辄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口。而部落所放养的牲畜也是以十万甚至是以百万计的。现在只要拿出他们部落中的三五成,甚至是二三成出来,就能换回大批的货物,既而就是数不胜数的钱财,要说他们不动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心动不如行动,要与宋国交易必须得到皇帝的首肯,否则的话货物是没法通关的,连关卡都不能过,用牲畜换货物又从何说起?韩忠卫的货物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那是因为他有从龙之功,而且现在的中兴府,与其说是李安全说了算,还不如说是韩忠卫当家。韩忠卫既然能将李安全扶上位,当然也能将他拉下马,如果说一开始李安全还对韩忠卫有感恩之心的话,那现在只有深深的防备和准备积蓄力量,随时反戈一击。
看到最近不少大臣都在倡议与宋国进行贸易,李安全是又怒又恨。可是韩忠卫的通关文书是他亲自颁发的,现在其他人要求一视同仁,他还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因此对于那些奏折,只能来个留中不发,不予理睬。
可是看到韩忠卫日进斗金,他们却只能干坐着,在一旁看热闹,这让他们如何能答应?被利欲熏心的朝中大臣和贵族们,开始直接进宫找李安全理论,他们只问一句,可侯能与宋国贸易往来,他们这些公爵、郡王、王爷为何就不能?何况可侯还是宋国人,难道皇上就愿意看到宋人来赚我大夏百姓的钱?
对于这样的问题,李安全是没办法回答的,当然,要让李安全同意他们与宋国正常贸易,那是万万不能的。虽然李安全的帝位是篡夺而来的,可他也是大夏子民,当然得站在大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现在这些人被利益蒙蔽了两眼,根本就没有看到长久的将来。
大夏要是真的与宋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那可以想像的是,以宋国的制造能力和生产技术,大夏本国的货物还有竞争力吗?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夏的所有作坊都会倒闭,而整个大夏都将充斥着宋国的商品。而到时大夏将沦为宋国的养殖场,虽然现在大夏的牲畜运到宋国,转手就是五倍十部的利润,可一旦全大夏的货物都被宋国控制,恐怕牲畜的价格马上就会降下来,而大夏的百姓也将沦为宋国的仆人,为他们养牛、养马、养羊的仆人
李安全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大夏要想在金、宋之间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自己的**性。再说了,宋国的水军原本就是天下无敌,要再让宋国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那大夏恐怕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说什么赚宋国的钱?
万般无奈之下,李安全只好找来韩忠卫,他要收加韩忠卫的通关文书。
原本李安全准备了大量的理由来说服韩忠卫,可令他没想到的,韩忠卫听得他要收回去宋国的通关文书,他连眼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令人将所有的通关文书双手奉上。
一时之间,李安全真的觉得自己错怪了韩忠卫,他对自己还是很忠心,也很听话的嘛。既能为自己着想,又能放弃自己的利益,要不是皇帝卫队的统领还是李卫,京师卫戍部队的统领依然是毕再遇的话,李安全恐怕都会感动了。
韩忠卫虽然交上了与宋国的通关文书,但是他却又提了一个要求,他可以不与宋国再有贸易往来,但与宗主国金国做生意,李安全不应该阻止吧?当然,与金国的通关文书,韩忠卫是不需李安全给的,黑城就与金国交界,那个关卡也是由韩忠卫控制的。
如果韩忠卫不提要求,李安全还真会怀疑他是不是别有用心,他只是稍微沉吟了一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正如韩忠卫所想,黑城现在已经是韩忠卫的封地,那里已经与金国交界,就算是韩忠卫不来通知自己,难道现在自己还能阻止他与金国发生贸易往来吗?
当然,李安全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金国也盛产各种牲畜,韩忠卫要想再拿与宋国贸易的那一套,是万万行不通的。
可是李安全却好像忘记了,韩忠卫的水泥可是在金国非常走俏,而且他的火器更是令金国垂涎三尺,有了这两样东西,韩忠卫什么货物换不来?
当李安全将韩忠卫的通关文书摆在朝中大臣和那些贵族眼前时,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了。看来皇上是要让他们彻底死心,可他们又如何能放弃几乎是能看得到的利益呢?
虽然李安全没有给他们通关文书,但这些人都是手眼通天之辈,区区几个关卡想要将他们困住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明着来,那咱就暗中搞,从此以后,西夏与宋国之间的走私通道忽然一夜之间冒出来不少,而那些守关的将领和军卒也是乐得如此,每个参与走私的商队的背后都有一尊他们无法撼动的大神,能有厚厚的红包可拿,他们才不管会对大夏的经济造成什么伤害。
对于西夏与宋国之间的走私,韩忠卫心知肚明,但他却没有再参与进去。自己原本的用意就是想让宋国不再受没有战马之苦,现在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就无需再参与进去了。毕竟韩忠卫现在也是堂堂侯爷,何况以他的身家,还会在乎那点钱么?韩侯爷要干就要大干,小打小闹已经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
韩忠卫现在只关心已经实际上属于自己的北方六州和黑城,在这七个州,韩忠卫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而经过这几次贩运牲畜,几乎所有北方七州的人都受益于他,现在黑城可侯在名声可谓是如日中天。
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韩忠卫知道,要控制一个地区,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人们的思想。这样的办法可以在后世中得到非常好的验证的,因此对于如此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韩忠卫一开始就抓得很紧。什么唱词的、说书的、吹拉弹唱的,都得加入歌颂可侯的内容,否则的话,三天二日还没什么关系,时间一长,准保就在北方这七个州待不下去。暴力机关都控制在韩忠卫手中,谁敢逆他的意思?
