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七章 第二个猛人
第七章 第二个猛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最新章节!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对曹文诏这个人,洪承畴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有履历,没读过书,没有背景,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个人的手下当兵,跟着此人去了辽东。这个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广宁兵败,明军溃败,他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留了下来,见到了他第二个上司——孙承宗。
六年前,孙承宗走了,他还是留了下来,此时,他已经当上了游击,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焕。
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到了京城,守护北京,结果袁崇焕被抓,他依然留了下来。
一年前,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将阿敏,并最终收复关内四城。
然后,他来到了西北。
对于这个人,我想就没必要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现在把他调回来,打农民军。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千人。
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但人数并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寿的手中,曹文诏带回来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手下的民军主力,在三万人左右。
王嘉胤什么来历,说法很多,靠谱的不多,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说过,在他手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啰,顺便再说句,后来威震天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工。
而且这人很难得,很有点儿组织才能,连个县都没占住,就开始搞政府机构,但最搞笑的是,他还大胆地搞了机构改革,突破常规,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没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还有宰相。
当然,对于这些,曹文诏是没有兴趣的,到任后一个月,他就动手了。
按通常的说法,他率数倍于民军的官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发动了进攻。
但事实是有点儿区别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说过,是三万人,而曹文诏带去的人,是三千。
估计王嘉胤原先没在部队混过,也不大知道曹文诏何许人也,对曹总兵的来访,他倒不是很紧张,毕竟就三千人,还能咋样。
王嘉胤认为,就算曹文诏再强,就算他手下有关宁铁骑,但毕竟自己是十个打一个,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输的。所以他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敌。
他太单纯了。
要知道,打了十几年仗,换了三任领导,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还能混到现在,光凭勇猛,十条命都是不够的。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
此人身经百战,通晓兵法,到地方后,压根儿没动手,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王嘉胤慌了,要坚守,没有粮食;要突围,又没法冲出去。
就这样,王嘉胤冲了两个月,终于,在他即将放弃时,奇迹出现了。
参考消息
曹文诏的反间计
曹文诏善用反间计,王嘉胤便是死在曹文诏的反间计下。曹文诏帐下有一人,名张立位,乃是王嘉胤的小舅子。这个人曾假装投奔姐夫而卧底在王嘉胤的身边。一日王嘉胤酒醉,叫了一名小妾相陪,饮酒作乐时,被张立位拉拢的王家同族王国忠趁机使小妾索要造反成功后的皇后之位,而张立位就前往相告自己的姐姐,说:姐夫说了,要立小妾不立你。于是在王嘉胤妻子的安排下,王嘉胤死在了自己的帐篷里。张立位获封左卫协副将,后在与清军激战中身亡,追封龙虎将军。王国忠获封蒲州协副将,后被李自成的部将所杀。
曹文诏的包围圈,竟然出现了漏洞,王嘉胤终于找到机会,冲出重围。
王嘉胤感觉很幸运,虽说被困了两个月,但好歹还是出来了。换个地方,还能接着干。
可惜他并不知道,曹文诏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误,都是故意的。
把人围起来,然后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损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放出来,然后一路追着打。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王嘉胤逃了出来,逃出来后,就后悔了。
因为从他逃出来那天起,曹文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顿猛捶,五天之内打了五仗,王嘉胤一败涂地。
更可气的是,曹文诏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远点儿,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队是骑兵,对此,王嘉胤极为郁闷。
其实曹文诏也很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溃了,在某个混乱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杀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诏。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还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最能坚持的,就是神一魁。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心腹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畴怎么说,曹文诏就怎么做,相当听话。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儿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跟幽灵似的,民军往哪儿跑,他就等在哪儿。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儿来,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儿,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部逃散。
通常状态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畴不肯拉倒,打残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须的。
神一魁的四个头领,抓了两个,还剩两个——红军友、李都司。
这个艰巨的任务,由曹文诏接手,他率领自己的两千骑兵,开始了追击。
接下来,是曹文诏的表演时间。
面对曹文诏的追击,几万军队几乎无法抵抗,连战连败,死伤近万,主要原因,还是曹文诏太猛。
曹总兵是见过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军他都没怕过,打半业余的民军,自然没问题,每次进攻,他都带头冲锋,打得民军头目胆战心惊,时人有云:“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却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的手下报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李宫用的敌军将领,按日常惯例,处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诏想了想,对手下说,放了这个人。
此后的事情,用史书上的话说,“文诏乃纵反间,绐其党,杀红军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文诏放走了这个人,并利用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的同党,杀掉了四大首领中的红军友。
其实我也很想告诉你,这个反间计到底怎么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没查个明白。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民军而言,曹文诏,是最为恐惧的敌人。
人恐惧了,就会逃跑,逃无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惧,所以他逃跑,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继续跑,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决定,不跑了,回头,决战曹文诏!
