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奢侈品的水太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笔趣阁 www.xsbqg.com,最快更新开局一条小渔船最新章节!
两天之后,香江半岛酒店。
再次飞抵香江视察取经的顾骜,得到了梁劲松的殷切接待。
“怎么转型得这么突然?就算有钱了,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儿。顾生,恕我直言,您对奢侈品行业原先几乎是一无所知啊。”
两人一见面,梁劲松听取了顾鲲的意思之后,就先审慎地给他泼了一点冷水。
这是老熟人、对朋友负责才敢这么说的。顾鲲那些下属的话,估计听了顾鲲的决策,肯定只会直接吹捧老板的英明决定。
顾鲲也知道这些话乍一听不靠谱,便把自己的前因后果思考都陈述了一遍。
“……我这也是为了未来的兰方高级商业地产能够有足够的变现渠道、并且便于优质招商和套现。你应该知道,今年去兰方的游客人数虽然不少了,光是大6就有过5o万人次去兰方,可是人均消费太低了,平均下来一切开销都算上,连机票在内,才2ooo块美元!
内地人来你们香江,一次平均消费多少呢?吃喝玩其实比兰方还少很多,但关键是倒关税免税品买买买啊!光是纯买东西这块,一个人起码3ooo美金以上吧!gdp拉动太强了。
未来兰方要把这些游客的gdp拉动潜力彻底掘出来,把兰方从一个以美景著称的观光圣地、国际会议圣地,进一步展成购物天堂,是绝对必须的。但要确保我们拉动出来的这部分利益,王室能够赚到大头,那么自有一些奢侈品品牌、并且倾斜性地推这些品牌,就是必须的了。
目前我跟马来人配合,只能在燕窝和榴莲咖啡上做点文章,而且都还没做起来,品类和规模都太少了。”
许多看官或许以为98年内地人还不太有钱,去香江也花不了人均三千美金以上——因为很多人印象里,五年十年之后,那些去香江的人,也才平均购物花那么多。
但是,顾鲲说的每一句话绝对都是事实,都是他根据眼下的调研亲自现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跟如今内地来香江的人数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大的关系。
来香江购物的人,都是奔着香江这个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图免税便宜。所以9o年代末来香江的人虽然少,却每个人都要肩负更多倍的亲戚好友带货需求。
难得大家族里有一两个成员能来一趟香江,亲友都提前说好要带啥啥啥,甚至单位同事都要帮带。这跟1o年后香江说走就走时,大家都可以自己只给自己买,是有极大差距的。
换言之,来香江买东西,买到就是赚到,所以也就跟游客自己有钱没钱关系不大了。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梁劲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兰方不也是自贸港么?也没有关税吧。如果只是眼红这部分收入,只要游客规模上去了,完全是可以从香江抢走一些份额的。”
顾鲲摇摇头:“兰方之前没有建设大规模的高档shoppIng-maLL,档次逼格不够,很难让游客对购物的正品率产生如香江一样的依赖。
另一方面,如今来香江的游客,大多还是地面入境吧?他们的带货物流比较方便,能够带大宗家电。而兰方几乎全部是坐飞机出入境的游客,少数人才坐游轮,带行李重量很受限制。
我们兰方国际机场,是去年年中的时候才建好投入使用的,算算也才一年半。最初第一年,机场配套设施也比较差,免税店这些都还没造好,今年开始才有的免税店,在游客中还没形成口碑,也是没办法的。”
跟后世很多人想象的不同,98年内地去香江带货的购物游,绝大多数其实是看上了香江那些免税的进口电器。
尤其是那时候来香江买笔记本电脑的内地有钱人极多。
说到底,还是内地人还没富裕到普遍消费奢侈品的阶段,小资风格的中产阶级人群规模也远远不够大。
轻便、物流净值高的美妆护肤品、珠宝服饰包包之类的女人用的东西,在带货里的金额比例不大。反而很多人家里结婚或者办点别的大事,有个进口的大彩电、进口的笔记本电脑,能极大地撑起门面。
