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 第20章 “让人无条件相信你”的说服力(2)
第20章 “让人无条件相信你”的说服力(2)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最新章节!
他说:“我在听另一个人讲课时,他一停下,我就感觉已经懂了,什么都明白了,不需要再听下去。但奇怪的是,你讲的是与他相同的内容,可是当你讲完时,我却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是我没有明白的,下次我还想过来听你解释。”
我听了以后,马上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我在每次讲解问题结束时,都会多说一句话,用来引导问题的延伸,这是高德公司的每一个课程都在系统化地使用的一套程序。正是由于这句延伸的话,我们才能在听众脑中播下很重要的思维的种子。
这颗种子代表了两个词,一个是“兴趣”,另一个则是“信服”。最好的说服效果就是这样的,你既要达到你的目的,同时还要让人产生思维的跨越和延伸,为继续交流埋下伏笔。
也就是说,“怎么讲”其实比“讲什么”更重要。在你讲述一件内容时,你要想到,别人可能已经讲述了几百遍,你并不是第一个同他这么讲的人。因此,你必须体现出与他们的不同,展示你与他们“关键性”的差异,这才是有些人可以高价卖掉同一种产品,其他人却无力做到的原因。
最先出现的信息最具有说服力
记住这个规律:人们似乎总是格外关注最早出现的事物,并且当前事件的记忆似乎总是比过往事件的记忆要更深些。
第一印象很重要,人生的“第一个信念”也拥有同等地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时,在有其他人站出来并反复检验之前,首先说话的人的观点,看起来总是正确的。因为他的信息是第一位出现,已经在听众的大脑中优先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除非出现了更加有力的观点来打倒他的论证,否则人们就会对他的表述留下最深的印象,后面的类似观点,大部分都会轻易地被过滤和忽略掉了。
满足需求和给他安全感
人们被说服的前提,是他们得到需求的满足,从你这里获得了安全感。否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说服一个人同意你的主张,允许你即将采取的作为。
一个小孩到商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售货员。因为别的售货员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把多了的糖一颗一颗拿走。但那个比较可爱的售货员,则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再一颗一颗往上加。
这个很普通的故事讲的却是很重要的阿伦森效应: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这些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这表明,说服的过程必须是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安全感由低向高增加的上升曲线。你既没有必要让对方一口气吃成胖子,也实在不需要刚开始就给他最大的安全感。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即便拿出最多的诚实,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在生活中,同样的付出,仅仅因为方法的不同,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人性的需要人们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什么逐梯增加薪水才能留住员工,慢慢地让一个女人体会到你的优秀而不是刚恋爱就让她看到你的全部优点,才能把她领进教堂。
好心情效应
另一个说服的秘密是:当信息与他的好心情联系在一起时,他才更容易被说服。
这个秘密非常容易理解,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一个好的心情有利于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如果好心情是与信息联系在一起的,就更可能倾向于同意对方的请求或答应他的条件进行合作。
当人们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不那么讨厌”,本来烦心之事也变得“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快乐在这时会翻倍,别人的请求不会让他过于为难。他们会更快做出决定,且做决定时更冲动、更多地依赖外周的线索。
反过来,那些心情不好的人在做一件重要决定前,会更多地反复考虑。有时一个比较糟糕的情绪,就能让本来很容易同意的事情变得难以通过,他可能根本不会首肯你那些在自己看来并不过分的要求。
唤起恐惧
引发消极情绪,唤醒人们对于“不安全”的恐惧,也是有力说服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为一个人的恐惧程度越高,他对信息做出的反应也就越多。比如,给吸烟者展示吸烟的可怕后果会更有说服力,更能促进他采取戒烟行动。
○ 采用“恐惧说服”让其意识到威胁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 当他决定采取积极行为时,再协助其找到解决的方法。
重要的是达成下一步
现在的局面不是最关键的——虽然你的“花言巧语”已经让对方困在你的逻辑中无法自拔,他们已采取了顺从的思维,准备向你的言辞投降,宣布你成为辩论高手。这从来不是说服的胜利,因为最重要的是下一步:你们是否会团结协作。
这才关系到说服的目的,以及你的目标的圆满实现。
所以,我们必须在说服时懂得抓住利于成交的关键时刻,果断地拍下敲定合作的木槌,让双方的手握在一起。“请让我们齐心协力完成它!”
