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山高水阔(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步生莲:六宫无妃最新章节!
阿依认出李弄玉是昨晚站在门口的女子,斜着眼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不知道李弄玉和始平王之间有什么过往,只是直觉让她对眼前的女子充满敌意。
李弄玉三千青丝直泻,脸上不施脂粉,身上刻意穿了一件紫霞色宫装,却衬得脸色苍白如雪。
王琬并不关心李弄玉如何,只是皇上特意叮嘱她务必招待好阿依,她怕李弄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当下凑在两人中间打圆场:“阿依这样仙女儿似的人物,自然要千挑万选,才能挑中一个如意郎君。”
到底是少女心性,阿依听得出王琬是在故意说好话哄她,却还是绽开了一抹笑意:“不用什么千挑万选,只要彼此合意就好。”
李弄玉斜靠着树干,手腕上挂着一只白玉海兽纹酒瓶,瓶口处雕了两个圆圆的孔洞,用一根缎带系着。没见她晃动胳膊,却见那只酒瓶在她细弱的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打晃。她盯着阿依,忽然“咯”地笑了一声:“真是奇怪,我对你说实话,你却拿眼睛瞪我。别人说假话哄你,你反倒喜笑颜开。”
“你……”阿依瞪圆了眼睛,正要开口反驳。始平王拓跋勰扯了扯她的衣袖,低声说:“阿依,走吧,你不是想去看没有结茧的幼蚕么?从这里走过去,就是织染坊了。”
他拉着阿依快走了几步,从李弄玉身边绕过,大约是步子迈得急了,那跛着的一条腿在地上一绊,整个人险些栽倒。
阿依伸手扶了他一把,脸色涨红。始平王折了一条腿,说到底是她的亲哥哥做的,她心里有气,却不能对自己的亲哥哥发作,此时明明已经走过去,忽然又折回李弄玉面前:“大魏皇帝要封我哥哥做高车王,按照你们的说法,我就是高车长公主,你为何见了我却不行礼问好?”
李弄玉倏地把酒瓶握在手里,对着阿依嫣然一笑:“你想知道为什么?谁带你来的平城,你就问谁去呀。”风卷着她并未束起的长发,直如山精鬼魅一般。
阿依看得几乎呆住,愣愣地转头去问始平王:“为什么?”
拓跋勰半仰头看着宫殿屋檐一角的金铃,答非所问地说:“走吧,去过织染坊,晚上皇兄还在听心水榭上设了小宴。”
李弄玉侧身站到他们身前,刚好挡住了他们的半边去路:“他不告诉你,我告诉你。且不说皇上还没有册封你,就算真的封了你做高车长公主,我也不用向你行礼问好。因为——该行大礼的人,是你。”
阿依把眼睛越瞪越大,一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拓跋勰上前拉住她的手,拖着她便往小道上走,似乎在对李弄玉说话,却连头也不回一下:“皇兄说过,阿依可以不用拘礼。”
李弄玉站在原地,手指捏紧了白玉酒瓶,说出的话才不会抖得不成样子:“阿依可以不用拘礼,那么王爷呢?你也还没行过大礼,始平王弟。”她在“弟”字上咬了一个重音,拇指上的指甲隔着酒瓶圆润的弧度,在食指指节上掐出一道血痕。
始平王拓跋勰身形猛地顿住,缓缓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着李弄玉。两人之间只隔了一棵浓荫蔽日的槐树,却好像隔着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的距离。拓跋勰缓缓躬身,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划出一道弧线,如流星坠地一般:“臣弟问李才人好。”
他定定地保持着这个行礼的姿势,像是要把此时身份的差别牢牢印到心里去,他是始平王,她是从七品才人。
李弄玉不知怎么把手一松,那白玉酒瓶“啪”一声掉在地上,摔成几片。她踉跄转身,沿着两侧栽满细柳的小道,飞快地跑远了。
“始平王,她已经走了。”阿依茫然地看着这两人奇怪的举动,直到此时才知道,那个女子竟然是皇帝的妻妾。
李弄玉一口气跑到碧波池边,连鞋子都不知何时丢了一只,她也全不在意。一只鞋算什么……再没有什么事值得她细细思量着去做了。
