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往事不胜思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招魂最新章节!
吞噬别人的意识说起来轻松,实际颇为凶险,朱允炆只是冒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没有冒充小道协的副会长之一,因为越是修道术的人,吞噬之后的副作用便越大。
这是闫四海血淋淋的教训。
张元吉降世时有灵芝伴生,龙虎山的人认为他是神仙转世,必能成就一番大事,尔后张元吉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跌破眼镜,差点被朝廷给剐喽,看上去,龙虎山的道士们看走了眼?
其实不然,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正是起先的遭遇让张元吉幡然醒悟,这才有了之后的成就。
道士道士,有道之士,一道曰德,一道曰法,起初的张元吉虽然道德不高,但道行却不低,否则也无法威压天下道中,更无法讨皇帝欢心,糊弄一众百姓,张元吉没事就练练丹,祈祈福,自己吃不下的好东西就全喂给儿子了。
严格来说,闫四海在吞噬张原仪之后就已经消泯于天地之间,存世的其实是拥有闫四海记忆的张原仪。
他吞噬反被吞了。
而张原仪对自己的遭遇深感恐慌,向父亲求助,张元吉得知闫四海的所作所为,确定闫四海弄巧成拙,也就没有再计较这件事了。
但之后的生活中的种种,都让张元吉十分腻味。
理所当然的,儿子有了朋友的记忆,行事必然与众不同,张元吉看在眼里便不知道如何面对张原仪了,视他为友人那肯定不行,可当成儿子吧,这儿子似乎并不那么纯粹。
别说在人伦至重的古代,即便是现代,谁也不希望延续自己血脉的后人,拥有不纯粹的身份。
张原仪的变故给张元吉带来许多愁绪,他开始变本加厉的为非作歹起来,结果就是被充军流放,而张元吉不在龙虎山养老,反而去官赐村隐居,其实也是不想见到张原仪。
但张原仪想见他呀!
原本是下一任嗣汉天师府的主人,却被弟弟赶去名道观收租子,张原仪心里不平衡,而他又知道廖均卿给朱允炆留下了可以从云而起的宝贝,他自己解不开,就去官赐村想张元吉请教。
许祈就是张原仪,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完全沉醉在往事之中,双目流泪也浑然不觉,也许这些话在他心中憋了许多年,居然向我们控诉说,天地君亲师,他从没有背叛爹爹的念头。
但张元吉对这个原先最疼爱的长子,却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了。
估计张元吉也在心里犯嘀咕,到底是闫四海弄巧成拙,还是闫四海吞掉了张原仪,担心露出马脚,所以使了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说个半真半假的谎言来蒙骗张元吉?
其实我能体会到张元吉的纠结。
我儿子王大白不就是这样?
名人兄抢了我儿子的身子,不过原本来投胎的也是某个死鬼,我倒是不心疼他,只是想到名人兄那大腹便便的中年模样,奶声奶气的喊我爸爸,我就忍不住的想吐,而张元吉应该比我痛苦十倍,一来他和闫四海比不得我和名人兄亲密,再一个,他对张原仪是有感情的,关心则乱,乱则失分寸。
还有些难以启齿的小秘密。
人分三六九等,有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人物,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闫四海这风水相师只是中九流里排第三四的身份,而张元吉虽然是个道士,可他这道是朝廷奉官的,人家在上九流中也能排到第四号。
之所以这两位能处到一起,因为张元吉喜好风月,闫四海又是扬州名相,其中的龌龊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许祈只说张元吉对他有些躲躲闪闪,但是照我估计,张元吉肯定和闫四海一起逛过青.楼,而拥有闫四海记忆的张原仪,是张元吉不知如何面对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张原仪的一番恳求之下,张原仪毅然出山,摆下了九龙棺的大阵。
待到九山起青烟,困龙从云官上官。
朱允炆和闫四海都不懂这句话,而张元吉能悟出其中真滴,其实还是沾了龙虎山弟子的光。
天师做官,位列仙班。
龙虎山的这句话让张元吉似有所悟,而在他之前,所有人的理解是做官非坐棺。
龙虎山里有悬棺是众所周知的,张元吉的思路便来源于此,他发现那些悬棺连成一体后,隐隐是个很玄奥的棺材阵,老祖天师留下的那句话或许就与这些棺材有关,而廖均卿正是江西人,风水宗师杨松筠的玄裔弟子,或许他知晓龙虎悬棺的秘密。
龙虎天师是历朝钦奉的官,有官职的天师若是再当了天官,岂不是官上官?