等等,再想想。
想明白了,不跑了,回头,伏击曹文诏!
没办法,对付这样的猛人,还是伏击比较靠谱。
他们伏击的地点,叫做南原。
为保证圈套成功,他们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吸引曹文诏前来救援。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钻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儿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儿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儿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僵尸蔽野”。
数过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大败了。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
残余部队的残余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个份儿上,曹总兵还没消停,他继续追击残敌,竟然追到了甘肃、宁夏,连续几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神一魁的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西北之内,反军所剩无几。
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祯元年的三大民军领袖,就此结束了他们的戏份,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注定只是个配角。
主角
配角死光了,但龙套并没死,因为活不下去的人,终究还是活不下去,头头死了,就另找活路。
秉持这个原则,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的残部,以及所有无法活下去的人,为了生存,继续战斗。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他们跑到了山西。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聚集在一块儿,开了个会。
会议的内容,是检讨教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顺便再选领导。
其实也不用选,一般这种事,都是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最深、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鉴于曹文诏、洪承畴之类猛人的出现,大家共同认为,必须团结起来,协同作战。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史称“三十六营”。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
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儿,水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地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高迎祥;
八大王——张献忠;
曹操——罗汝才;
闯塌天——刘国能;
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
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参考消息
点灯子
点灯子也是农民起义军的一名领袖,原名赵胜,小名儿赵四,他本是清涧县的一个读书人,因为家里贫困而又爱书,经常到附近的寺庙里蹭灯,因而得了外号“点灯子”。于解家沟花芽寺聚众起义后,占据清涧县,往来于山西、陕西。崇祯四年九月,被曹文诏撵到稷山,降了七百多人,剩下没降的藏在石楼山中。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看点灯子被打得狼狈,趁机绕到他的后方捡便宜。点灯子在逃亡过程中成了洪承畴的俘虏,于九月二十四日一命归西。
五大猛人的关系
终点太远了,从起点说起吧。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起义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
分开去打仗。
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
当时的山西巡抚,是个水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一套,听说敌人来了,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夏的兵都被他拉了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毛病,喜欢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乱七八糟,还没等他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了,他决定换人,换一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的人——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了,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但按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一带为基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的,一般说来的,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战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了脸。
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左良玉的身世,是非常秘密的,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这么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玉去当了兵,小兵。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
当时的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的说法,左良玉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快就会出人头地。
但事情跟他所说的,似乎还是有点儿差距,左良玉一直到崇祯元年,还是个小人物。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玉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玉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玉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他负领导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待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招了回来,去打关内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崭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儿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凡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玉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参考消息
左良玉的军纪
左良玉的治下军队军纪极差,风评极差。百姓听到左将军过境,躲的躲、藏的藏,有条件的都要收拾细软先到其他地方的亲戚家避一避。时人笔记记载:其军队犹如强盗,勒索人家,将人用木板夹住,小火烤,胖人能流出一地的油;抢掠人妻女上船,如果敢望着丈夫、父兄哭泣而使官兵厌烦的,立刻就会被砍了脑袋,而当街欺辱妇女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到了南明时期,又借“清君侧”之名掠戮武昌、火焚九江。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名将。
对于皇帝的任命,曹文诏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曹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
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
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他的第二站,是盂县。
盂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混世王这个外号,是很有点儿哲学意味的,毕竟在世上,也就是个混,但曹文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告诉他,混是容易的,混成王是很难的。
双方在盂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六十倍都没用。