池水中映出一张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陌生的脸,她索性连最后一只鞋子也踢掉,把双足都浸入清凉的池水中,踏碎了水中的倒影。一生的时光还那么长,却好像所有值得期待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只剩下日复一日空洞的日子。
自从阿依在平城皇宫逗留,宫中每隔几日,就会有一场小宴。拓跋宏的意味很明显,要让阿依真心喜爱上这种安宁富足的日子,他还在言语中巧妙地暗示,可以让失去了牛羊马匹或是年老体弱的高车人,迁居到大魏境内定居。大魏皇室会为迁居过来的高车人修建房舍、分配可以耕种的土地。
对待这些仍在游牧的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冯妙曾经说过的那样,把狼慢慢变成羊,等到他们习惯了羊一样悠闲的日子,就再也学不会如何做一只爪牙锋利的狼了。因为专宠和和奢靡,冯妙快要被前朝骂成褒姒、妲己一样的祸国妖妃。她索性整天躲在崇光宫内,寻得一时半刻的宁静。她只想平安生下孩子,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就在这同一个月中,南朝皇帝萧赜派遣的使者,也来到平城。自从数年前南朝使者曾朗在平城遇刺后,这还是第一次又有南朝使者亲来平城。
拓跋宏对着官员呈上来的使节名单,不住地发笑。冯妙在小榻上坐着,听见他发笑,送了一碗冰镇过的杏仁酪到他面前,凑前去看那名单:“不过是些人名而已,皇上在笑什么呢?”
“朕在笑,南朝皇帝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了。”他把名单拿到冯妙眼前,“上次的使节中,还有些年轻的才俊,这一次却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腐儒,看来南朝连年变乱,朝中已经无人可用了。”
冯妙随手翻着桌上的一卷书,看见拓跋宏在“有恒产者有恒心”一句话上,用墨勾了个圈,便合上书册说:“等到北境的后患消除了,皇上就可以安心放眼南方了。”
“不错,朕的先祖,一直都在北地征战,但朕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让大魏的疆土,向南推进。”拓跋宏说着话,忍不住又笑起来,“朕倒不怕这些南朝的腐儒,只是他们一到了宴上,就喜欢用言语争论问题。这次奉命而来,必然又要想办法引经据典地挤兑朕,好昭显他们才是天下正统。好好的经史子集,被他们曲解得不成样子,朕只觉头疼。”
冯妙抚着肚子略想了想,便说:“南朝使节要在平城停留半月之久,要是每次宴席上都要听他们摇头晃脑地考问,我宁可连饭都不要吃了。”
她贴在拓跋宏耳边低语几句,拓跋宏听了抚掌大笑:“好,就这样吧,让他们余下半月都不想开口说话。”
招待南朝使节的饮宴,设在听心水榭旁的石舫上。石舫四面没有墙壁,微风从水面上徐徐吹来,正适合夜间饮酒。每一处坐席四周,都用轻纱屏风遮挡,防止灰尘沾染在食物上。
酒至半酣,南朝使节崔庆阳果然起身离席,要向拓跋宏“请教”问题。
拓跋宏端坐着看他,声音懒懒地说:“朕今天多饮了几杯酒,有些头痛,还请见谅。至于崔使君的问题,朕另选一人替朕作答。”
他对着跟任城王同来的世子招手,示意他向前来,又对崔庆阳说:“这是朕的一个表弟,今年刚满十岁,也跟着夫子读过几年书,就请崔使君赐教一二吧。”
崔庆阳已经年过半百,两鬓都花白了,拓跋宏却随手招出一个小儿来跟他对答,分明是不把他的学识放在眼里。他心里气恼,这会儿却也无话可说。
因是代天子作答,任城王世子只向崔庆阳躬身行了一个半礼,便走到皇帝身边的屏风后坐下。刚一绕过屏风,便看见冯妙悄无声息地坐在里面。他曾经见过冯妙几次,还记得小时候拿过她做的抄写着诗词、谜语的木片玩儿,当下脸上就露出喜色。
冯妙抬起手指压在嘴边,示意他不要出声。任城王世子立刻会意地点头,但还是抑制不住兴奋,压低了声音向冯妙说:“皇嫂要添小皇子了。”冯妙无声地微笑,手指却指向屏风上挂着的一排纸笺,问道:“这些书,世子还会背么?”