98年香江那些购物中心里,最被内地客追捧的就是电器柜台,电脑是最热的,其次就是刚出现不久、还以时尚高贵著称的mp3和数码相机。
这样的购物结构,注定兰方即使也免关税,但是想跟香江抢,还是很有难度的。
兰方如果不展控股一些奢侈品牌、提升奢侈购物的竞争力和得利比例,未来最多也就跟李家坡竞争一下。
关键是人流量还远不如李家坡大。李家坡98年已经有每年一百多万的华夏人经过了,或许其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专程来旅游的,剩下八成都是做生意或者跑船、转口途径李家坡。但无论是不是专程来李家坡旅游的还是路过的,那些人也都会带李家坡的免税品。
综合来看,顾鲲现在就开始布局,过个两三年力,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
梁劲松初步了解了客户的需求,耐心地拿出一叠股权报告,摊开在顾鲲面前:
“那天你给我电话之后,我就把我们有持股的香江投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组成调出来了。如果你想置换股权,crocodi1e的鳄鱼、金利来的男装、周大福的珠宝、英皇、依波路的钟表,这些公司多多少少能置换到15%以内的股权,只要置换价格合适。
奢侈品这个行业,我必须提醒你一点,你千万别幻想直接另起炉灶弄个什么新颖设计品牌。那种新牌子玩玩没什么消费力的年轻潮人还行,奢侈是奢侈不起来的。奢侈需要的是历史底蕴。”
梁劲松也没指望大客户对此满意,但他受人之托,这些功课还是要推荐的。
顾鲲果然摇摇头:“我当然知道奢侈需要历史底蕴,我也从没想过自创什么潮牌,肯定是要收购或者投资现有的尊贵品牌。不过,这些香江本土的所谓名牌,我看不上,我觉得不出十年,这些牌子就无法满足内地游客对奢侈品的要求了,不够高档。”
顾鲲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从来没有跟那些妄人一样,意淫靠着自己的个人名声和圈内流量、人脉,就凭空搞一个奢侈品牌出来。
相比之下,收购和入股的可行性就要大得多。
入股几乎是零门槛,就好比后世内地a股市场上的股民,只要有决心,2o16/2o17年那阵子,想买黔州茅台的股票随便买。那严格来说也是一种对稀缺奢侈品的投资,而且历史证明了茅台这个牌子的稀缺装逼度非常足够,那些2oo块的时候就觉得它股价太贵的人,等到每股一千多块的时候都看傻了,却也徒呼奈何。
至于收购,事实上也没有大众想的那么不可思议。
比如后世一度成为世界富的LVmh集团老板、法国人阿诺特,其实他的大部分生意,都是并购来的,并不是他自己展出来的奢侈品品牌。
阿诺特自己起家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牌子,那就是迪奥,再加上后来的LV,在阿诺特的奢侈帝国中,严格来说只有这两个牌子是亲生的。
阿诺特从8o年代初开始创业,一直到94年、95年,手下只有靠两个“亲儿子”品牌赚钱滚雪球原始积累,然后收购了纪梵希,才算是进入了买买买的快车道。
说到底,是因为冷战时期,奢侈生意前途未卜、大家都没心思奢侈。
冷战结束后,对“全球化盛世”的预期,让奢侈业突飞猛进,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珠宝嘛。加上阿诺特也算是看准了互联网传媒的草根化,让“世界顶级品牌”的宣传变得容易,所以才孤注一掷重仓得手。
不信这一点的看官可以扪心自问想一想,尤其是经历过前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只有关心奢侈业的人才能喊出那些名牌,每个国家的人有每个国家的人自己认识的名牌。
是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后来搜索引擎的出现,让“全球顶级品牌”的认知出现了快的扩张和统一。因为再屌丝的人也能因为猎奇随手一搜,而知道如今最大牌的牌子是什么。
即使大众不关心奢侈品,但是那些关心奢侈品的人,却可以让他们装的逼能够被大众看懂了,这就极大推动了那些关心者的消费动力。
要是一个绿茶表炫富表买了个爱马仕在街上走,直男都不认识,那她还花这个冤枉钱干嘛?
