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未来的郑阁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一场罢考事件,还在萌芽当中,就被朱大太子事先安排好的“进步举人”给粉碎了。
随着钱谦益和100名火铳兵,开始在江南贡院的考棚各处巡视,并且由跟随的火铳兵大声宣布革去两名举人的功名。考场内的秩序很快就恢复了——这事儿闹得真是一点名堂都没有啊!两个苏州名士非但没有利用这场抗议更上层楼,反而被革去功名,而且还被扣上了阉党汉奸的帽子!
“阉党汉奸”的恶名可不容易洗干净!而且,他们还有可能被锦衣卫南镇抚司调查......指不定就要查得倾家荡产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好举人更不会去吃眼前亏了,还是乖乖回考棚去做文章吧!哪怕考不中进士,也得保住举人啊,可不能把举人功名搭进去。要是没了举人,那还怎么偷税漏税,怎么隐瞒田产,怎么让人投献诡寄?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举人都存着这样消极的心思,还是有一些人从进入考棚后开始就两耳不闻棚外事儿,打起全部精神在应付考试的。
朱慈烺的大师兄郑森就其中一个!他参加这次恩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中进士......凭本事考上一个进士!没错,他是有本事的!虽然他的八股文章不怎么好,但是他知道怎么收商税和关税啊!
他对这事儿特别有研究,知道日本国是怎么抽税的,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是怎么抽税的,也知道他爸爸郑芝龙是怎么在海上拦路收钱的。
所以他直接在考卷上写了一大堆具体的抽税办法。
对于关税,他的办法就是从“船”不从“货”。
也就是说,税务人员不管商人运什么货,只管有几条船,有几辆车,船有多长多宽多高,然后就根据数量和尺寸收钱。
而为了方便收取关税,朝廷还应该设立江口(上海)、宁波、泉州、广州、登州等五处通商口岸,进行集中贸易。
另外,还应该在长江、运河和其它具有一定通行能力的河道上设立税关,对过往船只征收过税。过关税的征收办法也和海关税一样,从船不从货,不过税率应该比海关税低。
在关税之外,郑森还提出了“专卖”和“市税”两个概念。
其中专卖主要是盐和酒。现在盐业专卖已经开始了,在淮扬四盐总后,朱慈烺又在崇祯十七年底对鲁盐、浙盐、闽盐和粤盐的专卖权进行了发包——山东、浙江、福建、广东都有盐场,不过规模不能和淮盐相比。所以专卖权的价值也比较低,不过四省盐业一年上缴的盐税总额超过三百万两是毫无问题的。
其中鲁盐专卖所得的60万两全部由七省总督史可法支配,浙盐、闽盐、粤盐的收入则全部上缴户部(存入户部在盐商银行的账户)。所以从崇祯十八年开始,大明朝廷的盐税收入将能达到840万两,真是财源滚滚啊!
如果酒业专卖能够顺利推行,大明朝廷又能多一条非常宽阔的财路!
市税则是在各地的城市和大型市镇中开征商税,具体又可以分成“过税”和“住税”。
所谓过税,就是在重要的路口和河口设卡收税,对过往的车辆、船只和商人抽取较低的税款,不必收银,铜钱、粮食亦可。
住税则是对城市和城镇内的商铺工坊收税,按照商铺、工坊的面积以及各处的实际情况开征。
在郑森的建议中,和盐业专卖税、南北洋特许税、内外关税等三大税不同,酒业专卖税和市税这类收起来比较繁杂的商税应该是“地方税”。也就是有省、府(州)、县负责收取,然后再和朝廷分成——除了几个大都市和口岸,朝廷也不指望从这里面收多少了。
不过地方官吏的薪俸,地方官学的开销,维持地方安全的民团已经城墙修补的花销,还有官老爷衙门里面的开销,都得指着这些商税了!
如果那些穷地方小地方地方官吏坚持不收,又能禁得住都察院的调查,那就由他们了......不过几个大都市和贸易口岸还是要有得力的官员去抓税收的!