若是当成坐棺来理解也是一样,棺上又官,照旧是官上官。
张元吉认为廖均卿的两句卦辞很可能就是将龙虎山的成仙秘诀给拆开详解了。
不过他依然有不理解的地方,那就是九山到底是何意,隐居官赐之前他就在寻找了,没有收获,耐不住儿子的恳求,张元吉继续上路,游访名山大川。
再后来就传出了张元吉寻找龙脉,意图造反的消息,当时在龙虎山的张原仪还挺纳闷,因为这件事只有他们父子俩知道,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许多年后才明白,那就是张元吉自己传出去的。
并不是朱允炆告诉我们的原因,而是张元吉藉此消失了。
那一天,张原仪收到父亲的书信,简单解释了九龙起青烟的意思。
张元吉并没有猜错,廖均卿就是将龙虎悬棺的大阵给简化了。
龙虎山原名云绵山,因山有左右两峰对峙,左峰昂立如虎,右峰蜿蜒似龙,龙盘虎踞,气势雄伟,所以改名为龙虎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张道陵曾在云绵山肇基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所以这丹叫龙湖大丹,这山也改成龙虎山。
龙虎山是风水宝地,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地方,那些悬棺的存在肯定有其意义,张元吉看出一些,因而猜出了廖均卿的意图,摆下了九龙升棺阵。
在给张原仪的信中,张元吉简单解释一番,就是说自己寻找历朝溃散龙脉的下落,在龙脉中埋下九口棺材,这些小龙合一之后,困龙就能从云而飞了,但是具体埋棺的位置就要儿子过来,面授机宜。
表面上看是张元吉不相信送信人,可其实是张原仪赶到官赐村见父亲时,朝廷拍出的杀手也去办张元吉了。
张元吉远遁,张原仪不知晓九龙棺的下落,但他听说了一件事就是张元吉离去前,曾将一位陪他许多年的弟子生葬在官赐村之下了。
张原仪不明白这是为何,若说那是张元吉埋下的九龙棺之一,可当时的官赐村并没有任何龙脉蛰伏。
现在我们知道,那是清末时期溃逃过去的小截龙脉,可当时的张原仪着急着造反呢,哪里会想到父亲算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事,而且也没有用呀,几百年之后还造鸡毛的反,黄花菜都凉了。
张原仪想寻找老爸的下落,寻而不得,便决定追着老爸的脚步,把这些年张元吉去过的地方都去一遍,不就能找到九龙棺的踪迹了?
说是简单做起来却难,张原仪一口棺材也找不到,唯一听说的就是张元吉原先总往明长陵跑,还向朝中旧人询问了明长陵的结构,于是张原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去了明长陵。
其实他没多少信心,那里埋着朱棣的棺材呢,张元吉是埋棺而非挖棺,明长陵的意义不大,而且得到了闫四海的记忆后,张原仪知道廖均卿坑了朱棣一把的事。
现在买张门票就去了,可当时张原仪费尽周折!
也没进去!
但是他发现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张元吉在信中提过,朝代更迭之后,溃散的无主龙脉才会被驱使,比如赑屃天牢就埋在唐朝的小截龙脉附近,而廖均卿则用龙脉养出的石鱼压着朱棣,那里就有象征明代气运的龙脉,张元吉屡次跑去明长陵肯定不是吊唁。
可如果张元吉说的九朝龙脉中真有明朝,想让九龙棺发挥作用,帮着张原仪造反,岂不要等明朝灭亡之后?
明灭之后来造明朝的反,这和许祈老死之后我再杀他报仇一样无聊。
华夏人对龙脉的运用是从夏朝开始的,而龙脉所建立的朝代必然是天下大一统,春秋战国不算数,五代十国也不行,三国小了点,就连二晋时期都有衮州沦陷,冀州失守大半,这些朝代要么短暂要么分散,算不得数,传说中朱元璋将老妈埋进龙脉中所建立的明朝,才是具有代表性的。
九龙棺所吸收的九朝龙脉是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而张原仪所处的时代,明不能用,清还没来,他能数得着的大一统朝代只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这十个,元朝是人家蒙古人的,肯定不行,隋朝立国太短,二晋则九州不全,数来数去,他只数出七朝,就差俩了。
于是张原仪回过头来再看,如果将明长陵算一朝,剩下的最后一朝的棺材,难道是官赐村里的那口?
也就说明灭之后还有一朝,这一朝的龙脉会溃散到那里?
也就说张原仪想用九龙棺造明朝的反,还要等到明灭之后的皇朝再灭才行?
这时张原仪就忍不住想了,难道张元吉在玩他?