在这一瞬间,我们才能突然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这不是因为你成为了最终的赢家,而是你促使了合作的产生。
怎样达成妥协和共识?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人,不仅要传达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信息和展示自己的演说技巧,关键是他的观点要容易理解,与人们达成共识,有利于下一步的联合行动。
如果只是用来掩盖复杂的事实,除此之外无任何意义,那么这就是最低劣的说服。
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
○ 如果你想钓到一条肥美的鱼,你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始终处在渔夫的位置上。
○ 当你对鱼了解得越多,你也就越来越会钓鱼了。
爱默生和儿子想把一头小牛弄进谷仓里。爱默生用力推,儿子用力拉,但是那头小牛也正好和他们一样,只想到自己所要的,所以两腿拒绝前进,坚持不肯离开牧草地。有个爱尔兰妇女见了,虽然她不会写什么散文集,却比爱默生更懂得“牛性”。她把自己充满母性的指头放进小牛嘴里,一面让它吮吸,一面轻轻地把它推入谷仓里。
这位爱尔兰妇女为什么就成功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她很清楚那头小牛心里面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能满足这头小牛的需求,也就可以让它乖乖听从自己的驱使。
有一次我到上海出差,陪同某公司的一个销售代表孙先生前去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孙先生曾在美国与我有一面之缘,受他热情的邀请,我就抽时间到他的公司拜访,顺便体验了一次国内的一线销售人员的工作模式。
按照国内的销售流程,销售代表应该在完成礼貌的寒暄后,开始介绍公司的商品和服务。但当孙先生十分流利地介绍着公司产品的各项优点时,我发现那位客户的视线已经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根本没有认真听他的说明,也没有看样本上的产品。
他最关心的重点并不在产品的质量上,而是“为什么我要买你的东西”这个问题。可是,孙先生却还在津津乐道地按照既定的流程介绍着,浑然不觉对方的想法。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我在旁边找不到机会提醒,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孙先生“出丑”。过了几分钟之后,那位客户听得不耐烦了,皱起眉头打断了他的谈话,说了句:“知道了,有需要时,会跟你联系的!”然后很客气地送客。
很显然,这样的销售拜访几乎是一次一无所获的旅程,因为孙先生并没有站在客户的位置去思考,不了解对方的想法,自然就难以说服他。
可以说,谁懂得洞察别人的心理,谁才能真正把握人们的内心,从而获取对方的青睐。
对突发情况的漂亮处理
有一个人因为做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
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什么你们骑电单车来?”
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应:“我们骑电单车,是因为我想抱着他。”
听起来这是一段浪漫的故事。许多学员在听到这个故事时都告诉我他们对于夫妇二人的恩爱之情的赞叹,但我无情地揭穿了他们的虚伪之心。
“这更像是一次对于自己的家庭名声的危机公关,妻子的反应是所有的公司高管和新闻发言人都应该学习的教材。”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有效地传达一些关键信息,体现出某种积极的力量。
在突发危机的面前,对问题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能否快速实现思维的转身,才是能否说服对方和展示自身魅力的关键。
他说:“我在听另一个人讲课时,他一停下,我就感觉已经懂了,什么都明白了,不需要再听下去。但奇怪的是,你讲的是与他相同的内容,可是当你讲完时,我却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是我没有明白的,下次我还想过来听你解释。”
我听了以后,马上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我在每次讲解问题结束时,都会多说一句话,用来引导问题的延伸,这是高德公司的每一个课程都在系统化地使用的一套程序。正是由于这句延伸的话,我们才能在听众脑中播下很重要的思维的种子。
这颗种子代表了两个词,一个是“兴趣”,另一个则是“信服”。最好的说服效果就是这样的,你既要达到你的目的,同时还要让人产生思维的跨越和延伸,为继续交流埋下伏笔。
也就是说,“怎么讲”其实比“讲什么”更重要。在你讲述一件内容时,你要想到,别人可能已经讲述了几百遍,你并不是第一个同他这么讲的人。因此,你必须体现出与他们的不同,展示你与他们“关键性”的差异,这才是有些人可以高价卖掉同一种产品,其他人却无力做到的原因。
最先出现的信息最具有说服力
记住这个规律:人们似乎总是格外关注最早出现的事物,并且当前事件的记忆似乎总是比过往事件的记忆要更深些。
第一印象很重要,人生的“第一个信念”也拥有同等地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时,在有其他人站出来并反复检验之前,首先说话的人的观点,看起来总是正确的。因为他的信息是第一位出现,已经在听众的大脑中优先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除非出现了更加有力的观点来打倒他的论证,否则人们就会对他的表述留下最深的印象,后面的类似观点,大部分都会轻易地被过滤和忽略掉了。
满足需求和给他安全感
人们被说服的前提,是他们得到需求的满足,从你这里获得了安全感。否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说服一个人同意你的主张,允许你即将采取的作为。
一个小孩到商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售货员。因为别的售货员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把多了的糖一颗一颗拿走。但那个比较可爱的售货员,则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再一颗一颗往上加。