曹文诏毫不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
当时的太原,算是民军的天下,因为这里是三十六营首领、紫金梁王自用的老巢,此外,如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等猛人,也都在那一带混。
曹文诏来后,就没法混了。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
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谷、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贼几消尽”。
曹文诏剿匪路线
其实打到这个份儿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儿的人,非要干到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紫金梁,就在他的眼前。
曹文诏是明白人,他知道,就凭对方这二十多万人,即使站在那里不动,让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干掉紫金梁。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发动了连续攻击,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大致是时间、地名、斩杀人数——曹文诏斩杀的人数。
短短十五天内,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乱跑,先到泽州,再到润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诏死磕。
但事实证明,死磕未必能行,死倒是肯定的。
一个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这么下去,实在赔不起了。
于是他作出决定,分兵。
紫金梁现在的想法是,曹文诏再猛,也没法分身,分兵之后,就看运气了,谁运气不好,被逮着,命苦不能怨政府。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营之一)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高泽。
关于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文诏皆击败。”
到底怎么办到,我到今天也没弄明白。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白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山西是没法待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隶(河北),另一个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里,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这个想法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曹文诏同志是很负责的,别说中国河南,就算欧洲的荷兰,估计照去。
在曹文诏的追击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济源,终于解脱了。
人死了,就解脱了。
所幸,他还算是善终,在被曹文诏干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紫金梁结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将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人。
合谋
当然,对当时的起义军而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文诏还在追。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一晚上工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六营的重要头领老回回。
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安全,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怀庆。
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
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了。
河南的日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人。
但好日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玉。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内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玉和曹文诏。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水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玉还要厉害点儿,之所以打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强军,战斗力极强,打起来也顺手。
但左良玉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明朝兵种
这就比较麻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玉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强,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高,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昌平兵性价比很高,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玉终于翻身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
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玉死磕。
武安合围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儿,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儿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的。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下面,我们介绍下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白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说他跑得快)、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文诏干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迎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根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高指挥者,必定是曹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抽。
而这笔账,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得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儿了,又开始吵,刘御史可能吃了点儿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利,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参考消息
洪洞望族刘氏
刘令誉是洪洞望族刘家的后人。为了家族延续及兴旺,在明灭后,刘令誉接受了清廷的聘书,顺治帝评价他“性行纯良,才能称职,克襄王事,著有勤劳。”刘家如同很多望族一样,与当地大族豪门都有着嫁娶关系,其中与韩、晋两家可谓世代姻亲。顺治二年,刘令誉作为当地士绅在城中关帝庙内增建戏楼,洪洞关帝庙现在仍可看到墙壁上镶嵌的两块碑刻,北侧记载修缮关帝庙事宜,南侧记载参与人员,其中“社长都御史刘令誉”正在其中,说明刘令誉当时已经将洪洞刘氏发展成当地望族。
可怜
可怜的崇祯同志之所以要把曹文诏调到大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
家里的事要管,外面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打仗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对于皇太极的这次进攻,崇祯是有准备的,但当进攻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准备不足。
皇太极进攻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打宁远没指望,但打大同还是靠谱的。
自进攻发起之日,一个月内,大同防线被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
于是崇祯也玩命了,在他的调派下,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大同,参与会战。
曹文诏也确实厉害,硬扛了十几天,等来了援兵。
