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物价和保值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1984之狂潮最新章节!
清晨,感觉自己脸上、嘴唇上一次次的温润,荆建露出微笑,把身边的曹海燕拥在怀中:“咋回事?小调皮。头发骚扰咋变成morning kiss了呢?”
曹海燕轻笑着又吻了荆建几下:“昨天打电话回家,才知道你寄过钱。其实不用的,寒假回家,我已经给了爸妈不少。”
“傻丫头,给你就拿着吧!”荆建回吻了一下,“这些钱是给你爸妈的,告诉他们,全取出来,买房,越大越好。如果不够,我可以再给。”
给了秦姿父母2万美元后,他们就按照荆建的意思,全部换成人民币,买了足足四套房。当时内地城市并没有外销房供应,房产市场也几乎不存在,但房产交易还是有的,无非是通过房管所,对一些公房的有价转让。不过,只要等到90年代,各地纷纷出台公房转私政策,只需要花很小的一点点钱,就能变为私人所有。因此,这样的公房和商品房也没什么两样。当然,现在买房的钱,都已经不是白菜价,而是葱姜价。
既然给了秦姿父母,那不好厚此薄彼,就在前些天,荆建就用曹海燕的名义,给她父母寄去了5000美元,同样想让他们买房。
然而听了荆建的话,曹海燕吃了一惊:“啊?我都让他们存着呢。买房干啥?我家都是干部,国家有分房。我姐也都出嫁了,我弟还小,就算他长大成家,好的单位都有分房,花那冤枉钱干嘛?”
这点,曹海燕就没秦姿那么“好”。别看秦姿在荆建面前百依百顺,可在自己家中,向来是很强势,而她父母也比较听大女儿的意见。因此,几句话一说,她家就立马全盘照办。而曹海燕就不同,她很有自己的见解,她父母又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因此,需要多费口舌去说服。
不过,这个年代的观念确实如此,生老病死国家全包,尤其是曹海燕这样的干部家庭。房子问题,当然都由国家分配。谁会自己花钱买房?傻不傻呀?
面对曹海燕的疑问,荆建居然一时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总不能装神棍,说:“未来房地产会商品化、市场化,并且房价会涨到天上去吗?”
想了想,荆建就解释道:“衣食住行,家家户户全都需要。买交通方便、环境好的大房子,住着舒适,而且倍有面子,总不会吃亏。而且你爸妈重男轻女,以后基本想和儿子、孙子住一起吧?有了大房子,那也方便。”
“嗯嗯。”这样的理由,曹海燕能够接受。
荆建抚摸着曹海燕的秀发,继续道:“还有,现在国内物价天天涨,房子总是能保值。而且依我看,未来几年还会通货膨胀,所以千万别存银行,不怎么合算。”
“啊?”曹海燕又是一惊,“这怎么办?应该……不会吧?通货膨胀不是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吗?”
“……”荆建一时无语,这个未来根本不算问题的问题,现在还真难回答,“反正听我的!别存银行,买保值品,或者想办法换外汇。你可以算算,这一、两年,你父母的工资收入涨了多少?外面的物价又涨了多少?我家海燕可是数学系的,数字总不会骗人吧?”
“那好吧!我和我父母说说。”曹海燕勉强答应了下来,表情却依然有点不相信,“你就吓唬我吧!再涨,米价也不会涨到2角。”(当时的大米价格在1角左右)
“咳咳咳。”想到就短短几年后的米价,荆建已经是无话可说。
……
这个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殊时期。而其关键名词——价格闯关!也就是说,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无一不把价格改革放到重要位置。
价格闯关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可以百度,这里不骗字数。只需要明白,由于比价不合理、双轨制等一系列的原因,中国当时的商品价格结构是相当扭曲。因此,从1984年开始,国家就逐步开始了价格改革。
而在这个混乱时期,“批条子”、“倒爷”等大行其道,后来的那些富翁,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原始积累,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但具体到平民百姓,就需要忍受通货膨胀的痛苦。
甚至到最后,在1988年,价格闯关全面失败。市场囤积和抢购,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已经是见什么抢什么,就是不留人民币。银行发生恐慌性的挤兑,三个月内,居民储蓄额减少近十分之一。至于通货膨胀?在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的基础上,1988年的物价指数再次上涨34.8%。
然而,价格闯关虽然失败,但价格改革却没有停止。只是从短期的、激烈的,变成了长期的、缓慢的。一直到1992年价格全面放开,价格改革才基本完成。并且随后,依然有着一系列的国企改革、三角债、大下岗等后遗症难题。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很激烈的经济政策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名词——休克疗法!
后世由于苏东剧变,似乎休克疗法变得臭名昭著,已经被妖魔化。但在当时,相当有趣,休克疗法却赫赫有名,已经被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奉为了一剂灵丹妙药。为什么呢?因为休克疗法刚挽救了一个国家的经济。
进入80年代,玻利维亚作为南美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的预算赤字达485.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美元,应付利息近10亿美元,超过了出口收入。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就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刻,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他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由于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清晨,感觉自己脸上、嘴唇上一次次的温润,荆建露出微笑,把身边的曹海燕拥在怀中:“咋回事?小调皮。头发骚扰咋变成morning kiss了呢?”