韩忠卫原本就对北方这七个州的百姓不错,再经过这刻意的宣传,他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紧接着,韩忠卫在北方新建的三个水泥厂正式投产,加上那六家红砖厂和十几家纺织厂,至少有十分之一无业的百姓找到了事做。
特别是纺织厂,虽然来自宋国的技术和纺车都是当今天下最为先进的,但是纺织厂也需要非常多的人。像后世用现代化机器的纺织厂动辄都是数万甚至是上十万的工人,宋代的技术再先进,那也只是也历朝历代相比,因此这几家纺织厂安排的工人更多,特别是妇女,她们心灵手巧,更是成为纺织厂的主力。
对于所有的工人,韩忠卫采取的薪水结算标准都是日结,干完一天活,就能从工头那里领到当天的酬劳,这让许多原本都快断炊的百姓都能不再挨饿。一人当工人,至少可以保证全家不饿死。
而对于军队,韩忠卫在与杜杲沟通过后,决定采用大宋的招募制。当然,韩忠卫绝对不希望像大宋那样,最后培养出一群老爷兵,不到六十不许退伍。而为了保证没有逃兵,更是在军卒的脸上刺字。
在韩忠卫的军队中,低于十八岁,那是绝对不能要的,而一旦年过四十五,除非你是将领,否则就请自动回家。当然,回家之后也有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如果愿意劳动,官府也会安排做工。那样的话,虽然军队发的薪水没了,可是在工厂中做事赚的钱绝对会超过军队的退休金数倍。当然,要是在军中立过功,那就另当别论,不但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士绅的待遇,退休金更是可以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而且这样最大的好处是能割断军卒与部落的关系,西夏军队的士兵基本上来自各个部落,而他们虽在军中,但也部落还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他们有两个上司也不过为。有时部落首领发出的号令比军中的号令更能让他们服从,韩忠卫可是外来户,他对这样的情况非常担忧。
可如此改为招募制,军中士兵的家属一律可以迁到城中,而且还能优先安排工作,这就会使士兵们割断与部落的联系,从此以后只听从军令。哪怕以后就算是退伍,也无需再回部落生活,官府会给他们发退休金,也可以安排工作。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军,韩忠卫还决定提高军人的地位,无论是西夏还是大宋,军卒的地位一向低微,尤其是大宋更甚。
而韩忠卫采用的军属优先安排工作,立功军士可以享受士绅的礼遇,而且在服役的军士,只要立了功,胸前挂有韩忠卫特制的军功章的话,就能各级官员见到也须客客气气,否则倒霉的绝不会是那些只有匹夫之勇的军士,而是那些官员。
这几条制度一出,无论是现役军士还是各个部落的勇士都是跃跃欲试,一人参军,全家受益。而且军属可以优先安排工作,立了功之后更是享受员外般的待遇,这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何况当兵吃粮,奉禄着实不低,一名普通军卒的奉禄比外面待遇最好的工厂开的薪水还要高一些。可以说,一个五口之家,只要有一人参了军,无论之前多么贫困潦倒,马上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其他四人不工作,有军卒的那份奉禄也会过上温饱的生活。
何况对于受伤、至残、死亡的奖励也非常丰厚,韩忠卫规定,只要是正常受伤,不但军中会出钱治疗,而且在受伤期间按三倍发放奉禄。要是至残,除了一笔足够令人流口水的补偿之外,今后的待遇也会按照军功人员的待遇发放。也就是说,就算是为侯爷缺了胳膊断了腿,侯爷也会养你一辈子,保证让你衣食无忧。要是一旦战死,丰厚的抚恤金就不用说了,军属一家的生活从此就由当地官府妥善安置,绝对不会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这几条政策一出,各地的部落首领很快发现有管不住手下人的趋势,毕竟只要是当了兵,一家老小就能迁入城中居住,从此以后不再受你首领的掣肘,有胆识有魄力的人都愿意去博一博。
对于这种情况,这些部落首领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可韩忠卫对此早有应对之策,百姓都有当兵的自由,任何人不能阻拦,否则就是和官府作对,跟他侯爷过不去。一旦发现,韩忠卫绝对不会客气,他正想杀鸡给猴看呢。
别说,还真有不怕死的,无礼官府的号令,经请示,韩忠卫交给杜杲去办。不怕死的只是一个几千人的小部落,杜杲带着五百护卫和一千西夏军队,直接杀进部落,把首领的头一刀给砍了下来,从此以后,就再没有哪个首领敢阻拦手下的人去投军。
而原来的黑水监军司和西平监军司经过杜杲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将老弱病残通通淘汰。而新招募的军士个个都是各个部落的勇士,这样一进一出,如今韩忠卫手下的军队与原先的战斗力有天壤之别。
现在,这些军队才能称得上是韩忠卫的军队,虽然人数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十五万人,可是这十五人都是吃韩忠卫的粮领韩忠卫的钱,甚至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的将来,都得依靠韩忠卫,因此忠诚度比原来就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韩忠卫这才决定整编军队,十五万被编成十五个师,每个师设五个团,每团四个营,每营五个连,每连十个班,每班十人。
更多新章节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