任城王世子抬头,见每张纸笺上都写着几个字,是经史子集的篇章名目,立刻自信满满地点头。
此时,崔庆阳也已经回到自己的坐席上,高声发问。问题一出,冯妙便用纤指在其中一张写着“孟子离娄”的纸笺上轻点了一下,示意任城王世子,用这一篇里的语句作答。任城王世子原本就喜欢读书,人又聪明伶俐,顺次默背了几句,便想出了该如何回答。
几个问题下来,他都回答得言语得当,崔庆阳这时才知道,不能小看了这个十岁的少年。他稍停了停,忽然想出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来,捋着胡子问道:“请教世子殿下,天有多高?”
不过短暂的静默过后,屏风后便传出少年人略带稚气的嗓音:“九万里。”
崔庆阳有些奇怪地“咦”了一声,没想到他真能答出一个数目来。屏风之后,冯妙的手指正压在写着“庄子”的纸笺上。任城王世子说道:“逍遥游中说,鲲鹏振翅飞起时,‘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想必正是从地至天的距离。”
虽说有些牵强附会,可能想出这样的答法来,已经是心思灵巧。崔庆阳见占不到什么上风,忽然想起屏风后不过是个十岁的贵族少年,能背书却未必真有什么见识,手捻着胡须话锋一转:“在下远来的路上,听说平城丰饶富足,可到了这里,却发现不少房屋都在出售,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阿依认出李弄玉是昨晚站在门口的女子,斜着眼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不知道李弄玉和始平王之间有什么过往,只是直觉让她对眼前的女子充满敌意。
李弄玉三千青丝直泻,脸上不施脂粉,身上刻意穿了一件紫霞色宫装,却衬得脸色苍白如雪。
王琬并不关心李弄玉如何,只是皇上特意叮嘱她务必招待好阿依,她怕李弄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当下凑在两人中间打圆场:“阿依这样仙女儿似的人物,自然要千挑万选,才能挑中一个如意郎君。”
到底是少女心性,阿依听得出王琬是在故意说好话哄她,却还是绽开了一抹笑意:“不用什么千挑万选,只要彼此合意就好。”
李弄玉斜靠着树干,手腕上挂着一只白玉海兽纹酒瓶,瓶口处雕了两个圆圆的孔洞,用一根缎带系着。没见她晃动胳膊,却见那只酒瓶在她细弱的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打晃。她盯着阿依,忽然“咯”地笑了一声:“真是奇怪,我对你说实话,你却拿眼睛瞪我。别人说假话哄你,你反倒喜笑颜开。”
“你……”阿依瞪圆了眼睛,正要开口反驳。始平王拓跋勰扯了扯她的衣袖,低声说:“阿依,走吧,你不是想去看没有结茧的幼蚕么?从这里走过去,就是织染坊了。”
他拉着阿依快走了几步,从李弄玉身边绕过,大约是步子迈得急了,那跛着的一条腿在地上一绊,整个人险些栽倒。
阿依伸手扶了他一把,脸色涨红。始平王折了一条腿,说到底是她的亲哥哥做的,她心里有气,却不能对自己的亲哥哥发作,此时明明已经走过去,忽然又折回李弄玉面前:“大魏皇帝要封我哥哥做高车王,按照你们的说法,我就是高车长公主,你为何见了我却不行礼问好?”