皇太极眼看没指望,抢了点儿东西也就撤了。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乱,终究是搞定了。
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背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对曹文诏这个人,洪承畴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有履历,没读过书,没有背景,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个人的手下当兵,跟着此人去了辽东。这个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广宁兵败,明军溃败,他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留了下来,见到了他第二个上司——孙承宗。
六年前,孙承宗走了,他还是留了下来,此时,他已经当上了游击,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焕。
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到了京城,守护北京,结果袁崇焕被抓,他依然留了下来。
一年前,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将阿敏,并最终收复关内四城。
然后,他来到了西北。
对于这个人,我想就没必要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现在把他调回来,打农民军。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千人。
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但人数并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寿的手中,曹文诏带回来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手下的民军主力,在三万人左右。
王嘉胤什么来历,说法很多,靠谱的不多,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说过,在他手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啰,顺便再说句,后来威震天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工。
而且这人很难得,很有点儿组织才能,连个县都没占住,就开始搞政府机构,但最搞笑的是,他还大胆地搞了机构改革,突破常规,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没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还有宰相。
当然,对于这些,曹文诏是没有兴趣的,到任后一个月,他就动手了。
按通常的说法,他率数倍于民军的官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发动了进攻。
但事实是有点儿区别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说过,是三万人,而曹文诏带去的人,是三千。
估计王嘉胤原先没在部队混过,也不大知道曹文诏何许人也,对曹总兵的来访,他倒不是很紧张,毕竟就三千人,还能咋样。
王嘉胤认为,就算曹文诏再强,就算他手下有关宁铁骑,但毕竟自己是十个打一个,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输的。所以他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敌。
他太单纯了。
要知道,打了十几年仗,换了三任领导,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还能混到现在,光凭勇猛,十条命都是不够的。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
此人身经百战,通晓兵法,到地方后,压根儿没动手,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王嘉胤慌了,要坚守,没有粮食;要突围,又没法冲出去。
就这样,王嘉胤冲了两个月,终于,在他即将放弃时,奇迹出现了。
参考消息
曹文诏的反间计
曹文诏善用反间计,王嘉胤便是死在曹文诏的反间计下。曹文诏帐下有一人,名张立位,乃是王嘉胤的小舅子。这个人曾假装投奔姐夫而卧底在王嘉胤的身边。一日王嘉胤酒醉,叫了一名小妾相陪,饮酒作乐时,被张立位拉拢的王家同族王国忠趁机使小妾索要造反成功后的皇后之位,而张立位就前往相告自己的姐姐,说:姐夫说了,要立小妾不立你。于是在王嘉胤妻子的安排下,王嘉胤死在了自己的帐篷里。张立位获封左卫协副将,后在与清军激战中身亡,追封龙虎将军。王国忠获封蒲州协副将,后被李自成的部将所杀。
曹文诏的包围圈,竟然出现了漏洞,王嘉胤终于找到机会,冲出重围。
王嘉胤感觉很幸运,虽说被困了两个月,但好歹还是出来了。换个地方,还能接着干。
可惜他并不知道,曹文诏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误,都是故意的。
把人围起来,然后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损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放出来,然后一路追着打。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王嘉胤逃了出来,逃出来后,就后悔了。
因为从他逃出来那天起,曹文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顿猛捶,五天之内打了五仗,王嘉胤一败涂地。
更可气的是,曹文诏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远点儿,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队是骑兵,对此,王嘉胤极为郁闷。
其实曹文诏也很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溃了,在某个混乱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杀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诏。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还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最能坚持的,就是神一魁。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心腹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畴怎么说,曹文诏就怎么做,相当听话。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儿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跟幽灵似的,民军往哪儿跑,他就等在哪儿。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儿来,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儿,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部逃散。
通常状态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畴不肯拉倒,打残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须的。
神一魁的四个头领,抓了两个,还剩两个——红军友、李都司。
这个艰巨的任务,由曹文诏接手,他率领自己的两千骑兵,开始了追击。
接下来,是曹文诏的表演时间。
面对曹文诏的追击,几万军队几乎无法抵抗,连战连败,死伤近万,主要原因,还是曹文诏太猛。
曹总兵是见过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军他都没怕过,打半业余的民军,自然没问题,每次进攻,他都带头冲锋,打得民军头目胆战心惊,时人有云:“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却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的手下报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李宫用的敌军将领,按日常惯例,处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诏想了想,对手下说,放了这个人。
此后的事情,用史书上的话说,“文诏乃纵反间,绐其党,杀红军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文诏放走了这个人,并利用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的同党,杀掉了四大首领中的红军友。
其实我也很想告诉你,这个反间计到底怎么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没查个明白。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民军而言,曹文诏,是最为恐惧的敌人。
人恐惧了,就会逃跑,逃无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惧,所以他逃跑,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继续跑,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决定,不跑了,回头,决战曹文诏!