......
“好!好!”明远楼内,朱大太子放下郑森的卷子,拍手叫好,“好文章!好办法!钱先生,你的学生不错啊!”
什么就不错啊?已经缓过来的钱谦益很有些无奈啊,科举大比不能这样——卷子得糊名誊录!哪有你这样,直接让考官撕开糊名找出郑森的卷子来看?
而且郑森的文章好在哪里?除了几个具体的收税办法,就没好的地方了。也没引经据典,读来也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而且还俩错别字......
“第二甲第一名吧!”朱慈烺笑着问钱谦益,“钱先生,你觉得如何啊?”
“这个......千岁爷,现在是礼部试,不是殿试。”
“哦。”朱慈烺点点头,“还要考一次的.......好好,不过大师兄的进士是没跑的。钱先生,大师兄高中后该给个什么官?”
“如果,”钱谦益眉头大皱,“如果名列第二甲第一名,那当然是当翰林院庶吉士了。英庙以来的惯例,非翰林不入内阁......”
“啊,钱先生也以为大师兄应该入内阁啊!”朱慈烺打断钱谦益的话,笑道,“郑阁老......不错,不错啊!”
什么就“郑阁老”了,一海贼头子的儿子,当个水师提督也就罢了,怎么就阁老了?
“怕,怕是不妥吧?”钱谦益提醒,“大木是外戚,而且他家又是一方霸主......”
朱慈烺看来钱谦益一眼,低声道:“那才应该当阁老!要不当什么?福建王?”
啊,太子爷英明啊!钱谦益一下明白了,朱慈烺早早的就在打削藩的主意了......
“不过现在不能让他入翰林,”朱慈烺又道,“上海那边还得借助郑家,让他去上海任职。至于非翰林不入内阁,那不是太祖的祖制,本宫不守。”
他顿了顿,又对守在边上的吴梅寸道:“吴先生,去把黄太冲、罗大公、张玄著的卷子都拿来我看。”
一场罢考事件,还在萌芽当中,就被朱大太子事先安排好的“进步举人”给粉碎了。
随着钱谦益和100名火铳兵,开始在江南贡院的考棚各处巡视,并且由跟随的火铳兵大声宣布革去两名举人的功名。考场内的秩序很快就恢复了——这事儿闹得真是一点名堂都没有啊!两个苏州名士非但没有利用这场抗议更上层楼,反而被革去功名,而且还被扣上了阉党汉奸的帽子!
“阉党汉奸”的恶名可不容易洗干净!而且,他们还有可能被锦衣卫南镇抚司调查......指不定就要查得倾家荡产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好举人更不会去吃眼前亏了,还是乖乖回考棚去做文章吧!哪怕考不中进士,也得保住举人啊,可不能把举人功名搭进去。要是没了举人,那还怎么偷税漏税,怎么隐瞒田产,怎么让人投献诡寄?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举人都存着这样消极的心思,还是有一些人从进入考棚后开始就两耳不闻棚外事儿,打起全部精神在应付考试的。
朱慈烺的大师兄郑森就其中一个!他参加这次恩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中进士......凭本事考上一个进士!没错,他是有本事的!虽然他的八股文章不怎么好,但是他知道怎么收商税和关税啊!
