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33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第33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最新章节!
可能是因为“刻苦学习”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大家已这样思考好多年了;而“不要刻苦”的说法太新鲜,人们往往在没有用心去理解的情况下,凭感觉就拒绝了。再一个原因是,谈“刻苦学习”,是单方面去改变孩子,这是家长们愿意的;可不谈“刻苦”却要让孩子达到刻苦,这改变的首先是家长,家长们一般就会排斥,因为人是不喜欢被他人改变的。
有个中学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所在的学校一个男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男孩的家长被邀请去给在校学生的家长们讲自己如何培养孩子。这位家长总结的经验就是:“没别的,就是逼着他用功。”她说家里卫生间也摆着英语书,让孩子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要浪费。这位家长的经验颇受其他家长们的认可,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回家狠逼孩子学习,在孩子上厕所时也强行给孩子塞一本书。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做得很细很有特色,恰是那些日常细节成全了孩子。但在总结经验时,很多家长不善于捕捉细节,没发现自己行事的精髓,往往只能按俗套谈出一些表面的东西。我相信这位家长说的“就是逼着他用功”是真的,但她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种状况。我几乎可以肯定,她一直以来一定有高于这一手段的真正聪明的做法,否则的话,孩子十几年的学习一路走来,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不是她不想告诉大家,可能是她不会总结。这和现在市场上卖的一些成功家长谈家庭教育的书一样,家长的“成功”是真的,书中谈到的方法也不假,只是家长由于专业或表达水平的限制,没有把真正有效的、核心的方法提炼和展示出来,却更多地呈现一些皮毛的、非本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其他家长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甚至会有误指。家长们如果只是学点皮毛,回来简单地抓“用功”,把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抓起来,恐怕最后要大失所望了。
还有一个原因使得人们特别愿意对孩子讲吃苦,是因为有太多的事例佐证着“吃苦”与“成功”的因果关系。
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们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被当作“刻苦努力”的例子来激励后人。它们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真理。
事实上,每一个忘我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或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正如一些孩子对电脑游戏表现出痴迷,上了机,他们也可以做到不睡觉,不吃饭——这叫“刻苦”吗,是否叫“迷恋”更恰当?“刻苦”和“迷恋”都意味着付出了体力和心思,给当事者带来的感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尽管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区别“刻苦”和“迷恋”的异同,但在教育中一定要意识到不同的感受对孩子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 不考100分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的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其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顿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还在一个朋友家见过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没有前面这位妈妈严肃,看起来性情很好。朋友和他们母子寒暄,问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试好不好。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98分,数学99分。我们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妈妈倒也高兴,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妈妈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许多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分数问题上,都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犯错误。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
当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
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掷骰子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见过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很聪明,她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学不好,特意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儿子,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儿子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小考中,儿子终于数学考了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儿子回家,马上就让儿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汇报这个好消息。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期中考试再拿了100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到期中考试,她一再叮嘱儿子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考100分。考试后去接孩子,这个不到七岁的小男子汉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尽管很失望,却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却听得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他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却失了真正的学习目标。
前些天在聚会中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为此有些发愁。那天我们正吃饭时,他收到儿子的一条短信,说数学考了97分。看来孩子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爸爸回家,急于告诉他这个好成绩,并问他高兴不高兴。我这位老同学当然高兴,当即对大家宣布了这个事,说他儿子已有两年数学没上过90分了。他当即给儿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机时,他有些得意地说,他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假如家长要求什么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九十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11]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勾,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一百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
可能是因为“刻苦学习”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大家已这样思考好多年了;而“不要刻苦”的说法太新鲜,人们往往在没有用心去理解的情况下,凭感觉就拒绝了。再一个原因是,谈“刻苦学习”,是单方面去改变孩子,这是家长们愿意的;可不谈“刻苦”却要让孩子达到刻苦,这改变的首先是家长,家长们一般就会排斥,因为人是不喜欢被他人改变的。
有个中学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所在的学校一个男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男孩的家长被邀请去给在校学生的家长们讲自己如何培养孩子。这位家长总结的经验就是:“没别的,就是逼着他用功。”她说家里卫生间也摆着英语书,让孩子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要浪费。这位家长的经验颇受其他家长们的认可,结果是许多家长都回家狠逼孩子学习,在孩子上厕所时也强行给孩子塞一本书。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做得很细很有特色,恰是那些日常细节成全了孩子。但在总结经验时,很多家长不善于捕捉细节,没发现自己行事的精髓,往往只能按俗套谈出一些表面的东西。我相信这位家长说的“就是逼着他用功”是真的,但她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种状况。我几乎可以肯定,她一直以来一定有高于这一手段的真正聪明的做法,否则的话,孩子十几年的学习一路走来,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不是她不想告诉大家,可能是她不会总结。这和现在市场上卖的一些成功家长谈家庭教育的书一样,家长的“成功”是真的,书中谈到的方法也不假,只是家长由于专业或表达水平的限制,没有把真正有效的、核心的方法提炼和展示出来,却更多地呈现一些皮毛的、非本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其他家长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甚至会有误指。家长们如果只是学点皮毛,回来简单地抓“用功”,把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抓起来,恐怕最后要大失所望了。
还有一个原因使得人们特别愿意对孩子讲吃苦,是因为有太多的事例佐证着“吃苦”与“成功”的因果关系。
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们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被当作“刻苦努力”的例子来激励后人。它们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真理。
事实上,每一个忘我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或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正如一些孩子对电脑游戏表现出痴迷,上了机,他们也可以做到不睡觉,不吃饭——这叫“刻苦”吗,是否叫“迷恋”更恰当?“刻苦”和“迷恋”都意味着付出了体力和心思,给当事者带来的感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尽管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区别“刻苦”和“迷恋”的异同,但在教育中一定要意识到不同的感受对孩子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 不考100分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的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其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顿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还在一个朋友家见过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没有前面这位妈妈严肃,看起来性情很好。朋友和他们母子寒暄,问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试好不好。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98分,数学99分。我们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妈妈倒也高兴,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妈妈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许多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分数问题上,都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犯错误。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
当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
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掷骰子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见过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很聪明,她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学不好,特意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儿子,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儿子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小考中,儿子终于数学考了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儿子回家,马上就让儿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汇报这个好消息。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期中考试再拿了100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到期中考试,她一再叮嘱儿子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考100分。考试后去接孩子,这个不到七岁的小男子汉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尽管很失望,却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却听得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他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却失了真正的学习目标。
前些天在聚会中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为此有些发愁。那天我们正吃饭时,他收到儿子的一条短信,说数学考了97分。看来孩子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爸爸回家,急于告诉他这个好成绩,并问他高兴不高兴。我这位老同学当然高兴,当即对大家宣布了这个事,说他儿子已有两年数学没上过90分了。他当即给儿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机时,他有些得意地说,他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假如家长要求什么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九十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11]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勾,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一百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