而没有互联网,直男们靠传统媒体会认识爱马仕吗?
不可能的,光靠杂志的话,直男根本不会看瑞丽和米娜,一辈子都认识不了爱马仕。光靠电视的话,直男们看到迪奥的第一瞬间就换台了,还认识个屁的爱马仕啊。
一定要有扣群、热搜、贴吧、这些装逼分享的渠道,才能让品牌红利触达率暴涨。
阿诺特显然是看这些道理最清晰的人,所以他从95年开始,看懂了互联网对品牌传媒的改变,开始变得决心非常巨大、拿出比当时其他同行多得多的溢价来买买买。
因为他相信这些优质品牌在新的互联网营销时代,能膨胀到比原先更值钱、更能变现好多倍的程度。
其他人看不懂,不愿意给这么高的预期,不愿意高价收购竞争对手的股权,或者说看清这一点太晚了,也就抢不过他——比如后世阿诺特最大的对手,开云集团,人家之所以沦落到奢侈界的世界第二第三,就是因为买买买方面迟钝了。
开云加入买买买大战,已经是2oo5年了,还是因为意呆利大牌“古驰”(gucci)面临阿诺特的恶意收购风险、古驰董事会主动向开云集团求援稀释股权,开云才半推半就出手的。
所以严格来说,顾鲲现在出手绝对不算晚的,他虽然比阿诺特的LVmh反应晚了三年,却至少比开云集团快了六年。
对他来说,更大的障碍反而是他身为华人的身份,如果控股了某些奢侈品牌的消息被曝光出去,是否会导致这些品牌在国际上的逼格下降——不是顾鲲自卑,而是他必须考虑要是老外因为民族注意情绪而不再买这些牌子,他又该怎么办。
或许,他不能跟阿诺特一样激进砸钱吧,甚至不能当第一大股东,只能分分钱、引进战略合作。
两天之后,香江半岛酒店。
再次飞抵香江视察取经的顾骜,得到了梁劲松的殷切接待。
“怎么转型得这么突然?就算有钱了,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儿。顾生,恕我直言,您对奢侈品行业原先几乎是一无所知啊。”
两人一见面,梁劲松听取了顾鲲的意思之后,就先审慎地给他泼了一点冷水。
这是老熟人、对朋友负责才敢这么说的。顾鲲那些下属的话,估计听了顾鲲的决策,肯定只会直接吹捧老板的英明决定。
顾鲲也知道这些话乍一听不靠谱,便把自己的前因后果思考都陈述了一遍。
“……我这也是为了未来的兰方高级商业地产能够有足够的变现渠道、并且便于优质招商和套现。你应该知道,今年去兰方的游客人数虽然不少了,光是大6就有过5o万人次去兰方,可是人均消费太低了,平均下来一切开销都算上,连机票在内,才2ooo块美元!