等等,再想想。
想明白了,不跑了,回头,伏击曹文诏!
没办法,对付这样的猛人,还是伏击比较靠谱。
他们伏击的地点,叫做南原。
为保证圈套成功,他们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吸引曹文诏前来救援。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钻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儿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儿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儿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僵尸蔽野”。
数过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大败了。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
残余部队的残余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个份儿上,曹总兵还没消停,他继续追击残敌,竟然追到了甘肃、宁夏,连续几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神一魁的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西北之内,反军所剩无几。
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祯元年的三大民军领袖,就此结束了他们的戏份,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注定只是个配角。
主角
配角死光了,但龙套并没死,因为活不下去的人,终究还是活不下去,头头死了,就另找活路。
秉持这个原则,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的残部,以及所有无法活下去的人,为了生存,继续战斗。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他们跑到了山西。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聚集在一块儿,开了个会。
会议的内容,是检讨教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顺便再选领导。
其实也不用选,一般这种事,都是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最深、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鉴于曹文诏、洪承畴之类猛人的出现,大家共同认为,必须团结起来,协同作战。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史称“三十六营”。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
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儿,水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地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高迎祥;
八大王——张献忠;
曹操——罗汝才;
闯塌天——刘国能;
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
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参考消息
点灯子
点灯子也是农民起义军的一名领袖,原名赵胜,小名儿赵四,他本是清涧县的一个读书人,因为家里贫困而又爱书,经常到附近的寺庙里蹭灯,因而得了外号“点灯子”。于解家沟花芽寺聚众起义后,占据清涧县,往来于山西、陕西。崇祯四年九月,被曹文诏撵到稷山,降了七百多人,剩下没降的藏在石楼山中。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看点灯子被打得狼狈,趁机绕到他的后方捡便宜。点灯子在逃亡过程中成了洪承畴的俘虏,于九月二十四日一命归西。
五大猛人的关系
终点太远了,从起点说起吧。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起义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
分开去打仗。
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
当时的山西巡抚,是个水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一套,听说敌人来了,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夏的兵都被他拉了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毛病,喜欢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乱七八糟,还没等他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了,他决定换人,换一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的人——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了,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但按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一带为基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的,一般说来的,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战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了脸。
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左良玉的身世,是非常秘密的,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这么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玉去当了兵,小兵。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
当时的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的说法,左良玉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快就会出人头地。
但事情跟他所说的,似乎还是有点儿差距,左良玉一直到崇祯元年,还是个小人物。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玉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玉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玉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他负领导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待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招了回来,去打关内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崭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儿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凡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玉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参考消息
左良玉的军纪
左良玉的治下军队军纪极差,风评极差。百姓听到左将军过境,躲的躲、藏的藏,有条件的都要收拾细软先到其他地方的亲戚家避一避。时人笔记记载:其军队犹如强盗,勒索人家,将人用木板夹住,小火烤,胖人能流出一地的油;抢掠人妻女上船,如果敢望着丈夫、父兄哭泣而使官兵厌烦的,立刻就会被砍了脑袋,而当街欺辱妇女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到了南明时期,又借“清君侧”之名掠戮武昌、火焚九江。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名将。
对于皇帝的任命,曹文诏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曹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
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
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他的第二站,是盂县。
盂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混世王这个外号,是很有点儿哲学意味的,毕竟在世上,也就是个混,但曹文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告诉他,混是容易的,混成王是很难的。
双方在盂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六十倍都没用。
曹文诏毫不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
当时的太原,算是民军的天下,因为这里是三十六营首领、紫金梁王自用的老巢,此外,如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等猛人,也都在那一带混。