他对这事儿特别有研究,知道日本国是怎么抽税的,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是怎么抽税的,也知道他爸爸郑芝龙是怎么在海上拦路收钱的。
所以他直接在考卷上写了一大堆具体的抽税办法。
对于关税,他的办法就是从“船”不从“货”。
也就是说,税务人员不管商人运什么货,只管有几条船,有几辆车,船有多长多宽多高,然后就根据数量和尺寸收钱。
而为了方便收取关税,朝廷还应该设立江口(上海)、宁波、泉州、广州、登州等五处通商口岸,进行集中贸易。
另外,还应该在长江、运河和其它具有一定通行能力的河道上设立税关,对过往船只征收过税。过关税的征收办法也和海关税一样,从船不从货,不过税率应该比海关税低。
在关税之外,郑森还提出了“专卖”和“市税”两个概念。
其中专卖主要是盐和酒。现在盐业专卖已经开始了,在淮扬四盐总后,朱慈烺又在崇祯十七年底对鲁盐、浙盐、闽盐和粤盐的专卖权进行了发包——山东、浙江、福建、广东都有盐场,不过规模不能和淮盐相比。所以专卖权的价值也比较低,不过四省盐业一年上缴的盐税总额超过三百万两是毫无问题的。
其中鲁盐专卖所得的60万两全部由七省总督史可法支配,浙盐、闽盐、粤盐的收入则全部上缴户部(存入户部在盐商银行的账户)。所以从崇祯十八年开始,大明朝廷的盐税收入将能达到840万两,真是财源滚滚啊!
如果酒业专卖能够顺利推行,大明朝廷又能多一条非常宽阔的财路!
市税则是在各地的城市和大型市镇中开征商税,具体又可以分成“过税”和“住税”。
所谓过税,就是在重要的路口和河口设卡收税,对过往的车辆、船只和商人抽取较低的税款,不必收银,铜钱、粮食亦可。
住税则是对城市和城镇内的商铺工坊收税,按照商铺、工坊的面积以及各处的实际情况开征。
在郑森的建议中,和盐业专卖税、南北洋特许税、内外关税等三大税不同,酒业专卖税和市税这类收起来比较繁杂的商税应该是“地方税”。也就是有省、府(州)、县负责收取,然后再和朝廷分成——除了几个大都市和口岸,朝廷也不指望从这里面收多少了。
不过地方官吏的薪俸,地方官学的开销,维持地方安全的民团已经城墙修补的花销,还有官老爷衙门里面的开销,都得指着这些商税了!
如果那些穷地方小地方地方官吏坚持不收,又能禁得住都察院的调查,那就由他们了......不过几个大都市和贸易口岸还是要有得力的官员去抓税收的!
......
“好!好!”明远楼内,朱大太子放下郑森的卷子,拍手叫好,“好文章!好办法!钱先生,你的学生不错啊!”
什么就不错啊?已经缓过来的钱谦益很有些无奈啊,科举大比不能这样——卷子得糊名誊录!哪有你这样,直接让考官撕开糊名找出郑森的卷子来看?
而且郑森的文章好在哪里?除了几个具体的收税办法,就没好的地方了。也没引经据典,读来也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而且还俩错别字......
“第二甲第一名吧!”朱慈烺笑着问钱谦益,“钱先生,你觉得如何啊?”
“这个......千岁爷,现在是礼部试,不是殿试。”
“哦。”朱慈烺点点头,“还要考一次的.......好好,不过大师兄的进士是没跑的。钱先生,大师兄高中后该给个什么官?”
“如果,”钱谦益眉头大皱,“如果名列第二甲第一名,那当然是当翰林院庶吉士了。英庙以来的惯例,非翰林不入内阁......”
“啊,钱先生也以为大师兄应该入内阁啊!”朱慈烺打断钱谦益的话,笑道,“郑阁老......不错,不错啊!”
什么就“郑阁老”了,一海贼头子的儿子,当个水师提督也就罢了,怎么就阁老了?
“怕,怕是不妥吧?”钱谦益提醒,“大木是外戚,而且他家又是一方霸主......”
朱慈烺看来钱谦益一眼,低声道:“那才应该当阁老!要不当什么?福建王?”
啊,太子爷英明啊!钱谦益一下明白了,朱慈烺早早的就在打削藩的主意了......
“不过现在不能让他入翰林,”朱慈烺又道,“上海那边还得借助郑家,让他去上海任职。至于非翰林不入内阁,那不是太祖的祖制,本宫不守。”
他顿了顿,又对守在边上的吴梅寸道:“吴先生,去把黄太冲、罗大公、张玄著的卷子都拿来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