李弄玉倏地把酒瓶握在手里,对着阿依嫣然一笑:“你想知道为什么?谁带你来的平城,你就问谁去呀。”风卷着她并未束起的长发,直如山精鬼魅一般。
阿依看得几乎呆住,愣愣地转头去问始平王:“为什么?”
拓跋勰半仰头看着宫殿屋檐一角的金铃,答非所问地说:“走吧,去过织染坊,晚上皇兄还在听心水榭上设了小宴。”
李弄玉侧身站到他们身前,刚好挡住了他们的半边去路:“他不告诉你,我告诉你。且不说皇上还没有册封你,就算真的封了你做高车长公主,我也不用向你行礼问好。因为——该行大礼的人,是你。”
阿依把眼睛越瞪越大,一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拓跋勰上前拉住她的手,拖着她便往小道上走,似乎在对李弄玉说话,却连头也不回一下:“皇兄说过,阿依可以不用拘礼。”
李弄玉站在原地,手指捏紧了白玉酒瓶,说出的话才不会抖得不成样子:“阿依可以不用拘礼,那么王爷呢?你也还没行过大礼,始平王弟。”她在“弟”字上咬了一个重音,拇指上的指甲隔着酒瓶圆润的弧度,在食指指节上掐出一道血痕。
始平王拓跋勰身形猛地顿住,缓缓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着李弄玉。两人之间只隔了一棵浓荫蔽日的槐树,却好像隔着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的距离。拓跋勰缓缓躬身,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划出一道弧线,如流星坠地一般:“臣弟问李才人好。”
他定定地保持着这个行礼的姿势,像是要把此时身份的差别牢牢印到心里去,他是始平王,她是从七品才人。
李弄玉不知怎么把手一松,那白玉酒瓶“啪”一声掉在地上,摔成几片。她踉跄转身,沿着两侧栽满细柳的小道,飞快地跑远了。
“始平王,她已经走了。”阿依茫然地看着这两人奇怪的举动,直到此时才知道,那个女子竟然是皇帝的妻妾。
李弄玉一口气跑到碧波池边,连鞋子都不知何时丢了一只,她也全不在意。一只鞋算什么……再没有什么事值得她细细思量着去做了。
池水中映出一张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陌生的脸,她索性连最后一只鞋子也踢掉,把双足都浸入清凉的池水中,踏碎了水中的倒影。一生的时光还那么长,却好像所有值得期待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只剩下日复一日空洞的日子。
自从阿依在平城皇宫逗留,宫中每隔几日,就会有一场小宴。拓跋宏的意味很明显,要让阿依真心喜爱上这种安宁富足的日子,他还在言语中巧妙地暗示,可以让失去了牛羊马匹或是年老体弱的高车人,迁居到大魏境内定居。大魏皇室会为迁居过来的高车人修建房舍、分配可以耕种的土地。
对待这些仍在游牧的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冯妙曾经说过的那样,把狼慢慢变成羊,等到他们习惯了羊一样悠闲的日子,就再也学不会如何做一只爪牙锋利的狼了。因为专宠和和奢靡,冯妙快要被前朝骂成褒姒、妲己一样的祸国妖妃。她索性整天躲在崇光宫内,寻得一时半刻的宁静。她只想平安生下孩子,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就在这同一个月中,南朝皇帝萧赜派遣的使者,也来到平城。自从数年前南朝使者曾朗在平城遇刺后,这还是第一次又有南朝使者亲来平城。
拓跋宏对着官员呈上来的使节名单,不住地发笑。冯妙在小榻上坐着,听见他发笑,送了一碗冰镇过的杏仁酪到他面前,凑前去看那名单:“不过是些人名而已,皇上在笑什么呢?”