内地人来你们香江,一次平均消费多少呢?吃喝玩其实比兰方还少很多,但关键是倒关税免税品买买买啊!光是纯买东西这块,一个人起码3ooo美金以上吧!gdp拉动太强了。
未来兰方要把这些游客的gdp拉动潜力彻底掘出来,把兰方从一个以美景著称的观光圣地、国际会议圣地,进一步展成购物天堂,是绝对必须的。但要确保我们拉动出来的这部分利益,王室能够赚到大头,那么自有一些奢侈品品牌、并且倾斜性地推这些品牌,就是必须的了。
目前我跟马来人配合,只能在燕窝和榴莲咖啡上做点文章,而且都还没做起来,品类和规模都太少了。”
许多看官或许以为98年内地人还不太有钱,去香江也花不了人均三千美金以上——因为很多人印象里,五年十年之后,那些去香江的人,也才平均购物花那么多。
但是,顾鲲说的每一句话绝对都是事实,都是他根据眼下的调研亲自现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跟如今内地来香江的人数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大的关系。
来香江购物的人,都是奔着香江这个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图免税便宜。所以9o年代末来香江的人虽然少,却每个人都要肩负更多倍的亲戚好友带货需求。
难得大家族里有一两个成员能来一趟香江,亲友都提前说好要带啥啥啥,甚至单位同事都要帮带。这跟1o年后香江说走就走时,大家都可以自己只给自己买,是有极大差距的。
换言之,来香江买东西,买到就是赚到,所以也就跟游客自己有钱没钱关系不大了。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梁劲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兰方不也是自贸港么?也没有关税吧。如果只是眼红这部分收入,只要游客规模上去了,完全是可以从香江抢走一些份额的。”
顾鲲摇摇头:“兰方之前没有建设大规模的高档shoppIng-maLL,档次逼格不够,很难让游客对购物的正品率产生如香江一样的依赖。
另一方面,如今来香江的游客,大多还是地面入境吧?他们的带货物流比较方便,能够带大宗家电。而兰方几乎全部是坐飞机出入境的游客,少数人才坐游轮,带行李重量很受限制。
我们兰方国际机场,是去年年中的时候才建好投入使用的,算算也才一年半。最初第一年,机场配套设施也比较差,免税店这些都还没造好,今年开始才有的免税店,在游客中还没形成口碑,也是没办法的。”
跟后世很多人想象的不同,98年内地去香江带货的购物游,绝大多数其实是看上了香江那些免税的进口电器。
尤其是那时候来香江买笔记本电脑的内地有钱人极多。
说到底,还是内地人还没富裕到普遍消费奢侈品的阶段,小资风格的中产阶级人群规模也远远不够大。
轻便、物流净值高的美妆护肤品、珠宝服饰包包之类的女人用的东西,在带货里的金额比例不大。反而很多人家里结婚或者办点别的大事,有个进口的大彩电、进口的笔记本电脑,能极大地撑起门面。
98年香江那些购物中心里,最被内地客追捧的就是电器柜台,电脑是最热的,其次就是刚出现不久、还以时尚高贵著称的mp3和数码相机。
这样的购物结构,注定兰方即使也免关税,但是想跟香江抢,还是很有难度的。
兰方如果不展控股一些奢侈品牌、提升奢侈购物的竞争力和得利比例,未来最多也就跟李家坡竞争一下。
关键是人流量还远不如李家坡大。李家坡98年已经有每年一百多万的华夏人经过了,或许其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专程来旅游的,剩下八成都是做生意或者跑船、转口途径李家坡。但无论是不是专程来李家坡旅游的还是路过的,那些人也都会带李家坡的免税品。
综合来看,顾鲲现在就开始布局,过个两三年力,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
梁劲松初步了解了客户的需求,耐心地拿出一叠股权报告,摊开在顾鲲面前:
“那天你给我电话之后,我就把我们有持股的香江投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组成调出来了。如果你想置换股权,crocodi1e的鳄鱼、金利来的男装、周大福的珠宝、英皇、依波路的钟表,这些公司多多少少能置换到15%以内的股权,只要置换价格合适。