曹海燕轻笑着又吻了荆建几下:“昨天打电话回家,才知道你寄过钱。其实不用的,寒假回家,我已经给了爸妈不少。”
“傻丫头,给你就拿着吧!”荆建回吻了一下,“这些钱是给你爸妈的,告诉他们,全取出来,买房,越大越好。如果不够,我可以再给。”
给了秦姿父母2万美元后,他们就按照荆建的意思,全部换成人民币,买了足足四套房。当时内地城市并没有外销房供应,房产市场也几乎不存在,但房产交易还是有的,无非是通过房管所,对一些公房的有价转让。不过,只要等到90年代,各地纷纷出台公房转私政策,只需要花很小的一点点钱,就能变为私人所有。因此,这样的公房和商品房也没什么两样。当然,现在买房的钱,都已经不是白菜价,而是葱姜价。
既然给了秦姿父母,那不好厚此薄彼,就在前些天,荆建就用曹海燕的名义,给她父母寄去了5000美元,同样想让他们买房。
然而听了荆建的话,曹海燕吃了一惊:“啊?我都让他们存着呢。买房干啥?我家都是干部,国家有分房。我姐也都出嫁了,我弟还小,就算他长大成家,好的单位都有分房,花那冤枉钱干嘛?”
这点,曹海燕就没秦姿那么“好”。别看秦姿在荆建面前百依百顺,可在自己家中,向来是很强势,而她父母也比较听大女儿的意见。因此,几句话一说,她家就立马全盘照办。而曹海燕就不同,她很有自己的见解,她父母又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因此,需要多费口舌去说服。
不过,这个年代的观念确实如此,生老病死国家全包,尤其是曹海燕这样的干部家庭。房子问题,当然都由国家分配。谁会自己花钱买房?傻不傻呀?
面对曹海燕的疑问,荆建居然一时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总不能装神棍,说:“未来房地产会商品化、市场化,并且房价会涨到天上去吗?”
想了想,荆建就解释道:“衣食住行,家家户户全都需要。买交通方便、环境好的大房子,住着舒适,而且倍有面子,总不会吃亏。而且你爸妈重男轻女,以后基本想和儿子、孙子住一起吧?有了大房子,那也方便。”
“嗯嗯。”这样的理由,曹海燕能够接受。
荆建抚摸着曹海燕的秀发,继续道:“还有,现在国内物价天天涨,房子总是能保值。而且依我看,未来几年还会通货膨胀,所以千万别存银行,不怎么合算。”
“啊?”曹海燕又是一惊,“这怎么办?应该……不会吧?通货膨胀不是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吗?”
“……”荆建一时无语,这个未来根本不算问题的问题,现在还真难回答,“反正听我的!别存银行,买保值品,或者想办法换外汇。你可以算算,这一、两年,你父母的工资收入涨了多少?外面的物价又涨了多少?我家海燕可是数学系的,数字总不会骗人吧?”
“那好吧!我和我父母说说。”曹海燕勉强答应了下来,表情却依然有点不相信,“你就吓唬我吧!再涨,米价也不会涨到2角。”(当时的大米价格在1角左右)
“咳咳咳。”想到就短短几年后的米价,荆建已经是无话可说。
……
这个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殊时期。而其关键名词——价格闯关!也就是说,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无一不把价格改革放到重要位置。
价格闯关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可以百度,这里不骗字数。只需要明白,由于比价不合理、双轨制等一系列的原因,中国当时的商品价格结构是相当扭曲。因此,从1984年开始,国家就逐步开始了价格改革。
而在这个混乱时期,“批条子”、“倒爷”等大行其道,后来的那些富翁,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原始积累,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但具体到平民百姓,就需要忍受通货膨胀的痛苦。
甚至到最后,在1988年,价格闯关全面失败。市场囤积和抢购,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已经是见什么抢什么,就是不留人民币。银行发生恐慌性的挤兑,三个月内,居民储蓄额减少近十分之一。至于通货膨胀?在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的基础上,1988年的物价指数再次上涨34.8%。
然而,价格闯关虽然失败,但价格改革却没有停止。只是从短期的、激烈的,变成了长期的、缓慢的。一直到1992年价格全面放开,价格改革才基本完成。并且随后,依然有着一系列的国企改革、三角债、大下岗等后遗症难题。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很激烈的经济政策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名词——休克疗法!
后世由于苏东剧变,似乎休克疗法变得臭名昭著,已经被妖魔化。但在当时,相当有趣,休克疗法却赫赫有名,已经被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奉为了一剂灵丹妙药。为什么呢?因为休克疗法刚挽救了一个国家的经济。
进入80年代,玻利维亚作为南美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的预算赤字达485.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美元,应付利息近10亿美元,超过了出口收入。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就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刻,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他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由于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