“朕在笑,南朝皇帝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了。”他把名单拿到冯妙眼前,“上次的使节中,还有些年轻的才俊,这一次却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腐儒,看来南朝连年变乱,朝中已经无人可用了。”
冯妙随手翻着桌上的一卷书,看见拓跋宏在“有恒产者有恒心”一句话上,用墨勾了个圈,便合上书册说:“等到北境的后患消除了,皇上就可以安心放眼南方了。”
“不错,朕的先祖,一直都在北地征战,但朕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让大魏的疆土,向南推进。”拓跋宏说着话,忍不住又笑起来,“朕倒不怕这些南朝的腐儒,只是他们一到了宴上,就喜欢用言语争论问题。这次奉命而来,必然又要想办法引经据典地挤兑朕,好昭显他们才是天下正统。好好的经史子集,被他们曲解得不成样子,朕只觉头疼。”
冯妙抚着肚子略想了想,便说:“南朝使节要在平城停留半月之久,要是每次宴席上都要听他们摇头晃脑地考问,我宁可连饭都不要吃了。”
她贴在拓跋宏耳边低语几句,拓跋宏听了抚掌大笑:“好,就这样吧,让他们余下半月都不想开口说话。”
招待南朝使节的饮宴,设在听心水榭旁的石舫上。石舫四面没有墙壁,微风从水面上徐徐吹来,正适合夜间饮酒。每一处坐席四周,都用轻纱屏风遮挡,防止灰尘沾染在食物上。
酒至半酣,南朝使节崔庆阳果然起身离席,要向拓跋宏“请教”问题。
拓跋宏端坐着看他,声音懒懒地说:“朕今天多饮了几杯酒,有些头痛,还请见谅。至于崔使君的问题,朕另选一人替朕作答。”
他对着跟任城王同来的世子招手,示意他向前来,又对崔庆阳说:“这是朕的一个表弟,今年刚满十岁,也跟着夫子读过几年书,就请崔使君赐教一二吧。”
崔庆阳已经年过半百,两鬓都花白了,拓跋宏却随手招出一个小儿来跟他对答,分明是不把他的学识放在眼里。他心里气恼,这会儿却也无话可说。
因是代天子作答,任城王世子只向崔庆阳躬身行了一个半礼,便走到皇帝身边的屏风后坐下。刚一绕过屏风,便看见冯妙悄无声息地坐在里面。他曾经见过冯妙几次,还记得小时候拿过她做的抄写着诗词、谜语的木片玩儿,当下脸上就露出喜色。
冯妙抬起手指压在嘴边,示意他不要出声。任城王世子立刻会意地点头,但还是抑制不住兴奋,压低了声音向冯妙说:“皇嫂要添小皇子了。”冯妙无声地微笑,手指却指向屏风上挂着的一排纸笺,问道:“这些书,世子还会背么?”
任城王世子抬头,见每张纸笺上都写着几个字,是经史子集的篇章名目,立刻自信满满地点头。
此时,崔庆阳也已经回到自己的坐席上,高声发问。问题一出,冯妙便用纤指在其中一张写着“孟子离娄”的纸笺上轻点了一下,示意任城王世子,用这一篇里的语句作答。任城王世子原本就喜欢读书,人又聪明伶俐,顺次默背了几句,便想出了该如何回答。
几个问题下来,他都回答得言语得当,崔庆阳这时才知道,不能小看了这个十岁的少年。他稍停了停,忽然想出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来,捋着胡子问道:“请教世子殿下,天有多高?”
不过短暂的静默过后,屏风后便传出少年人略带稚气的嗓音:“九万里。”
崔庆阳有些奇怪地“咦”了一声,没想到他真能答出一个数目来。屏风之后,冯妙的手指正压在写着“庄子”的纸笺上。任城王世子说道:“逍遥游中说,鲲鹏振翅飞起时,‘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想必正是从地至天的距离。”
虽说有些牵强附会,可能想出这样的答法来,已经是心思灵巧。崔庆阳见占不到什么上风,忽然想起屏风后不过是个十岁的贵族少年,能背书却未必真有什么见识,手捻着胡须话锋一转:“在下远来的路上,听说平城丰饶富足,可到了这里,却发现不少房屋都在出售,请问这是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