奢侈品这个行业,我必须提醒你一点,你千万别幻想直接另起炉灶弄个什么新颖设计品牌。那种新牌子玩玩没什么消费力的年轻潮人还行,奢侈是奢侈不起来的。奢侈需要的是历史底蕴。”
梁劲松也没指望大客户对此满意,但他受人之托,这些功课还是要推荐的。
顾鲲果然摇摇头:“我当然知道奢侈需要历史底蕴,我也从没想过自创什么潮牌,肯定是要收购或者投资现有的尊贵品牌。不过,这些香江本土的所谓名牌,我看不上,我觉得不出十年,这些牌子就无法满足内地游客对奢侈品的要求了,不够高档。”
顾鲲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从来没有跟那些妄人一样,意淫靠着自己的个人名声和圈内流量、人脉,就凭空搞一个奢侈品牌出来。
相比之下,收购和入股的可行性就要大得多。
入股几乎是零门槛,就好比后世内地a股市场上的股民,只要有决心,2o16/2o17年那阵子,想买黔州茅台的股票随便买。那严格来说也是一种对稀缺奢侈品的投资,而且历史证明了茅台这个牌子的稀缺装逼度非常足够,那些2oo块的时候就觉得它股价太贵的人,等到每股一千多块的时候都看傻了,却也徒呼奈何。
至于收购,事实上也没有大众想的那么不可思议。
比如后世一度成为世界富的LVmh集团老板、法国人阿诺特,其实他的大部分生意,都是并购来的,并不是他自己展出来的奢侈品品牌。
阿诺特自己起家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牌子,那就是迪奥,再加上后来的LV,在阿诺特的奢侈帝国中,严格来说只有这两个牌子是亲生的。
阿诺特从8o年代初开始创业,一直到94年、95年,手下只有靠两个“亲儿子”品牌赚钱滚雪球原始积累,然后收购了纪梵希,才算是进入了买买买的快车道。
说到底,是因为冷战时期,奢侈生意前途未卜、大家都没心思奢侈。
冷战结束后,对“全球化盛世”的预期,让奢侈业突飞猛进,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珠宝嘛。加上阿诺特也算是看准了互联网传媒的草根化,让“世界顶级品牌”的宣传变得容易,所以才孤注一掷重仓得手。
不信这一点的看官可以扪心自问想一想,尤其是经历过前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只有关心奢侈业的人才能喊出那些名牌,每个国家的人有每个国家的人自己认识的名牌。
是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后来搜索引擎的出现,让“全球顶级品牌”的认知出现了快的扩张和统一。因为再屌丝的人也能因为猎奇随手一搜,而知道如今最大牌的牌子是什么。
即使大众不关心奢侈品,但是那些关心奢侈品的人,却可以让他们装的逼能够被大众看懂了,这就极大推动了那些关心者的消费动力。
要是一个绿茶表炫富表买了个爱马仕在街上走,直男都不认识,那她还花这个冤枉钱干嘛?
而没有互联网,直男们靠传统媒体会认识爱马仕吗?
不可能的,光靠杂志的话,直男根本不会看瑞丽和米娜,一辈子都认识不了爱马仕。光靠电视的话,直男们看到迪奥的第一瞬间就换台了,还认识个屁的爱马仕啊。
一定要有扣群、热搜、贴吧、这些装逼分享的渠道,才能让品牌红利触达率暴涨。
阿诺特显然是看这些道理最清晰的人,所以他从95年开始,看懂了互联网对品牌传媒的改变,开始变得决心非常巨大、拿出比当时其他同行多得多的溢价来买买买。
因为他相信这些优质品牌在新的互联网营销时代,能膨胀到比原先更值钱、更能变现好多倍的程度。
其他人看不懂,不愿意给这么高的预期,不愿意高价收购竞争对手的股权,或者说看清这一点太晚了,也就抢不过他——比如后世阿诺特最大的对手,开云集团,人家之所以沦落到奢侈界的世界第二第三,就是因为买买买方面迟钝了。
开云加入买买买大战,已经是2oo5年了,还是因为意呆利大牌“古驰”(gucci)面临阿诺特的恶意收购风险、古驰董事会主动向开云集团求援稀释股权,开云才半推半就出手的。
所以严格来说,顾鲲现在出手绝对不算晚的,他虽然比阿诺特的LVmh反应晚了三年,却至少比开云集团快了六年。
对他来说,更大的障碍反而是他身为华人的身份,如果控股了某些奢侈品牌的消息被曝光出去,是否会导致这些品牌在国际上的逼格下降——不是顾鲲自卑,而是他必须考虑要是老外因为民族注意情绪而不再买这些牌子,他又该怎么办。
或许,他不能跟阿诺特一样激进砸钱吧,甚至不能当第一大股东,只能分分钱、引进战略合作。