吞噬别人的意识说起来轻松,实际颇为凶险,朱允炆只是冒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从没有冒充小道协的副会长之一,因为越是修道术的人,吞噬之后的副作用便越大。
这是闫四海血淋淋的教训。
张元吉降世时有灵芝伴生,龙虎山的人认为他是神仙转世,必能成就一番大事,尔后张元吉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跌破眼镜,差点被朝廷给剐喽,看上去,龙虎山的道士们看走了眼?
其实不然,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正是起先的遭遇让张元吉幡然醒悟,这才有了之后的成就。
道士道士,有道之士,一道曰德,一道曰法,起初的张元吉虽然道德不高,但道行却不低,否则也无法威压天下道中,更无法讨皇帝欢心,糊弄一众百姓,张元吉没事就练练丹,祈祈福,自己吃不下的好东西就全喂给儿子了。
严格来说,闫四海在吞噬张原仪之后就已经消泯于天地之间,存世的其实是拥有闫四海记忆的张原仪。
他吞噬反被吞了。
而张原仪对自己的遭遇深感恐慌,向父亲求助,张元吉得知闫四海的所作所为,确定闫四海弄巧成拙,也就没有再计较这件事了。
但之后的生活中的种种,都让张元吉十分腻味。
理所当然的,儿子有了朋友的记忆,行事必然与众不同,张元吉看在眼里便不知道如何面对张原仪了,视他为友人那肯定不行,可当成儿子吧,这儿子似乎并不那么纯粹。
别说在人伦至重的古代,即便是现代,谁也不希望延续自己血脉的后人,拥有不纯粹的身份。
张原仪的变故给张元吉带来许多愁绪,他开始变本加厉的为非作歹起来,结果就是被充军流放,而张元吉不在龙虎山养老,反而去官赐村隐居,其实也是不想见到张原仪。
但张原仪想见他呀!
原本是下一任嗣汉天师府的主人,却被弟弟赶去名道观收租子,张原仪心里不平衡,而他又知道廖均卿给朱允炆留下了可以从云而起的宝贝,他自己解不开,就去官赐村想张元吉请教。
许祈就是张原仪,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完全沉醉在往事之中,双目流泪也浑然不觉,也许这些话在他心中憋了许多年,居然向我们控诉说,天地君亲师,他从没有背叛爹爹的念头。
但张元吉对这个原先最疼爱的长子,却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了。
估计张元吉也在心里犯嘀咕,到底是闫四海弄巧成拙,还是闫四海吞掉了张原仪,担心露出马脚,所以使了个以退为进的招数,说个半真半假的谎言来蒙骗张元吉?
其实我能体会到张元吉的纠结。
我儿子王大白不就是这样?
名人兄抢了我儿子的身子,不过原本来投胎的也是某个死鬼,我倒是不心疼他,只是想到名人兄那大腹便便的中年模样,奶声奶气的喊我爸爸,我就忍不住的想吐,而张元吉应该比我痛苦十倍,一来他和闫四海比不得我和名人兄亲密,再一个,他对张原仪是有感情的,关心则乱,乱则失分寸。
还有些难以启齿的小秘密。
人分三六九等,有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人物,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闫四海这风水相师只是中九流里排第三四的身份,而张元吉虽然是个道士,可他这道是朝廷奉官的,人家在上九流中也能排到第四号。
之所以这两位能处到一起,因为张元吉喜好风月,闫四海又是扬州名相,其中的龌龊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许祈只说张元吉对他有些躲躲闪闪,但是照我估计,张元吉肯定和闫四海一起逛过青.楼,而拥有闫四海记忆的张原仪,是张元吉不知如何面对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张原仪的一番恳求之下,张原仪毅然出山,摆下了九龙棺的大阵。
待到九山起青烟,困龙从云官上官。
朱允炆和闫四海都不懂这句话,而张元吉能悟出其中真滴,其实还是沾了龙虎山弟子的光。
天师做官,位列仙班。
龙虎山的这句话让张元吉似有所悟,而在他之前,所有人的理解是做官非坐棺。
龙虎山里有悬棺是众所周知的,张元吉的思路便来源于此,他发现那些悬棺连成一体后,隐隐是个很玄奥的棺材阵,老祖天师留下的那句话或许就与这些棺材有关,而廖均卿正是江西人,风水宗师杨松筠的玄裔弟子,或许他知晓龙虎悬棺的秘密。
龙虎天师是历朝钦奉的官,有官职的天师若是再当了天官,岂不是官上官?