这个很普通的故事讲的却是很重要的阿伦森效应: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这些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这表明,说服的过程必须是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安全感由低向高增加的上升曲线。你既没有必要让对方一口气吃成胖子,也实在不需要刚开始就给他最大的安全感。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即便拿出最多的诚实,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在生活中,同样的付出,仅仅因为方法的不同,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人性的需要人们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什么逐梯增加薪水才能留住员工,慢慢地让一个女人体会到你的优秀而不是刚恋爱就让她看到你的全部优点,才能把她领进教堂。
好心情效应
另一个说服的秘密是:当信息与他的好心情联系在一起时,他才更容易被说服。
这个秘密非常容易理解,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一个好的心情有利于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如果好心情是与信息联系在一起的,就更可能倾向于同意对方的请求或答应他的条件进行合作。
当人们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不那么讨厌”,本来烦心之事也变得“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快乐在这时会翻倍,别人的请求不会让他过于为难。他们会更快做出决定,且做决定时更冲动、更多地依赖外周的线索。
反过来,那些心情不好的人在做一件重要决定前,会更多地反复考虑。有时一个比较糟糕的情绪,就能让本来很容易同意的事情变得难以通过,他可能根本不会首肯你那些在自己看来并不过分的要求。
唤起恐惧
引发消极情绪,唤醒人们对于“不安全”的恐惧,也是有力说服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为一个人的恐惧程度越高,他对信息做出的反应也就越多。比如,给吸烟者展示吸烟的可怕后果会更有说服力,更能促进他采取戒烟行动。
○ 采用“恐惧说服”让其意识到威胁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 当他决定采取积极行为时,再协助其找到解决的方法。
重要的是达成下一步
现在的局面不是最关键的——虽然你的“花言巧语”已经让对方困在你的逻辑中无法自拔,他们已采取了顺从的思维,准备向你的言辞投降,宣布你成为辩论高手。这从来不是说服的胜利,因为最重要的是下一步:你们是否会团结协作。
这才关系到说服的目的,以及你的目标的圆满实现。
所以,我们必须在说服时懂得抓住利于成交的关键时刻,果断地拍下敲定合作的木槌,让双方的手握在一起。“请让我们齐心协力完成它!”
在这一瞬间,我们才能突然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这不是因为你成为了最终的赢家,而是你促使了合作的产生。
怎样达成妥协和共识?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人,不仅要传达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信息和展示自己的演说技巧,关键是他的观点要容易理解,与人们达成共识,有利于下一步的联合行动。
如果只是用来掩盖复杂的事实,除此之外无任何意义,那么这就是最低劣的说服。
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
○ 如果你想钓到一条肥美的鱼,你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始终处在渔夫的位置上。
○ 当你对鱼了解得越多,你也就越来越会钓鱼了。
爱默生和儿子想把一头小牛弄进谷仓里。爱默生用力推,儿子用力拉,但是那头小牛也正好和他们一样,只想到自己所要的,所以两腿拒绝前进,坚持不肯离开牧草地。有个爱尔兰妇女见了,虽然她不会写什么散文集,却比爱默生更懂得“牛性”。她把自己充满母性的指头放进小牛嘴里,一面让它吮吸,一面轻轻地把它推入谷仓里。
这位爱尔兰妇女为什么就成功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她很清楚那头小牛心里面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能满足这头小牛的需求,也就可以让它乖乖听从自己的驱使。
有一次我到上海出差,陪同某公司的一个销售代表孙先生前去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孙先生曾在美国与我有一面之缘,受他热情的邀请,我就抽时间到他的公司拜访,顺便体验了一次国内的一线销售人员的工作模式。
按照国内的销售流程,销售代表应该在完成礼貌的寒暄后,开始介绍公司的商品和服务。但当孙先生十分流利地介绍着公司产品的各项优点时,我发现那位客户的视线已经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根本没有认真听他的说明,也没有看样本上的产品。
他最关心的重点并不在产品的质量上,而是“为什么我要买你的东西”这个问题。可是,孙先生却还在津津乐道地按照既定的流程介绍着,浑然不觉对方的想法。
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我在旁边找不到机会提醒,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孙先生“出丑”。过了几分钟之后,那位客户听得不耐烦了,皱起眉头打断了他的谈话,说了句:“知道了,有需要时,会跟你联系的!”然后很客气地送客。
很显然,这样的销售拜访几乎是一次一无所获的旅程,因为孙先生并没有站在客户的位置去思考,不了解对方的想法,自然就难以说服他。
可以说,谁懂得洞察别人的心理,谁才能真正把握人们的内心,从而获取对方的青睐。
对突发情况的漂亮处理
有一个人因为做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
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什么你们骑电单车来?”
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应:“我们骑电单车,是因为我想抱着他。”
听起来这是一段浪漫的故事。许多学员在听到这个故事时都告诉我他们对于夫妇二人的恩爱之情的赞叹,但我无情地揭穿了他们的虚伪之心。
“这更像是一次对于自己的家庭名声的危机公关,妻子的反应是所有的公司高管和新闻发言人都应该学习的教材。”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有效地传达一些关键信息,体现出某种积极的力量。
在突发危机的面前,对问题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能否快速实现思维的转身,才是能否说服对方和展示自身魅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