曹文诏来后,就没法混了。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
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谷、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贼几消尽”。
曹文诏剿匪路线
其实打到这个份儿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儿的人,非要干到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紫金梁,就在他的眼前。
曹文诏是明白人,他知道,就凭对方这二十多万人,即使站在那里不动,让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干掉紫金梁。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发动了连续攻击,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大致是时间、地名、斩杀人数——曹文诏斩杀的人数。
短短十五天内,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乱跑,先到泽州,再到润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诏死磕。
但事实证明,死磕未必能行,死倒是肯定的。
一个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这么下去,实在赔不起了。
于是他作出决定,分兵。
紫金梁现在的想法是,曹文诏再猛,也没法分身,分兵之后,就看运气了,谁运气不好,被逮着,命苦不能怨政府。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营之一)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高泽。
关于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文诏皆击败。”
到底怎么办到,我到今天也没弄明白。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白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山西是没法待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隶(河北),另一个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里,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这个想法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曹文诏同志是很负责的,别说中国河南,就算欧洲的荷兰,估计照去。
在曹文诏的追击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济源,终于解脱了。
人死了,就解脱了。
所幸,他还算是善终,在被曹文诏干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紫金梁结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将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人。
合谋
当然,对当时的起义军而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文诏还在追。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一晚上工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六营的重要头领老回回。
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安全,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怀庆。
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
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了。
河南的日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人。
但好日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玉。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内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玉和曹文诏。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水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玉还要厉害点儿,之所以打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强军,战斗力极强,打起来也顺手。
但左良玉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明朝兵种
这就比较麻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玉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强,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高,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昌平兵性价比很高,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玉终于翻身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
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玉死磕。
武安合围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儿,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儿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的。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下面,我们介绍下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白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说他跑得快)、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文诏干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迎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根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高指挥者,必定是曹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抽。
而这笔账,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得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儿了,又开始吵,刘御史可能吃了点儿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利,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参考消息
洪洞望族刘氏
刘令誉是洪洞望族刘家的后人。为了家族延续及兴旺,在明灭后,刘令誉接受了清廷的聘书,顺治帝评价他“性行纯良,才能称职,克襄王事,著有勤劳。”刘家如同很多望族一样,与当地大族豪门都有着嫁娶关系,其中与韩、晋两家可谓世代姻亲。顺治二年,刘令誉作为当地士绅在城中关帝庙内增建戏楼,洪洞关帝庙现在仍可看到墙壁上镶嵌的两块碑刻,北侧记载修缮关帝庙事宜,南侧记载参与人员,其中“社长都御史刘令誉”正在其中,说明刘令誉当时已经将洪洞刘氏发展成当地望族。
可怜
可怜的崇祯同志之所以要把曹文诏调到大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
家里的事要管,外面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打仗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对于皇太极的这次进攻,崇祯是有准备的,但当进攻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准备不足。
皇太极进攻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打宁远没指望,但打大同还是靠谱的。
自进攻发起之日,一个月内,大同防线被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
于是崇祯也玩命了,在他的调派下,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大同,参与会战。
曹文诏也确实厉害,硬扛了十几天,等来了援兵。
皇太极眼看没指望,抢了点儿东西也就撤了。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乱,终究是搞定了。
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背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