若是当成坐棺来理解也是一样,棺上又官,照旧是官上官。
张元吉认为廖均卿的两句卦辞很可能就是将龙虎山的成仙秘诀给拆开详解了。
不过他依然有不理解的地方,那就是九山到底是何意,隐居官赐之前他就在寻找了,没有收获,耐不住儿子的恳求,张元吉继续上路,游访名山大川。
再后来就传出了张元吉寻找龙脉,意图造反的消息,当时在龙虎山的张原仪还挺纳闷,因为这件事只有他们父子俩知道,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许多年后才明白,那就是张元吉自己传出去的。
并不是朱允炆告诉我们的原因,而是张元吉藉此消失了。
那一天,张原仪收到父亲的书信,简单解释了九龙起青烟的意思。
张元吉并没有猜错,廖均卿就是将龙虎悬棺的大阵给简化了。
龙虎山原名云绵山,因山有左右两峰对峙,左峰昂立如虎,右峰蜿蜒似龙,龙盘虎踞,气势雄伟,所以改名为龙虎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张道陵曾在云绵山肇基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所以这丹叫龙湖大丹,这山也改成龙虎山。
龙虎山是风水宝地,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地方,那些悬棺的存在肯定有其意义,张元吉看出一些,因而猜出了廖均卿的意图,摆下了九龙升棺阵。
在给张原仪的信中,张元吉简单解释一番,就是说自己寻找历朝溃散龙脉的下落,在龙脉中埋下九口棺材,这些小龙合一之后,困龙就能从云而飞了,但是具体埋棺的位置就要儿子过来,面授机宜。
表面上看是张元吉不相信送信人,可其实是张原仪赶到官赐村见父亲时,朝廷拍出的杀手也去办张元吉了。
张元吉远遁,张原仪不知晓九龙棺的下落,但他听说了一件事就是张元吉离去前,曾将一位陪他许多年的弟子生葬在官赐村之下了。
张原仪不明白这是为何,若说那是张元吉埋下的九龙棺之一,可当时的官赐村并没有任何龙脉蛰伏。
现在我们知道,那是清末时期溃逃过去的小截龙脉,可当时的张原仪着急着造反呢,哪里会想到父亲算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事,而且也没有用呀,几百年之后还造鸡毛的反,黄花菜都凉了。
张原仪想寻找老爸的下落,寻而不得,便决定追着老爸的脚步,把这些年张元吉去过的地方都去一遍,不就能找到九龙棺的踪迹了?
说是简单做起来却难,张原仪一口棺材也找不到,唯一听说的就是张元吉原先总往明长陵跑,还向朝中旧人询问了明长陵的结构,于是张原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去了明长陵。
其实他没多少信心,那里埋着朱棣的棺材呢,张元吉是埋棺而非挖棺,明长陵的意义不大,而且得到了闫四海的记忆后,张原仪知道廖均卿坑了朱棣一把的事。
现在买张门票就去了,可当时张原仪费尽周折!
也没进去!
但是他发现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张元吉在信中提过,朝代更迭之后,溃散的无主龙脉才会被驱使,比如赑屃天牢就埋在唐朝的小截龙脉附近,而廖均卿则用龙脉养出的石鱼压着朱棣,那里就有象征明代气运的龙脉,张元吉屡次跑去明长陵肯定不是吊唁。
可如果张元吉说的九朝龙脉中真有明朝,想让九龙棺发挥作用,帮着张原仪造反,岂不要等明朝灭亡之后?
明灭之后来造明朝的反,这和许祈老死之后我再杀他报仇一样无聊。
华夏人对龙脉的运用是从夏朝开始的,而龙脉所建立的朝代必然是天下大一统,春秋战国不算数,五代十国也不行,三国小了点,就连二晋时期都有衮州沦陷,冀州失守大半,这些朝代要么短暂要么分散,算不得数,传说中朱元璋将老妈埋进龙脉中所建立的明朝,才是具有代表性的。
九龙棺所吸收的九朝龙脉是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而张原仪所处的时代,明不能用,清还没来,他能数得着的大一统朝代只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这十个,元朝是人家蒙古人的,肯定不行,隋朝立国太短,二晋则九州不全,数来数去,他只数出七朝,就差俩了。
于是张原仪回过头来再看,如果将明长陵算一朝,剩下的最后一朝的棺材,难道是官赐村里的那口?
也就说明灭之后还有一朝,这一朝的龙脉会溃散到那里?
也就说张原仪想用九龙棺造明朝的反,还要等到明灭之后的皇朝再灭才行?
这时张原仪就忍不住想了,难道张元吉在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